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时间:2023-07-21 12: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汤桂容

学习任务群以新课标为教育依据,整合单元学习任务,将相同主题的课程内容整合为一个项目,以主题学习任务为驱动,将学习项目视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通过任务群获取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关键期。教师要利用好学习任务群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系统性,促使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到发展。

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基于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学实践展开探讨,审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从语言任务、语文思维、审美素养、文化传承四个视角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找到语文课程实践途径。

一、学习任务群概述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形态进行了全新的跃升表述,设置了六大类型学习任务群。这六大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确定学习内容与学科素养相关的元素,并设计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通过相对应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使其掌握更多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多项任务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整体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这些学习任务群以明确的主题为学习目标,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通过整体性学习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构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背景下,师生共同对课程展开深度挖掘,整体把握和建构学习任务群。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已成为语文教师要认真思索的课程新态势。本文将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习任务群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语言任务:构建与应用

1.经验积累与语言提升。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提高其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学习主题目标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综合考虑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展开学习任务,优化教学资源,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更多成长型思维,促使其文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低年级学生为例,该阶段的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弱,还没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也处于“正在建立”中。基于此,在任务群构建中,教师以丰富学习经验与建立学习习惯两个目标为抓手,深入开发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关联性,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实现能力成长。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课文包括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画杨桃》和《小马过河》,学习主题为“寓言故事”,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学生讲解简单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思考,教师以寓言故事为学习任务群,将单元中的几篇课文作为子任务,串联学习目标、故事情境、哲理探究等,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通读本单元内容,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说出不同阅读材料中蘊含的生活经验、人生哲理以及阅读感悟;
其次,在学生自主讨论中,教师构建针对性讲解,对每篇文章的细节和含义展开详细分析,鼓励学生有创意地呈现学习体验,紧扣单元主题,师生共同探讨寓言故事的写法及创作特点,在讨论中学生对借事寓意的写作手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与认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2.口语交流与语境感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在不同语境中感知文字的正确使用方法。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教师深入探索与挖掘教材中的元素,围绕学习内容创设口语交际契机,在自由讨论中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促使其在实践中获取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文章以及口语交际活动“推荐一部动画片”,以“故事讲述”为学习目标,单篇阅读篇幅不长,用简单的文字和词汇讲述了事件起因、人物特点及故事结局。在任务群的带动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体验,将课文视为“任务前提”,将口语交际作为“任务”,学习完单元课文后,教师将单元经验与口语交际活动相融合,让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内容,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学会语文知识的运用,从而在实践与应用中构建全新的学习技能,学会自由表达与合作分享,提高语境感知能力。

(二)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

1.想象思维的发展。

语文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任务,不仅要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让其树立敢说、敢想的思想意识。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中的本真元素,引导学生整合已有的学习经验,结合所学内容大胆想象、大胆构造,建立全新的语言知识框架,在不断应用与创造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三篇文章,学习任务群为“童话故事”,这三篇课文的共性是开放性结尾,没有告知学生故事结局,通过开放性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的解读空间。在学习任务群的带动下,教师可以将“故事结局”作为单元学习任务,利用课文的文学特性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尝试续写故事,在创作中发散想象思维。在学生大胆想象与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使用语言讲述或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创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其想象思维,在语言表达中增强对文字的感悟能力,突出任务群的核心教育目标,强化学生对文字的应用能力,从而在任务挑战中获得成就感,促进思维发展,达成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实践目的。

2.语言应用的提升。

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较大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标准。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深度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适当地创设语文学习活动,在实践与应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提升其语言品格。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文章,内容简单易懂,虽然阅读篇幅较长,但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习作活动为“故事新编”。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多的写作经验,教师明确任务群目标,将学习任务设为“故事新编”,利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写作意识,在整合学习内容和分解学习任务中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巨人的花园》一课通过巨人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文中巨人的态度发生了较为强烈的转变,由最初的冷漠无情到最后的平易近人,为读者带来极强的阅读差异感。教师可以以此为习作依据并提出问题:如果巨人接纳小朋友们,他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教师结合课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整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使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写出一个新的结局。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近人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融合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深度体验学习任务。习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作内容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选择优秀的范文进行展示和讲解,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习作活动与语言学习的魅力,从而为其后续在生活中的语言应用做好准备。

(三)审美素养:鉴赏与创造

1.感知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是教师的重点任务。部编版语文教材包含多种文学体裁,如诗歌、古诗、散文、现代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有着不同的语言魅力。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以单元主题为框架,带领学生探索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引导其从不同視角出发,感知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素养,通过朗读、鉴赏、分析等途径体验语言美的各种形态。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导语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单元学习主题为“童年”,通过古诗、现代文阅读、散文等文学体裁,讲述了不一样的童年往事。在任务群学习中,教师从文学体裁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字表达形式的魅力,创设不同的学习任务,获取更多丰富且有效的学习经验。在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春望》中,教师使用朗诵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如《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教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童趣,通过“学种瓜”感受幼童动作的稚嫩与可爱;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一句,学生感悟儿童顽皮、聪明精灵的特点;
《春望》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学生感受牧童的逍遥快活。三首古诗讲述了不同的童趣,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诵,感受文字间的韵律美,在品读古诗词的内涵中感悟文字中的画面美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标注文中的优美语句。如《祖父的园子》中的“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倒祖父的草帽了”,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文字描述的美好景象,引导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符号的奇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字美的感知力,让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学会表达美。

审美素养的形成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感知美,更要让其学会表达美。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尝试使用相同的方法表达美,学会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运用文字,达成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仍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为例,在本单元中师生共同学习,感受到不同作者笔下的童年,通过分析、标注、鉴赏等方式,学会了不同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创设小练笔活动,以“童年”为任务群主题,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课文,描写自己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强化学生对知识经验的应用技能,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美,也是感受语言文字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四)文化传承:弘扬与理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意识,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教师深度开发教材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将弘扬与传承文化的精神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结合教材中的文化资源,构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与弘扬意识,产生文化自信,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

以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月光曲》《京剧趣谈》四篇文章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本单元内容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琴、国画、民乐、京剧、书法等,无一不展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与丰富。另外,在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等课程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以传统节庆文化为抓手,构建别样的民族文化学习任务。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师要将任务群与学科素养相融合,将弘扬继承传统文化作为教育任务,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鼓励其自主总结学习经验,并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在后续课程中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蕴含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明白传统文化对我国乃至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构建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资源,以学习内容为抓手,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单元学习作为活动依据,明确学习任务,整合学习内容、路径和方法,营造一个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从多个视角出发巧妙渗透,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最大化地发挥学习任务群的教育功能,让语文课程圆融有期待。

猜你喜欢教材素养语言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语言是刀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8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学习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