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篇)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时间:2024-01-16 17: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6篇)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供大家参考。

2023(6篇)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2023年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6篇)篇一: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篇二: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篇四: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篇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3年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6篇)

篇一: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下面,我主要从七个方面来阐述这部分内容。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建设是位于第一位的。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更多是希望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
那么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获得了显著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国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精准扶贫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7000万人脱贫的路径实施图: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脫贫;
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脫贫;
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脫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十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三)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2年门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的发展,我们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都有重大进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十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不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道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我们经常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人民立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现在,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2021年8月,中宣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明确指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来自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
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回顾过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国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这些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还为世界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作出贡献。2020年9月,***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2021年7月,***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多年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学术性、学理性,还具有政治性。因此,我们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宣传思想领域最具标志性的一个成果,就是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党管媒体,从根本上扭转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效扭转了在宣传思想阵地上党的领导被忽视、被淡化、被削弱的状况,有效扭转了党的主流思想、主导地位遭受侵蚀的状况,有效扭转了被动应付、反击不利的状况,有效扭转了网络上乱象丛生的状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梦激发了广大海外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他们搭建了许多桥梁和平台,促进他们积极学成回国,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我们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我们相信,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

2022年,《***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谈治国理政》,被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印度共产党(马)总书记西塔拉姆.亚秋里等政要摆在案头,也被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视为必读书目。这本书,坦桑尼亚的执政党和政府高级官员人手一册,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为所有司局级干部配送一本。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为它专门作了长篇笔记,柬埔寨以国家名义为它举办专题研讨会,首相洪森还希望获得其电子版,以便在手机上反复阅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它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说,为充分理解当代中国所走的道路,我认真研读了两卷《***谈治国理政》。***主席的书籍清晰阐释了中国的政策,非常重要且发人深省。所有阅读过《***谈治国理政》的人,都不会对中共十九大取得的成绩感到惊讶,因为书中已经诠释了几乎全部重大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新常态、小康社会、多边主义等。因此,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可预见的国家。从中国身上,我懂得了“好朋友,是可预见的朋友”。

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我们经历了许多重要时刻。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8年,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年,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2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2022年,党的20D胜利召开。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五)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六)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日益提高。

(七)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落在了实处。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以及人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新时代十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实现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方面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个明确”,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决议》指出,“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两个明确”是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两条。同时,《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两个确立”重要论断: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已经出版发行。《***谈治国理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丰富思想内涵。我们要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我们党一百多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我们是一定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及其战略部署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也制定了战略部署。比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更好地开创未来,满怀豪情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更加注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的建设,推进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篇二: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

一、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维度

从政治维度上讲,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首先,“两个确立”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原则。确立和维护坚强的领导核心,创立和发展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最根本的政治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其次,“两个确立”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最宝贵的政治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我们党创造历史伟业的成功密码。“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特别是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而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再次,“两个确立”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基本的政治遵循。***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迫切要求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这个最基本的政治遵循落到实处,要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上来。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同时,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

从历史维度上讲,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战略自信,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从百年DS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1945年,我们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的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脫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4.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劾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大历史观与历史自信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基于历史的总体性理解现实、把握当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明悟真理、提炼经验。***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历史观,在历史全局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重大方位、伟大前景作出的战略研判。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必须把握好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及人类文明演进史之间的关系。

增强历史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态势。这其中要重点研究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形成的基本进程、逻辑机理、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从而不断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关键在于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2.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DS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抓住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澄清对DS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达成清晰的历史认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坚定历史自信。

3.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是增强历史自信的根本目的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原因在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三)从历史视角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从民族复兴史视角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割地赔款、生灵涂炭、积贫积弱。为了挽救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谋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从此走上了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浴火重生的上升通道。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从科学社会主义史视角看,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世界革命运动相结合,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3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续写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现代化史视角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后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台,尝试了各种现代化方式和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取得空前成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正大踏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路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维度

从理论维度上讲,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理论成果,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四)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国具体实际指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两个结合”,既能够有效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够有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当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二是要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以及历史经验不断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七)从理论维度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把握五个方面

1.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2.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蹲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3.要清醒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

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4.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

5.从理论维度上讲,中国共产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同志们,从政治维度、历史维度和理论维度上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刻增强历史自信和战略自信,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意义,坚持“两个结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我们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篇三: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指导"D建引领行业治理"

党的20D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各行各业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是行业治理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障。必须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政治立场、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指导D建引领行业治理,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行业治理的一条红线,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推动行业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一、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根本政治立场看“D建引领行业治理”的内在逻辑

党的20D报告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人民至上”放在第一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鲜明底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必须恪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政治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追求。

让人民生活幸福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行业发展与增强综合国力、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蓬勃兴起、快速发展、欣欣向荣。单就现代服务行业来看,就包括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以及公共服务四大类。其内含有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等个人消费服务;
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
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等生产和市场服务,等等。这些行业发展和治理得如何,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整体水平,更是连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D建引领行业治理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通过治理把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优势,实现行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服务,实现从“有”到“好”的深层次内涵式转变。背后体现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对“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的不变初心,展现的是***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根本政治立场来看,行业治理坚持D建引领是应有之义、是本质要求,也是鲜明特色、重要保障。

二、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重要理论观点和精神气质分析“D建引领行业治理”的内涵要求

从自信自立到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仍始终保持充沛强大的前行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中蕴含的“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守正创新”重要理论观点和精神气质,深刻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和行动逻辑,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取得新胜利的强大动力,也为D建引领行业治理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用“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守正创新”重要理论观点分析“D建引领行业治理”,最根本的内涵要求就是:行业治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以深厚中华文化为根基、以人民为中心、以治理行业乱象促进行业创新健康发展为目的。如,通过制度措施根治行业乱象,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引导行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教育行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医疗行业强调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生命至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引导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健康发展,在扩大就业机会、更好服务群众上发挥作用,等等。其具体的内涵要求,一是要通过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宏观顶层设计,使治理体系日趋系统完备、不断科学规范、愈加运行有效;
二是要通过D建引领,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使行业治理的现代化能力不断获取并逐渐强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为中心、促进行业健康创新发展的治理之路。

三、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引领探索“D建引领行业治理”新路径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整体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的普遍联系规律,用全面系统的、辩证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观点观察事物、研究事物,深刻把握其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实现相互协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根本思想方法,更是实践原则、政治品质、精神境界,是指导我们探索“D建引领行业治理”新路径的科学思想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思想方法,引导我们深刻思考如何探索“D建引领行业治理”新路径:

一是要直面行业发展问题,实现行业科学发展与有效治理。D建引领行业治理,推动行业的科学发展是前提、根本,也是解决行业发展中所有问题的关键。有效治理是行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治理成效的最终体现。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促进行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成果去解决行业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紧紧依靠各行业广大基层党组织,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各行业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上,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人才和纪律保障。通过为行业治理赋能增效,在破解行业难点问题上发挥关键性推动作用,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提升行业治理效能。

二是要压实各方责任,促进行业治理与基层治理融合推进。共建共享、融合推进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治理各方要各负其责、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各级党委要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抓D建、抓业务主体责任,行业党委、行业协会要履行推动落实的具体责任,行业企业要落实强D建、促发展的直接责任,区域内单位要强化社会责任,属地与群团组织要履行协同责任。特别是要通过健全完善党委会议、议事决策、党委委员联系企业、调研走访、结对共建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构建职责清晰的D建共管机制,强化“大D建”考核及结果运用,充分调动行业主管单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行业主管单位党委作用和职能优势。通过各方落实责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整合、力量统筹,在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中实现行业治理与基层治理融合推进。

三是要坚持治理创新,处理好创新与稳定的关系。D建引领行业治理,需要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需要大胆探索、创新推进。社会稳定是行业治理的最终目标之一,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要把化解行业发展中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针对当前涉及民生保障类、新业态新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创新、堵漏洞、补短板。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要注重典型引领、点面结合。推动一批头部企业、大型公司先行先试,总结试点经验后,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文件,形成体制机制。要注重各行业系统示范点培育,通过以点带面、点线建精、滚动推进,形成“拼图效应”,带动促进全行业D建、发展双提升。

四是要把握行业特点规律,处理好D建引领与多元共治的关系。党的领导是行业治理的根本保证,多元共治是社会治理的时代趋势。各行业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坚持D建引领行业治理,不是让党组织大包大揽,承担和解决行业治理中的所有问题,而是要抓住各行业发展的关键、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行业D建工作的领导,回应社会关切,助力行业发展。要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一手抓纵向延伸,拓展行业主管单位抓系统D建职能,一手抓横向融入,推动行业系统党组织与街道社区D建深度融合,与区域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城市国际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向上一抓到底、横向上齐头并进、纵横交织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善于把党组织的主张通过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等方式转化为行业发展的自觉行动,把党的组织意图通过多元互动变成行业参与治理的措施,引导行业主体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共商区域发展、共促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篇四: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对于我们进一步学深悟透践行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百年DS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1945年,我们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的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脫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劾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大历史观与历史自信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基于历史的总体性理解现实、把握当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明悟真理、提炼经验。***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历史观,在历史全局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重大方位、伟大前景作出的战略研判。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必须把握好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及人类文明演进史之间的关系。

增强历史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态势。这其中要重点研究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形成的基本进程、逻辑机理、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从而不断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关键在于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二)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DS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抓住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澄清对DS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达成清晰的历史认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坚定历史自信。

(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是增强历史自信的根本目的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原因在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三、从历史视角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从民族复兴史视角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割地赔款、生灵涂炭、积贫积弱。为了挽救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谋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从此走上了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浴火重生的上升通道。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从科学社会主义史视角看,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世界革命运动相结合,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3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续写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现代化史视角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后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台,尝试了各种现代化方式和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取得空前成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正大踏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路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篇五:从"六个坚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20D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那么,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是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总书记在参加党的20D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对这6条,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20D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就创立了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立场与群众观点。同时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由此可见,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新时代十年取得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总书记对于坚持人民立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等等。从实践成效上看,我们打赢脫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成功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脫贫成效卓著。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脫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脫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从新时代十年的中国发展来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信、自立、自强。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守正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封闭、禁锢、僵化,创新才可以把握、引领时代,让我们以满腔热忱迎接新的挑战。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里,要注意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五大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主要着力点。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在把握关系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要有天下观念、世界眼光、人类视野,不仅要带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前进,还要以此为基础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比如,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类减贫事业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借鉴意义。另外,我们还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理解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我们要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准确领会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篇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20D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那么,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的提出,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具有主旨性的核心要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

的实践依据

我们要从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实践依据。党的20D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那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党的20D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从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两个关键词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非常重要的五年。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嘱目的重大成就。”报告除了回顾过去五年工作,还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现实条件。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这里注意,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排在三件大事的首位,就是要突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

接着,党的20D报告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前人的探索,离不开十年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依托。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社会一直在发展,并且现在已经到了新的起点上。实际上,社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之前的少,甚至更多、更复杂,更不易解决。人民日报在2013年3月18日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思路聚焦之一:为中国赢得下一个十年》。文章指出:有人说,当前的中国是浓缩了上下百年、囊括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盆景”。看不到中国之大、之复杂,就无法把握住中国发展的主线。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
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无论是“刘易斯拐点”预示的传统红利的消失,还是“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发展天花板,都让人不由感慨: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

十年来,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20D报告从十六个方面加以概括,比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由此,党的20D报告进一步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DS、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怎么理解?从五个方面来看

第一,在DS层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十年。报告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在新中国史层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十年。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三,在改革开放史层面,新时代十年是改革图强的十年。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四,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层面,新时代十年是走向振兴的十年。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90时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历史并未照此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样板意义,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对世界就会产生深远影响,就能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党的20D将此进一步表述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比如,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东升西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全球首位。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五,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层面,新时代十年是民族腾飞的十年。党的20D报告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用了两个关键词: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深刻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主要是“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十六个方面成就”,在DS、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说,这为我们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注解,也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断走向成熟,世界观、方法论越来越彰显。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内涵

对于这一科学内涵,我们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来把握。党的20D报告指出: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此基础上用“十个明确”作了进一步概括。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可以说,“十个明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层面的阐述,构成了这一思想具有“四梁八柱”的性质的基础理论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的表述,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们知道,党的基本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而党的基本方略就是“十四个坚持”,它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有了理论指导、实践要求,就要取得新的成效。《决议》从十三个方面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就是“十三个方面成就”。这里,有的同志可能会注意到,“十三个方面成就”比“十四个坚持”好像少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实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贯穿于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各个方面,是我们要坚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由此,“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那么,这一思想及其主要内容是如何形成的?《决议》指出,“***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就是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主要内容来源于对这三大时代课题的回答。而这三大时代课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时代课题的深化和拓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时代课题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理论阐述、科学回答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三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中,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已经具有内核性、主旨性的精华。党的20D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什么?就是党的20D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这“六个坚持”是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高度凝练概括。可以说,领会好、阐释好这“六个坚持”,就把握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髓、核心要义。具体来看这“六个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20D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就创立了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立场与群众观点。同时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由此可见,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新时代十年取得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立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等等。从实践成效上看,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成功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卓著。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20D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从新时代十年的中国发展来看,充分体现了自信、自立、自强。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党的20D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守正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封闭、禁锢、僵化,创新才可以把握、引领时代,让我们以满腔热忱迎接新的挑战。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党的20D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段表述中,要注意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五大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主要着力点。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党的20D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在把握关系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党的20D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要有天下观念、世界眼光、人类视野,不仅要带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前进,还要以此为基础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比如,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类减贫事业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借鉴意义。另外,我们还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以上“六个坚持”,理论内涵深厚、逻辑体系严密,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那么,“六个坚持”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三大时代课题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我的研究,可以这么理解:“六个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这一思想的内核;
“六个坚持”在回答三大时代课题中形成,而三大时代课题的答案就是“十个明确”,也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十四个坚持”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并取得“十三个方面成就"。

总之,不断发展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发展

(一)根本方法:“两个结合”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20D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可以说,“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根本方法。

怎么理解“两个结合”?一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另一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二)实现路径:实践探索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20D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人们不禁会问: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在此当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注入最大确定性。对外是如此,对内也是一样。

过去我们是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
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就不一样了。过去大环境相对平稳,风险挑战比较容易看清楚;
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暗礁和潜流又多,对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
现在我们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也就是说,进入新时代,就会出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困难、挑战,就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2020年1月8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这样的话,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党的20D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三)重要要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

毛泽东同志在1959年底、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1962年2月,毛泽东同志说:“不重视学习理论,天天搞事务,一定要迷失方向。”1966年门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越南劳动党中央代表团时说:“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全世界真正革命的共产党的共同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总书记也一直强调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o2015年12月门日,***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书记同时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要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浅尝辄止”。

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因此,***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一般来说,只强调坚持而不谈发展,就容易产生教条主义;
只强调发展而不谈坚持,就容易产生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与实用主义同样有害。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推荐访问:(6篇)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学习 党课 讲稿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