2023年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初中语文老师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有感

时间:2022-10-23 16: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初中语文老师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有感,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初中语文老师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有感

 

 目

 录

 巧抓新课标“红线〞,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初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心得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心得 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

 初中语文教师学习(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 3

  中学语文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阅读心得

 巧抓新课标“红线〞,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初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心得 1

 新时代,公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南针〞,也是育人蓝图,而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更是“深度学习〞的坐标与路线图。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用好新课标这一准绳来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呢? 一、新课标的“特点〞及“亮点〞 翻开新课标第—页,细细品读可知:

 第—,新课标有高远的政治站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为指导的,“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表达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表达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表达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价值观,表达人类文化知识的累积和创新成果〞。

 第二,新课标有深刻的立意,新课标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提出来,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的育人蓝图。

 第三,新课标有开阔的视野,“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破解,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法不断改变,儿童青年少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

 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新课标也指出课程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开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表达课程时代性。

 第四,新课标有长远的眼光,新课标在修订原则中指出,课标修订要遵循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精选对学生终身开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着力开展学生核心素养。“聚焦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开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开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显而易见,新课标注重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聚焦核心素养,有很强的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此外,语文课程还应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开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奉献,“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累积、建构并在真实的言语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言语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制造的综合表达〞。可见,新课标的一大亮点便是核心素养!

 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深度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表达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作为一根贯彻课程标准的红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目标。我们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来抓,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深度学习,值得我们思考。

 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要巧抓新课标“红线〞——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促使课程中真正完成“深度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制造性又有合作精神、根底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可见,深度学习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未来白主开展的核心素养,从而到达立德树人目的。

 三、巧抓新课标“红线〞,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根底教育课程教材开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在(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一书中给“深度学习〞做了这样的界定:“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开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教育性开展。因此,深度学习的立意和站位是高远

 的,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了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言语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制造四个方面的综合表达。

 郭华认为,深度学习并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一些根本的促发条件,作为教师应该援助孩子应用并迁移知识,学会终生学习。我们也应该明白,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那么,完成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巧抓新课标“红线〞,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做法值得摸索。

 巧用乡土文化,赋能深度学习不妨一试。

 深度学习之“深〞,并不在程度的“深〞“浅〞,而在性质之“深〞“浅〞。深度学习之“深〞,取决于教师是否发挥引领作用和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大胆守正创新,巧用乡土文化,开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新路径,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关注与参与外乡当代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比方在客潮文化浓郁的丰顺山区农村,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呢?可以结合具体的地域文化,安排乡土文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说说我家乡的名胜或民俗活动〞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例如,在埔寨,我们可以开展民俗活动探究课程:介绍埔寨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埔寨烧火龙。利用学生熟悉的民俗活动,设置特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带着热情、带着兴趣去介绍

 火龙的制作、表演过程,在热烈的商量交流气氛中,学生感受了当地文化生活之美,建立了文化自信。可见,课堂教学中注重植入乡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让学生的“深度学习〞自然而然发生,也润物无声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深度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心愿与积极活动的教学,它强调学习的挑战性和教学的教育性,它落实到学生的全面开展,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故此,巧抓新课标“红线〞,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性,实施深度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是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表达的不二法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心得 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 2022 年的暑假时间,我认真地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读后,受益颇多,回味无穷。我认为新课标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参加“育人〞和“语文〞的味道。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参加育人的味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肯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参加育人的味道,把育人落到实处。如教学杜甫的(春望)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爱国诗篇时,肯定要让学生在会读、会背、会写、能理解的根底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思念),莫怀戚的(散步)等文学作品时,肯定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言语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整理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法,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发。到达爱自己,爱家人,进而爱别人,做一个既善良又懂得感恩的人的教学目的,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体会育人的味道!

 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参加语文的味道。

 记得几年前到学艺中学培训时,一位专家教授说过:语文课堂就是一个能勾起人喜怒哀乐的课堂。讲到动情处,它可以让人寂寞伤神,潸然泪下;讲到喜悦处,它可以让人开怀大笑,高歌一曲。语文,就有这样独特的魅力,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参加语文的味道。

 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到“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不妨尝试放声高歌一曲,来一首带有地方特色的客家歌谣,这实在是此乐何极呀!

 教学抒情性散文,我喜欢用诗歌引入。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以描写春的诗歌引入,老师可以从释志南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开始,讲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再到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进而到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引入,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殿堂,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道。学生透过这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堂,更能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进而感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

 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微妙,到达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细品语文的味道。

 在语文教学中参加“育人〞及“语文〞两种味道,坚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准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那样的课堂肯定更有味道!

 初中语文教师学习(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 3

 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收获颇丰。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肯定要和学生的思考形成共鸣。正如古人所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最大的体会就是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言语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语文教学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师生双边活动转变。

 具体表达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要坚持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处理好讲授与练习、学习与运用、点拨与商量的辩证关系;要坚持学以致用,完成知识向能力的不断迁移。

 二、语文教学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

 学法指导不应该只看作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鼓舞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经过思考、生疑、答疑、制造等学习过

 程,才能使他们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学习动力。教师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适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强化能力迁移。

 三、结合中学生自身实际要注重语文根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根底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现在的学生学习根底普遍比拟差,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强化根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四、语文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好书。要努力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求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鼓舞学生积极地去发觉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点拨,做一个优秀的引路人。

 信任,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的语文教学能

 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语文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阅读心得 2022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距离上次修订课标(2011 年版)已逾 11 年。该版本的课程标准即将在 2022 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然应当认真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渗透和落实。除了翻阅比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之外,我还在网上搜索了修订组核心成员、杭州师范大学的申宣成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吴欣歆教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以及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的讲座视频,借助专家解读,来辅助深化理解和认识。

 综合以上学习内容,总结整理阅读心得如下:

 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三大背景,一是落实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课程教材);二是适应国际母语教育变革新趋势(指向核心素养、强调任务驱动、注重跨学科学习);三是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逻辑(经典诵习→强调双基→素养指向)。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三大主要变化,一是素养型课程目标(实践、情境、综合)、二是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主题

 绕三大文化、内容组织形态呈现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三是表现性学业质量(具体细化课程目标、体现学段进阶、开发评分规则)。

 其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中最引起我注意的部分,也是三位专家重点解读的内容。谈及语文学习任务群,首先让人联想到 2017 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围绕高中生应当形成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提出了 18 个任务群,这一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标修订则设计了三个层次 6 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基础层次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层次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

推荐访问:标签 义务教育 有感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