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英语教育改革12篇

时间:2022-11-15 1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英语教育改革12篇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英文教育考试制度范文  本国是位于东亚东部、太平洋西部的岛国。首都东京不仅是第七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最老的金融、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英语教育改革12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英语教育改革12篇

篇一: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英文教育考试制度范文

  本国是位于东亚东部、太平洋西部的岛国。首都东京不仅是第七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最老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日本教育韩国考试制度范文4篇,希望能够协助到大家!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1

  高考是大多数日本学生必经的一道门槛。日本最早的高考是在1868年,当时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从欧洲引进大学制度后才开始的。那时的高考医科主要是大学预科的考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和指导下,进行了高等教育体制,推行新制大学,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调整,其中,要不要进行全国统考,也反复了多次。1948年曾仿照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而设立“入学适应性检查”,但是由于此项考试使学生负担加重,受到很大非议,1955年后文部省取消此项考试,改为各大学自行招录。1963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建议进行统一的大学翌年入学测验,但只有少数大学选用,并受到学生们的极端反对,不得不于1969年停止。

  但是主张进行全国统一的呼声始终没停。这里的原因,也在于社会上的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除非始终觉得应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才能保证毕业生的与此相反基本低质量。1975年日本国立大学协会在数年的十多年调查、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国立大学分析报告实行统一招生笔试的最终报告,主张政治理念或进行两次大学入学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为各商学院的诺丁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从1979年起至今,这种日本两次考试就成为了日本考试(指研究生院和公立大学)的基本模式。

  日本高考的第一次考试,即“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应考”,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星期四两天举行。入学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复读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考试并不分文理科。

  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八次考试由各大学组织机构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应考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形形色色形式。

  除了两次考试以外,日本目前也在部分大学实行推荐入学制度。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高小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要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但可以免去第二次考试。

  以上的都是国立和公立大学的招生考试。在日本,私立大学的数量远远超过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司目前约占大学总数的80%。私立大学的招生办法因校而异,有的自行举行考试,有的转用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详见下面介绍),有的采用中学推荐入学等等。但是,在日本,最好、最最名牌的大学几乎都是国立的,私立大学中虽也有早稻田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但总的来说名牌大学寥寥无几。而且,国立和公立的大学收费辅仁大学相对低廉。所以,在日本今天的大学入学考试仍然是竞争激烈,考生们争夺的目标,就是那几所名声赫赫的国立名牌大学。有些入读学员虽然考上了其他高校,但为考上名牌大学宁可放弃而参加复读,甚至一考就是多年,被日本社会变革称为高考“浪人”(这个浪人的意思,在日语当中与我们理解的有不同,它是指为修炼武功多年锲而不舍的人)。

  多年来,日本考试制度中的弊病为社会批评,他们也在不断进行改革。198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拟定新的大学入学考试方案,并于1990年在全日本实施。这个方案是以“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中考”取代“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公民和理科六科,具体备选课程有31门。各大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这个方案,和选用的科目数量(即可选“中心考试”中的一科,也可全选),结果到2004年,共有543所国立、公立与私立大学、1542个学部(即大学中的学院)选用了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中考。

  2000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发表《关于大学入学考试的改善》的报告,建议增加中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的次数,提供服务给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避免“一考定终身”。而近来年后发展较快的“AO考试”,也越来越多地为日本各大学所采用。这种方式,与一般的中学推荐家长不一样,一般都在考试前在一年的11月进行,通过与考生的面谈以及对考生自我推荐书等个人资料的审查,评估考生的能力、素质。它也可以通过考生写的将论文考查考生能小所学知识进行怎样的实际运用,或是制订通过面试对考生实施考查,方法可以很灵活,特别是那些总分不高而又有一两门单科特别优秀的考生,会得到一个极其非常好的破格机会。

  但是,以上的改革,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日本考试制度中的弊病,似乎成效并不大。在日本,学生的压力仍然巨大,甚至从上小学、上幼儿园起,就上才开始上巨量的课外辅导班,以进入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而考高中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要超过考大学。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都在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日本社会今天仍是重视学历、特别宪政是名牌大学学历的自由民主。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2

  日本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顶级的教育质量以及相对低廉的留学费用,受到广大中国学子的青睐。近年来,志愿报考日本的大学或大学院的急遽中国留学生总数逐年飙涨。中日基础教育虽具有一定的融为一体之处,但反而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与中国的高考却不尽相同。下面请看yjbys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其中对于学部(本科)考生来说,重中之重莫过于EJU日本留学考试,即“留考”。

  日本留学考试由日本学生支援相关机构主办并实施。该力图考试旨在检验报考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日语能力及基础

  学力。日本留学考试不仅是留学生报考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后评定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留考的考试时间为每学年6月和11月,共两次。考点遍布冲绳全国,并在亚洲15个小城镇均设有海外考场,但目前尚未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考点。

  考试分为文科与理科两大类别。英语专业考试分为日语、文科综合和文科数学(数学Ⅰ)三个科目;理科类考试分为日语、理科综合和理科数学(数学Ⅱ)三个科目。其中理科综合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下述选考两科。

  留考的评分标准与高考不同。留考文科、理科的理论上满分都为850分(含50分日语记述)。经常有考生问留考是怎么样评分的,这道题占几分,明明几题会扣几分等等。这里需要暗示的是,留考旧版本每道题的分值并不是事先设定好的,而是考试结束后才依据"得点等化算法",通过统计各题的正确率从而定出得分。一般来说,难度大的题目,分值相对较低,难度低等的试题分值也是较低,甚至有时不计入总分。这种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整体情况趋近于正态分布,从而可以更清晰地区分学生的水平和层次。

  日语为文理大同小异科目,考试时间为125分钟,内容分为“记述(即作文)”、“听解”、“听读解”和“读解”四项,理论满分为450分,其中作文占50分。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提交除记述外的总成绩,记述成绩仅作为参考。因得点等化的计分方式,近年留考日语的实际满分在370分左右浮动(不含记述)。除作文外,所有试题均为选择题。留考的日语科目的词汇和语法并不难,但题量很大。相对于侧重日语知识的日语能力考试,留考日语更注重灵活性实际运用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短时间内的感知力,日本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在主要高等学府学习所需的日语能力。

  数学也为文理均有的课程内容,考试时间均为80分钟,理论满分均为200分,实际满分为190分左右。留考数学的题型与高考数

  学相同,留考数学为考生逻辑学提供相应的思维过程,考生只需计算并填入相应的计算结果即可,即均为填空题。理科数学(数学Ⅱ)相较文科(数学Ⅰ),涵盖范围更广,难度也有所增加。具体来说,文科数学(数学Ⅰ)的考试范围包括方程式与不等式、平面函数、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及概率等,难度相当于国内初中及高一数学成功率的水平。理科数学(数学Ⅱ)教学内容包括图形、数列、向量等,并包括国内数学教学中未包含到的微积分等内容。理科数学(数学Ⅱ)虽然范围广,但综合难度仍比高考联考语言学全国卷低。

  文理科文理科最大的区别只是综合科目。文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均为80分钟,理论满分均为200分,但既定满分略有不同。题型均为选择题。文科综合主要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五项,实际满分在195分左右浮动。考试内容以政治和房地产业为主,以地理、历史和社会为辅,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及战前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其中历史部分中的世界史,与国内世界史范围相近,而地理部分则偏重国内中考未涉及的日本地理。文科综合近年来难度呈上升趋势,题型更灵活,开始出现情景分析类题目。但备考难度和复习仍比国内高考低,该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入学所需的文科基础知识、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

  理科综合科目总计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每一项理论满分为100分,但实际满分在90分到99分之间浮动。其中物理难度最大,包含国内小学未涉及到的“波”等内容。化学难度与高考接近,但难点在于需要只是记住化学专有名词的日文说法。生物考试难度也与高考接近,主要涉及“生物链、细胞、微生物、植物、有机物”等内容。和化学一样,留考生物的难点在于需要识记如要各类生物学名、有机化学物质、蛋白质、糖类等生物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的日文观点。在这三科当中,考生只需任选两科入学考试考试即可。但各个大学教授对于考试的科目考试有不同的要求,留日学生需根据所报考大学的考试要求来具体选择考试科目。大多数高校要求学生提交提交物理和化学成绩,一般只有跟生物、生化有关的专业才要求提交生物学科成绩。

  高考与日本留考比较除了具体考试内容、题型及评分方法的区别之外,留考一年两次,而高考一年只有一次。与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相比,留考学习成绩成绩算是大学的第一个门槛,而各个划时代大学的校内考及笔试也极其重要。目前,高考参考人数逐年下降,而本科出国留学人数却逐年增多。国内重点我市院校的全国招生比例为2.1%,然而日本院校的留学生招生比例为11.5%,因此在日本考大学相对国内来说,升学率更高,考入文理学院的机率更大。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裴俊3

  教育考试制度是在整个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反映并创造着社会文化。随着国际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向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德育考试理念、经验和模式,对于促进中国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加快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上来看,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上具有我国令人瞩目的渊源,因此两国教育太弱考试制度的可比性较弱,成功经验可供发展经验的经验也丰富一些。

  一、日本英语测试的历史

  日本自明治维新而后,为了向西方学习,提出了“脱亚人欧”的口号,从一百多年前就精英教育开始重视英语教育。二战后,日本新的教育制度更是把英语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1963年,为推广全民英语普及教育,日本成立英检协会(TheSoci―etyforTestingEnglishProficiency)。该协会制订了英语水平测试的标准,第一次并于同年举行了首次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简称STEP。首次考试开张三级,共有37000人参加。STEP考试一进入自由民主即得到入学考试广泛的认可,中学反应尤为热烈。1966年,STEP考试增加到四级。经过几年的实践,STEP考试的重要性及社会参与度日益愈加显现,日本文部省在1968年正式颁文将STEP口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随着STEP可信度及社会收藏价值的提高,日本英检协会意识到需要增加考试等级以满足社会不同的需求。STEP考试分别在1987年和1994年增加了附一级、附二级和第五级。这样,STEP现共有七个级别的考试:一级,附一级,二级,附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STEP自问世以来,全日

  本有六千万人参加其各个级别的考试,而其可信度和完善性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综观日本英文考试的历史,STEP经历了几个重要尝尽的产业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3--1968):日本英检协会根据国内英语学习的需要,开发、研究和实施了适合本国特点的英语水平类型考试,并且将其基石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大力推广。第二阶段(1969--1996):STEP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形成了比较完善,具有极高可信度和民众参与度的国家英语水平考试体系。第三阶段(1997一至今):日本的英文教育向重视实用交际型转变,在体现“更多交际性”的思想指导下,STEP考试内容成功进行了更新,增加了能反映交际能力的测试专著研究成果。根据200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教育水平考试新规则,STEP考试的权威性博得认可。

  二、日本英文测试的特点

  日本的英语教育长期以来为语法翻译法所统治,学校的英语教育将文法、翻译和阅读作为重点,语言试车通常考语法、词汇、阅读和翻译,重书用语,一般只有笔试,没有口试,没有听力题。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究开发了TOEFL考试,并在亚洲的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地设立了考试中心。TOEFL的考试方法和内容对日本传统的冲击测试方法产生了猛烈的语言,STEP考试正是某种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产生。STEP考试首先接受了多项选择题,并采用分离式测试法,把语言技能分成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分别进行测试。由于按照语言技能和层次进行了种种分割,STEP考试中题项较传统考试多,各题在内容方面通常是孤立的,每一个题即便有其具体目标。即使是听力思考方面自省的题项,对同一听力材料(如一篇短文)提出的若干问题,在内容上尽管有一定联系,但是各个问题依然有其自己的目标。例如,有的是管细节的,旨在了解辨认事实的灵活性;有的是管整体的,旨在了解确定中心思想的能力;有的是涉及逻辑思考的,看看受测者是否善于根据听到的内容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STEP考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客观性试题(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个答案的多项选择题),项目有听

  力、语法结构和书面英语、阅读理解和词汇。八十年代增加了作文。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测试者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增加客观题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之多项选择题不足。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本国的英文教育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认为要改变日本人在说不好英语的形象,以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彻底改进学校的英文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在与外国人外交人员交往时的英语表达能力。为此,日本文部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2002年制定的《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让,STEP增加了英语口试。STEP七个级别的考试标准均从级别描述、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这三个三个方面定位:级别描述对STEP各级别当前和今后潜在考生主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或工作背景等作了的参考性解释。语法知识对各级别考生应掌握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作了必要的说明,国际交流并考虑到了当前各学术研究层次的实际。语言运用描述了考生应用应能处理的材料类型以及应达到的控制能力水平。现STEP考试分两阶段成功进行,第一阶段考笔试,项目有词汇、惯用法、语法、词汇运用、句型结构、阅读和听力理解。其中听力考试占占一到四级考试的25%~30%,五级考试的40%。只有通过第一阶段考试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考试。第二阶段为面试。对低级别测试者,STEP设计了多达50~80个快速回答,以测试应试者在真实情景下用英语回答能力。而对高级别测试者,测试表明内容则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报刊、电视、广播、信函和广告来结构设计。通过几个阶段的考试,STEP确保能够给每一个测试者的英文能力一个综合性的评定。

  三、日本英语测试的借鉴

  中日两国同是非英语为母语的法语东亚国家。两国都把即使普及英语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素质、振兴民族经济、融入国际社会的一项发展战略措施来对待。相比较而言,日本开展全民英语教育和对英语测试研究的历史启动要长一些,可供发展经验的经验要多一些。从整体上观察,日本英语水平考试已进入了第三代语言测试体系――交际性语言测试。第三代第三代管理体系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强调语言必须放于和交际情景中去考。它认为,语言学习是要获取人与之间的

  交际技能,它包含语言能力、语篇能力、语用能力。判断语言运用的依据是:程式设计运用语言的策划(strategies),激发其一般性(generO)和交际性(―nicative)能力(competccs),以便进行产出(production)和接受(recepdon)特定主题(themes)话语(texts)所涉及的活动(activi―ties)与过程(processes),从而使他们必须完成在社会各种领域(domains)的情景(situations)中所面临的任务(tasks)。我国现行的大规模考试成绩,如高考和四六级考试往往是两个或三个体系的混合体,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往往不能综合地反映各人的实际英语水平,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STEP考试有两点值得借鉴:(1)考试成绩的权威性。在日本,学术机构包括大学和一些中小学都以STEP考试的参考成绩作为入校的重要参考。STEP也是教师资格定性和选派资格证留学生的依据。非自然科学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军队、医院和公司企业也都使用STEP的考试成绩在对其员工成功进行聘用、提升和选派出国时的聘用非常重要参考。这种权威性扶助责任意识了国民的参与意识,日本每年有250万人参加各个第一级的考试,年龄跨度从小学生到退休人员。“政出多门”是我国英语考试制度的一个特点,国家级的有“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大学四六级口试”、“大学人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部门级的有“职称外语考试”、“出国人员外语考试”、“翻译资格考试”;地方的有“干部英语考试”、“学生英语口试”。国家有两个考试政府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人事部考试中心,这两个中心均可以命题进行翻译人员资格考试。我国在1999年开发了全国英语等级应考(PublicEnglishTestsystem,简称PEas),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开发的,面向社会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开放型的非学历性考试,拥有五个级别。由于该项考试未与学位、留学及职称等百姓个人利益挂钩,目前参与度不高。如果说上述情况是由于我国英语不平衡所致,优势互补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协同和发展,由国家英语考试标准取代部门和地区标准的时机已经到来。而目前的事实是我国的英语考试市场就像一块蛋糕,谁都想切一块,而品牌化谁都没有真正想过怎样把这个市场做强做大。因此,有必要业务整合考试资源,加强对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拿出一套具有权威性的能满足社会各层次需要的英语水平测试。

  (2)sTEP考试在报告分数的同时也给测试者考试各部分的项目分析表。这一点值得我们鉴借。测试者在普通用户关心结果的同时更关心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各个项目中的表现如何,从中找出不足和确定未来路子努力思路。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分析的信息来改进教学。而我国每一次大规模考试已经结束之后,口试被充分使用,当年命题、考试以及阅卷评分工作即告基本完成。至于是否需要让广大英语老师以及关心和了解某一考试的人们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则综合考虑甚少。另一方面,数据分析中所用术语在英语教师中尚未普及。

  英语本土化趋势的发展加速了各国研究和制定符合本国特点的英语标准化水平考试的进程。借鉴周边国家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考试研究的水平,加速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4

  【日本留学考试制度详细介绍——“留考”的设立目的】

  为帮助日本各大学在选拔国立大学日侨时能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日本相关部门在日本的本国高考之外,单独设立了“日本留学考试”。

  【日本留学考试制度详细介绍——“留考”的内容】

  “留考”每年的6月和11月在日本各地和日本以外的部分国家及地区举行两次(在中国暂无考场),考试分文、理两科,满分均为800分。其中文科课目为:日语(400分)、1类数学(200分)、文综(200分);理科课目为:日语(400分)、2类数学(200分)、理综课目(200分)。

  【日本留学考试制度详细介绍——“留考”的重要性】

  目前仍然几乎全部的日本国、公立大学和超过半数的公立大学都要求外国留学生在申请入读大学本科时,首先要提交参加条件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大体审查条件。另外,留学生进入大学后如要申请政

  府或国奖学金公立大学的学费减免,是否参加过考试和考试的评比成绩也是重要的评定标准。

  【日本念书考试制度详细介绍——“留考”制度的特点】

  1、由于“留考”是与日本本国高考分开举行,而且几乎所有日本私立学校(但个别专业除外)都会有招收留学生的名额,这就保证了中国学生是通过日本学生以外的渠道进入世界级的日本名校深造。

  2、由于公司目前日本高等教育的水平比中国国内要高,但“留考”的竞争程度可能不如国内高考,所以很多优秀中国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在日本考入了综合排名超过国内大学的知名大学。

  3、由于“留考”在中国没有考场,而且知名大学除了要求该考试成绩外,还会要求学生参加附加面试,所以优秀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想从国内直接大学教授申请进入东京的优秀大学非常困难。即便是在国内已经有了相当的日语基础者,也要先对选择语言学校作为过渡,一方面强化日语,一方面作参加“留学考试”的最后准备。

  1.关于南韩文化的特点,你知道多少?

  2.日本幼儿园的“变态式”教育,为什么可资中国家长深思?

  3.为什么日本小学女生这么“早熟”

  4.临床医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5.2021年小学老师个人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6.高二历史日本知识点与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篇二: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韩小学英语教育比照启发论文

  1.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这些足见日本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而且自xx年开始,又在以前规定的根底上添加了新的规定,即从xx年开始,把英语活动课程作为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根据日本现行的课程大纲,小学综合学习课的授课内容由各小学自行决定。很多学校把英语当成让学生提高国际理解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引入到课堂。但是详细的教学内容以及课时的长短都是由每个学校自主决定。全球化开展需要人们掌握最低程度的英语,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承受英语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要学会简单的单词或者是几句口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及信心。通过互动式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减少学习的枯燥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及动力。2.韩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韩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可以从20世纪初开始谈起,截止到目前,韩国进展了几次英语教育的改革历程。韩国的小学英语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自三年级开始设立英语课程,小学三、四年级每周必须有不少于一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2000年,三到六年级全体实施英语教育,xx年实施一、二年级英语师范教育,英语教育也在xx年正式进入韩国小学教育体系。韩国的小学英语教育采取沟通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对话、游戏、戏剧为主的课本或教材。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设置了一些简单的非正式的英语活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就是所有小学的国民公共根底课程中的重要科目。韩国也投入大量的资金,倾力推行英语教育,韩国想要落实国际化政策与国家开展,只能从教育改革中提升全民英文能力,才能使自己国家跻身国际化之列。看到日、韩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我国作为向

  国际接轨的开展中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推行小学英语教育,xx年中国教育部下达了从xx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地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规定,次年全国的小学根本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当然,这只是大局部地区,一些偏远的山区根本没有能力开设英语课程。大局部地区都是从三年级开始设立英语课程,当然,一些比拟兴旺的地区是从一年级开始。甚至在一些兴旺城市,双语幼儿园也比比皆是。英语教学的水平是通过课堂质量表达的,但是,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中,给英语的课时只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与日韩相比,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的课时较少。另外,小学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县城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且绝大多数的小学没有配备外教,学生没有一个英文环境,所以学习到的英语并不纯粹。而且,小学的英语教育大多以拼写单词为主,并不注重口语的练习,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只会拼写,发音不标准,不会运用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课程设立的目标层次化、立体化。日本英语的学习方式都采用了目标———内容———建议的方式。下一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往往是上一个阶段的深化和继续,小学生在最初接触外语时需要具有上下衔接的连贯性,这样既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同时以前学过的也不会遗忘。课程设立的目标都是加深对文化还有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态度,重视学生用英语进展交流和沟通。2.语言要素和语言功能的配合。语言要素和语言功能要进展有效的配合。语言要素指的是句式、词汇、语音、语法条目,在教学的时候要把这些语言要素融会贯穿,不能只会听和说,而且这两者本身是不能死记硬背的。学习

  知识的本身在于结合实际情况然后再去灵活运用。小学生学习英语一般都没有主动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面向新世纪的英语教育更重视学习者内在的自我开展,要培养起学习的自主性,从老师占主导地位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着重过程的教学,逐渐从“结果”转向“过程”,强调从“过程”中获得“结果”。

  3.韩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当韩国逐渐把触角伸向国际,就把英语教学及英文能力的提升列入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轴之一。首先,韩国政府对英语教育的资金投入非常大。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英语教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惜砸下重金,倾力建立重体、开展软体,把英语教育和国际竞争力划上等号。采用沟通式教学法,规定各级老师上课全部采用英语教学。韩国政府与民间财团耗资宏大,陆续建构大型英语村。韩国政府还聘请大量的外籍老师到小学任教。曾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韩国每年在个人英语学习投入153亿的资金,语言学习花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这些资金上的巨额投入足以见证韩国政府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韩国政府实施有效的教师培训方案。为了弥补小学英语老师缺乏的缺点,韩国政府实施120小时的培训方案。课程中包含了46个小时的语言技巧练习,39个小时的教学法课程,20个小时背景知识课程和15个小时教育理论课程。英语语言技巧训练包括语言技巧与写作;教学法课程包括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小学英语教学法、听与说之教学方法、教科书分析、教具制作与使用;背景知识课程包括背景文化、英语语言等。除了在韩国国内设立培训老师的机构,还斥资补助一万名老师出guo,与国外大学英语院校教育科系合作,进展暑期的英语语言能力

  与教学能力的进修训练。同时增加外籍教师名额,进入国小协助英语教学。

  中国教育部在xx公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外语是根底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在这之前,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而农村的英语课程是从初中一年级才开始设立的。所以,我国的英语教育在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规划上欠佳。很多地方存在着重复,各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既不能衔接而且又存在分工的不合理。中国的英语教育多数只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通过教师来向学生灌输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详细知识。

  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去死记硬背,接收老师所教给的这些知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大。中国作为一个开展中国家,没有像韩国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去支持英语教育的大力开展,也没有采取沟通式的教学方法,更没法提供大量的外籍教师去深入到每个学校,尤其是偏远城市或者山区。虽然21世纪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已经在逐步完善和落实,但在取得一些不错的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弊端。老师有时候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学,但是有些时候学生无视了知识学习,考虑的只是玩游戏时的短暂快乐。新课标中还要求让老师尽量使用英语来贯穿课堂,这无疑对学生的听力及反响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并不明白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师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来让学生明白所说英语的含义。

  多媒体的信息化也逐步进入了课堂,在外籍老师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多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尽管这些课件里面有绚烂的色彩、

  动人的音乐和好看的动画,但很多学生欣赏到的只是外在的美,他们喜欢各种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思想却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无法专心致志地关注教学的内容。只有正确地看待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再加上老师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到达教育目的的所在。英语教育事业的开展是各个国家的一场走向国际化的战役,也是很多非英语国家致力进展的重要教育。通过比照日本和韩国的小学英语教育,我国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和借鉴他们的长处,并且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来推动本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展,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英语教育方式,为国家走向国际化培养高端人才做好准备。

  

篇三: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全市xx系统先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传统模式的日本英语教育前些年日本在小学并不开设英语课程而是到中学才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并且英语不作为升学必考科目只有公立大学和某些私立重点大学才把英语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而且日本更多的私立大学约占全国大学总数的13为了招揽生源则通过降低标准自行命题考试录取新生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日本英语教育改革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

  张波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越来越重要。与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的差异使我国英摘要语教育存在巨大问题。日本语言和文化与我国类似,且经济发达、重视教育。近年来日本在英语教育方面进行了从制度、师资到具体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改革,更加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其诸多做法对我国英语教育,尤其是师资水平和教学形式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我国应该实行英语教师上岗资格考试,注重对教师口语水平的测试,同时注重利用网络使教师、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关键词:日本英语教育中国交流关键词作者:张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专业(重庆400715)学号:2220063052110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外语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推进国际交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在各自的教育改革中,都把外语教育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外语教育改革,以增进与他国的了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语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英语是适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一门外语,如何让国民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的重担便落到了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上。然而尽管我国进行多次教育改革尝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向别国学习。日本与我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范围,文化传统、语言风俗甚至近代历史都有诸多类似之处,且经济实力高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这些方面使两国之间有了可比性,并且日本的一些教学方法会对我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具有更大的适用性,这在20世纪初期中日的交流以及我国中体西用背景下,大量从日本引进技术乃至制度方面的文献、知识就可以看出。但日本的托福成绩明显低于我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需要继续强调英语教学的统治地位吗?我们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本文将参照有关日本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相关文献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1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一、传统模式的日本英语教育

  前些年日本在小学并不开设英语课程,而是到中学才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并且英语不作为升学必考科目,只有公立大学和某些私立重点大学才把英语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而且日本更多的私立大学(约占全国大学总数的1/31)为了招揽生源,则通过降低标准,自行命题考试录取新生;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采用学分制,只要修够了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没有全国性的英语等级考试;就业时,除了专门以英语为生的行业需要资格证书以外,其他行业对英语的要求并不高……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英语并不十分受日本教育界重视,因此导致的随意性使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的态度受到很大影响。而且日本的考试侧重于语法和阅读,很多在日本用英语交流过的人都对日本人的英语听说水平持批评态度,即多数受过英语教育的日本人不能听懂相对基础的英语对话,不能说出让其他国家人听得懂的英语。由此可见日本对英语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日本人英语的整体水平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国家,日本都可以很快学会诸多科学技术。然而,这样一个国家的外语水平竟然如此之低,日本人对自己英语水平到底是怎样认识的呢?这要从它改革的动向来看。

  二、日本的英语教育改革方向

  很多学者认为日本文化是“唐化”和“欧化”的结果——吸收了盛唐的文化自尊和欧洲的扩张性2,因此总有自己是世界的“老大”的想法,对于外国的东西总有“日体西用”的观念,即外国的科学技术日本吸收来经过改造,成为日本的产品,要强于它原产地的产品——对于英语也不例外,他们认为英语是技术性的东西,不应该全盘占据日本的文化,而应该经过日本的改造。然而,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日式英语”的适用性逐渐受到制约,不利于在这个信息时代生存,于是日本有了英语教育改革的《行

  12

  朱银辉:《一个中国教师眼中的日本英语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05期,李冬君:《日本文化里有两个“日本”,》《南方周末》2005年9月6日

  2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动计划》3。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度方面第一,英语教育提前到小学。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给小学3年级以上的学生在“综合学习课时”里开设英语会话课。主要目的在于让小学生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当中接触英语,熟悉英语,从小开始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并且文件明确规定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趣味性,防止将中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小学提前来教。第二,大学入学考试,注重听说能力的测定。一是改进入学考试本身,即改变过去偏重笔试和知识性测试的做法,增加听说能力的测试。二是进一步利用各种校外英语考试的成绩,如“实用英语技能测试”4、托福、剑桥英语等来选拔新生。5第三,推行日本高中生出国留学制度日本教育的国际化还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从2002年起,日本政府决定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留学实行促进政策。每年安排1万名高中生(包括自费留学生)到海外留学。文部科学省规定高中生赴国外留学不作休学处理,同时每年承认30个学分,并在留学终结时,认定其升级或毕业;同时对大学生还增设海外派遣奖学金。6(二)师资方面为了推进战略构想的实施,日本对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设定:要求英语教师达到全国统一的“实用英语技能测试”准一级,或托福550分或托业730分的水平。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对现有的英语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这是新的英语教师录用标准之一,“不合格英语教师,将进行相应的安排.”7第一,英语教师集中培训。从2005年开始,文部科学省计划在5年左右对初中和高中的所有6万名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希望以此全面提升日本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8第二,英语教师海外研修。派遣英语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学习和研修对提

  即文部科学省2002年出台的《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实用英语技能测试是由财团法人“日本英语检定协会”主办的一种注重口头表达和实用英语能力的水平考试。1998年日本全国参加这项考试的人数高达约334万人。5参见张文友:《日本英语教育的改革动向》《外语界》2001年第5期,6朱银辉:《一个中国教师眼中的日本英语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05期,7张航:《二十一世纪日本英语考试新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6月29日,http://www.lunwenbbs.com/redirect.php?fid=778&tid=9100&goto=nextnewset8朱银辉:《一个中国教师眼中的日本英语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05期,

  43

  3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文部科学省制定了新的实施计划,将在大学中有效利用修学休业制度,对希望到海外进行l年以上进修的英语教师进行重点扶持,而且将扩大英语教师海外研修的规模,每年的计划人数将增加到100名。9第三,聘请外语指导助教。在2002年,约有8400名左右的外国人以外语指导助教的身份到日本从事英语教育事业。新的战略构想是要达到在初中和高中每周都有一次以上有外国人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外语指导助教在日本的配置,外语指导助教在日本的总数计划达到每年11500人。日本政府还计划推进聘任外国人为正规教师的计划,预计在以后的3年中将在初中增设300个外籍教师,在高中增设1000个外籍教师。10为了弥补英语教师的不足,还将聘请本社区具英语专长的本国籍人士参与学校的英语教学。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日本英语教学师资整体力量的提高与充实,从而促进学校英语教学的蓬勃开展。(三)教学方面除了在制度、课程和师资方面对英语教育进行改革外,在教学方面也同样如此。第一,设备。近年来,日本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器材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录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在日本中小学都有普遍增加。并且用它们来指导学生进行外语发音、对话学习的水平也有所提高。第二,教学内容。由于改变了考试评价制度和聘请外教,在教学内容方面日本的口语听力教学加大了比例,从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第三,教学形式。既然内容已经不再以语法和阅读占绝对主导,那么听说的教学则更主要是在做中学,因此教学的形式显得多样而丰富,并且尽量创设英语的听说情境以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兴趣的培养。11综上所述,可见由于日本改变了对英语的看法,全国由文部科学省政策到考评标准到中小学的具体教学中都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改变了百年以来“日式

  9

  参见钟晨音:《日本21世纪英语教育的战略构想》《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6期,参见王玉蕊、张玉秀:《日本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11参见张素芹:《谈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日本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10

  4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英语”的教学方式,以具有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日本人为培养目标,增强了英语的实用性。这些对于同样具有英语教学困境的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日本英语教育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坚持大力发展英语是正确的以往总有人说中国大力发展英语、全民说英语的举措有失偏颇;把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责任推到英语教学上——认为是过度推行英语教学,导致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还有人主张取消英语的基础学科地位……其中大部分人的依据就是,日本是一个重视教育、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日本的英语教育并不出色,从而得出结论:英语教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的地位。如今,大量文献表明日本正为其英语教育的失败而劳神苦思,并且为此大兴改革——从文部科学省政策到具体教学活动全盘革新,以此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这说明,我们坚持大力发展英语是正确的,只有更多的人学好英语,才能更快地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科技动态、专业动态,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成败,而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因此,学好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外语与学好本国语言文化并不冲突,尽管在纯粹教育心理学上,第二语言和母语存在负迁移的影响,但事实情境中要比抽象状态复杂得多,语言是事物的符号化成果,对于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名称自然会在初始阶段对学习者有所影响,但若在生活中,则一切都会迅速转换并且达成一致的。更何况,在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流中,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国家讲述给外国人,这样我们能“传不习乎”?这也是我们促进自己的一个平台。(二)中国在口语和英语思维方面还需要加强由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我们有条件的小学生正在把中学的英语知识移到小学来学,只不过这种学不是以学校教育的形式,而是家长们你争我比的校外辅导,恐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自然大打折扣。而农村的小学则因为英语尚不是必考科目而对其放之任之,甚至被某些主科老师占用上数学语文,这同样是让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时间减少了。直到初中,开始

  5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从语法学起,一些小学生已经学过了,另一些小学生觉得枯燥难懂——于是失去了最本初的英语学习动机。日本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先集中人力物力,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并且对英语教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地等级考试,以便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东西和英语发音受到不良的影响。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生产力水平、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全部要求聘请外教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教师的质量更要严格把关。吴耀武老师在谈到我国的英语教育时说到,大学的法语、日语、德语等专业的多数学生都能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从零起点达到专业八级或一级的水平,而我们学过这么多年英语,却只有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专业八级水平,这原因在于我们学习英语的起点存在问题。12日本以前学习英语是用日本假名来注音,而中国很多小学生也喜欢用汉语拼音来注音,这对于学习标准的发音很大的阻碍作用,从一开始学生就没有真正了解英语的发音,同时英语教材的内容并没有太多涉及英美文化,考试的试题也多是由中国人自己编写,这导致中国的学生一直都用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语音来表达英语。日本由于经济发达,地域狭小,可以全民控制提高教师素质,而中国并不单纯是放大的日本,所以,各地方贯彻实施英语教师培训以及英语教师资格的政策迫在眉睫——只有提高了英语教师的素质,学生才不会在起点上就走错了方向。由于文化和经济的影响,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视,因此应该好好利用,在提高教师英语口语和英语思维素质的基础上,加大听力和口语的比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活的英语带入到学生的学生生活中。教学形式应该应该多样化(三)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国家应该投入相应的资金供少部分农村的优秀学生与国外学校进行学习交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化教学应该不仅仅是停留在幻灯片放映上,如果有条件,或者学校尽量争取条件与国外学校进行联谊,使学生能够在课上或者课外与外国小朋友们进行视频聊天,这也对激发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其英语综

  吴耀武:《在海文考研英语辅导班的讲座》,2009年7月,转引自张波:《日记》,2009年7月30日,http://hi.baidu.com/yuhubingfei/blog/item/2053d8ea453fb0dad439c985.html

  12

  6

  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文

  教育学院本科06级教育学班

  张波

  指导教师:周谊

  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相对实际见面交流来说更节约成本,而且效果相仿。综上所述,鉴于我国和日本语言、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和日本近年来的英语教育改革,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英语教育,同时着力提高各地区教师的英语专业素质,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全方面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7

  

篇四: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新世纪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点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公民教育、国际化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培养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相适应的人才,而如何引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机制和市场原理并科学、合理结合,这是对立统一体。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教训,都值得我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日本教育改革

  一、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背景

  日本自二战以来,通过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公平教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均衡,团队精神强,收到良好基础教育和专门技术教育的国民,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新世纪,面临变化多端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国内社会和经济所存在的结构与制度性障碍凸显在教育层面上,如学生学习欲望低下,逃学,校内暴力和欺负学生现象,考试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家庭和社区教育能力下降、大学财政困难等。为解决日本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本政府和教育界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如1984年设立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制定了教育改革大纲;同年设立了文部省教育改革实施本部和大学审议会;1990年设立终审教育审议会;自1997年每年修订教育改革计划;2000年设立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从近几年的改革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是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信息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其中研究性学习、大学法人化和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具有特色的改革,当然争议也最多,尤其是教师评价制度遭到教育界和教师们的强烈抵制,今后也会成为争论焦点。当然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基本国情,日本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不存在城乡差距和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和均衡教育并不是主要问题。在比较研究中要全面、系统和动态发展的方法分析,根据该国家发展阶段以及基本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讨论。

  二、教育改革目标日本的教育改革目标始终围绕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和战略制定和实施。日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国际化,科技迅猛发展国际背景,同时也面临着国内社会高龄化,子女急剧减少,学生学习欲望低落,学习成绩下滑等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应对国内外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确立科技立国战略方针,引入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和机制,发展信息化教育,加强青少年道德心理教育显得比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培育生存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振兴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成为实现日本教育改革目标的原则和手段1)。三、近期教育改革特征(一)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提高学习能力,实现每个国民的自身价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必

  须改变单一僵直的教育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开展有效的初等教育,而大学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提高教育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和服务2)。具体实现形式有:(1)根据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小班授课,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更新、补充以提高为宗旨的教学内容。福冈县通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小班授课,学生平均成绩提高10个百分点,学习欲望也提高,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大学生总数的67%,认为这种教育好的学生占97%。(2)开设“综合学习时间”,体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3)改善教材审定制度,充实发展的学习内容。(4)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现状。(5)改善师生比例,到2005年小学达到1:18.7,初中达到1:15.7,争取争取欧洲水准。(6)通过有10年教龄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优秀教师。(7)改革占全国90%大学的教学计划,实施财政支持特色学校计划。(8)开设专职研究生院制度,创办具有国际水准的法律、经营专业研究生院。

  (二)重视“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内容培养宽广心胸和健壮体魄是教育的神圣使命。通过开展培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培养

  青少年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有教养的世界公民。具体实施途径有:(1)培养油宽广的心胸,树立公共伦理,加强公共道德教育。向全国所有初中、小学发放“心灵笔记”,加强社区服务、体验和读书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教育心理咨询体制。(2)实施提高学生体力,增强体质计划,培育健壮体魄。(3)培养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在4成稿中开展就业体验活动。石川县立初中2年级和聋哑学校合作开展工作岗位体验活动,树立起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颇见实效。(4)加强英语教育,实施能使用英语的日本国民计划。(5)在3-4成的大学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并用外语授课。(6)实施5年内接受社会成人学习倍增计划。(7)接收10万名外国留学生。(8)促成产官学合作教育,实现知识创新。

  (三)重视“选择”和多样性通过地方教育行政权限“分权”改革,鼓励各地创办特色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

  选择和服务。高等教育则通过简短、独创性研究,营造优秀人才辈出的环,是大学成为知识创造和继承的源泉。具体措施有:(1)扩大中小学的自由选择范围,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办出特色、个性化学校,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2)实施初高中一贯制、学分制和学科综合化改革,实现高中教育灵活、多样化。广岛市安佐北初高中通过6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使学生灵活掌握国际交流和信息搜集能力,在地区国际交流活动中成效显著。(3)实施学年和班级组成的灵活多样化,开展对学生的精细辅导。(4)采用民间人士,以5万人为目标,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助和支持,指导学科教学、研究和升学就业。(5)大幅度灵活调整大学设置标准。(6)引入第三者评价机制和竞争原理,创办领先世界的高水准研究生院。(7)自2004年实现大学法人化改革,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引进民间经营机制,实行灵活的人事、财政预算体制。(8)改革税制,增加收入,振兴私立大学。(9)在196所大学实施任期制和招聘制,加强教师交流和流动,灵活、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四)推进教务公开和评价改革所有的学校向社会公布办学职能和责任,公开教务和正午,建立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评

  价体系,确保教育质量,并不断校正。具体措施有:(1)建立学校评价、信息提供与公开制度。(2)争取在全国50%的学校建立评议员制度,反映和解决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呼声和要求。(3)开展振兴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4)引入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和态度与收入挂钩。(5)建立大学自我评价制度。(6)在全国所有大学建立第三者评价机制,灵活、提高大学教育和研究水平。

  四、重大教育改革与社会评价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日本政府和国家财政都给予了大力支持,1988年日本文部省新设终身教育局,1989年国立教育研究所经过改组加强了教育政策与终身教育研究职能。目前正在研究地方教育职能的强化和改善。学校自主办学、教育行政和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与转移、学校自律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尝试与实践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学力”,而对“学力”的解释也随着改革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和进步。过去的“学力”是指学校的教育能力,而新的“学力”是指学校的教育能力加上学生的学习欲望、关注、态度,心灵教育、爱国教育、教育评价制度,是以能力教育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东京大学市川伸一教授对“学力”的解释是分为已学到的能力和要学习的能力两种:这两种能力又分为可以测知的能力和难以测知的能力。已经学到并可测知的能力是知识和狭义的技能;已经学到但难以测知的能力有解读、论述、讨论、批判的思考、解决问题、探究等能力。而要学习的能力中难以测知的能力有学习欲望、对知识的好奇心、学习计划、学习方法、集中、持续能力和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及被传授、教诲中的交流能力等。

  (一)基础教育1、改革重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中最为显著,并引人注目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

  自1989年开始,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修订和改进。如1989年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宗旨,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健全人格的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同年又全面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简化审定手续、标准,突出审定重点,自1990年开始实施。1991年以观点进行评价为基础,修订指导要录。1998、1999年在1989年制定的要领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严格筛选教育内容。2002年开始实施全日制学校周5天学习制度。充实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语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以及应对高龄化社会教育。根据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提高,加强青少年的心灵和环境教育成为最新的教育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中毕业认定资格考试和中考制度的灵活、多样化,学分制、加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并折算成学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97年以后对居住区学校的灵活选择,99年以后实行初高中一贯制的尝试,小学、初中自1991年,高中1998年开始实行的小班化学习,加强学生升学、就业的指导,根据学习进度和熟练程度授课等改革尝试都收到积极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名下设置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曾在2000年12月22日提交了《最终报告》,根据这一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当时的森喜郎总理大臣的指示,日本文部省于2001年3月很快完成了《21世纪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并在具体组织实施。作为应急措施,有些议案已交给一般国会讨论,有些议案在当年财政预算中得到落实。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方针,将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写进教育基本法,通过中央教育审议会制定教育振兴计划,并将2001年定为“日本教育新生元年”。为顺利推进改革,文部省认真征求学校、产业界、社会团体和全国国民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教育新生计划,将学校、家庭、社区新生,即学校和教育新生作为重点,制定了4项实施目标和具体措施:

  (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日本国民。首先重视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自觉定为教育的起点。第二,学校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第三,全体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第四,不能忽视容易出现问题的青少年教育。第五,保护孩子们,以确保接受各种正确而健康的社会信息。(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才能。首先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普查全国学生学习能力,引入发挥个性、提高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体制,按一个班20名学生规模,根据学习成绩教学。2002年,仅教师指导用书和自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指导教材编制,已投入5亿日元。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全国的统计情况,2002年根据学生学习成绩

  和特点,组织课外小规模辅导的小学已占全国的63%,比前一年增长11%,初中己占65%,比前一年增长15%。从小学3年级开始施行的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实践课)中安排英语对话的学校已占全国的51%,比前一年提高9个百分点。为适应20名学生规模的小班级教学,自2001—2005年将增加教师22500名。东京都品川区在中小学改变过去的6、3制为4、5制,即小学1年级到4年级为基础、基本学习阶段,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读写等基础知识,而从小学5年级到初中3年级为根据生理、思维能力的变化进行以个性、能力为中心的教学阶段,再根据思维和生理特征的初显和明显变化情况,细化成小学5年级到初1为第一阶段,初2和初3为第二阶段。这一改革尝试被称之为“6.3.3.4”学制的灵活改革。第二,改变只注重记忆能力的选拔考试,实现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第三,加强培育社会领导型人才的大学和研究生院。第四,更新改善大学学习体系。第五,注重勤劳、职业观教育。(3)创办与时俱进的学校。第一,引入教师评价、培训和奖励晋升制度,改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二,创办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引入学校自我评价和评议员制度,公开校务信息。第三,在学校教育委员会中引入经营管理的思路。第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简明易懂的课堂教育。第五,创办便于交流的新型的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4)确立教育振兴计划和教育基本法。第一,确立整合各项具体教育改革措施的综合教育振兴计划。第二,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基本法。

  2、改革效应与评价:日本教育界和教师对日本政府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改革褒贬不一4)。认为目前日本中小学生显在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下滑的人分别占56%、49%。根据2003年11月对800名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研究性学习持赞成态度的人占61%-94%,其中小班化辅导94%,可以补充学习92%,赞成按学习熟练程度分班学习85%,可以促进学习73%,赞成按学科配置辅导教师61%。认为教师自我评价有效占65%,而认为目前的教师评价员制度无效或不清楚(下同)占33%,民间企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任校长或副校长)占59%,对实行2学期制、有10年教龄者参加研修、教师到企业研修分别占70%、57%、60%。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手段,回答应确保教师研究教材时间47%,改善学习环境37%,确保对学生辅导时间28%。虽然教师们普遍认为授课时间不足,但认为只通过授课难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的人占49%。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不同的评价,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基础教育改革貌似有效,但花架子很多,是政府行政主导型改革,并没有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教师疲惫不堪,实际效果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评价是有距离的。很多知名学者批评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比如教育财政的“分权化”改革可能失去公共教育职能,加剧地区教育发展差距和教育经费流失。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三位一体”改革议案,取消了2005年度中央政府4500亿日圆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到各地方政府承担,引起社会各界争议。“6.3.3.4”学制弹性改革,貌似适应学生性早熟和心理变化,实际上适得其反等。客观而论,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型教育的改革和尝试是值得肯定,学生变得活跃,对学习兴趣增加,爱提问,教师和学生融洽,但是经过筛选鉴别考试升到大学,日本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多少扼杀了创意和个性化发展。虽然在制度文明中获得补充和更新,但还是存在着有些断层,需要在文化改造和与世界的交流中逐步解决。频繁的教育改革是不是长效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反思。这对日本基础教育来说,是严肃而重要的课题。

  (二)高等教育1、重大改革进程:大学入学、学习年限的灵活化,大学设立从审批制转向大纲化(标

  准)管理。研究生院得到扩充和充实,学习和管理制度也变得更为灵活、多样化。自1991年废除科目间学分限制,学习内容更为宽广,迎合学生个性化要求和选择。改善学位管理制度,1991年设立学位授予机构,增设准学士学位,1995年设立专门士。同年开始

  实施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1989年实行考录分离分割制度,提供更为详实的考试信息,进行人性化服务。90年代开始引入推荐入学和一般选拔入学(AO)制度。1998年开始在数学、物理学科实施跳班入学制(从高二升入大学)。2004年4月开始实施国立、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经过改革学校校长的权利得到加强,教授会组织活动和运行机制变得更加开放和有效,扩招外国留学生,加强终身教育,加强产学合作,加强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2、高考制度改革:日本从1979年开始实行第一次共同学力考试,考5学科7科目(国语、数学、英语、理科1-2、社会1-2),1987年减少为5学科5科目。1990年开始实行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2004年4月在全国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以来,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日本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从1992年得205万减少到2002年的150万人,减少55万人(27%),2010年将减少为121万人,2003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也减少8万人,2003年日本全国521所私立大学中147所(28.2%)不能招满学生。大学升学率从1992年的66%提高到2002年的83%,2007年日本的大学能基本满足有升学欲望的学生要求。鉴于这种情况,相当多的私立大学把高考科目减少为3科目。显然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已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要求。2003年不采用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的国、公立大学已经达到343所,学院(学部)达到141个。但是竞争激烈的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仍采用入试中心考试制度。目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推荐入学(分为一般推荐和指定学校推荐2种)和一般选拔AO制度深受瞩目。2003年在私立大学经过推荐入学和一般选拔入学的学生已经占全部招生人数的45.7%,其中一般选拔占5.1%。推荐入学合格率达到80%-90%。2004年,全国所有大学通过推荐入学制度入学的学生占34.9%,通过AO入试制度入学的学生占4.9%5)。AO入试制度是指学生和大学进行诸如就业考试一样的双向选择,具体做法由大学自定,校方不只是看学生的成绩,而是注重详实资料审查和需要一定时间认真面试相结合的综合考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独创性。日本的高考制度正从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制度向欧美的双向选择制度过渡。推荐入学和AO入试制度是日本高考制度的发展方向,是时代发展要求所决定,但是近期还不能完全取缔目前实行的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

  3、大学法人化改革:日本大学改革的国内外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大学财政困难、知识社会化需求、政府管制的弱化和教育民营化、市场机制、18岁人口的急剧减少、经济萧条,以及社会对大学的高标准要求等。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目的和手段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与时代要求,运用市场原理,弱化政府管制,引进大学评价机制,大学自主办学,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大学教育、研究水准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公民社会要求。有些专家称国立大学改革为市场化模拟改革。法人化的最大特征为:政府对大学进行目标管理;大学经营自主权扩大;实行校长权限相对集中的校内管理体制。与私立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进行目标管理,实施目标-评价-预算连带体制。文部大臣仍决定法人代表的任命,干预目标管理,核准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最终评价大学。根据招生规模和国立大学评价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决定年度学校预算。国家投入仍占50%,而私立大学只有1-3%,大部分经费来自学费、社会捐助。法人化改革以后,国立大学的研究经费可以进行公开招标,研究水平和能力强的大学可以获得更大的份额。国立和公立大学的设置主体仍为国家、地方共团体,文部科学省管理人财物,而私立大学是学校法人,除了大学、学院(部)和研究生院的设置由学校法人管理审议会决定外,其他可以自主决定和自律运行。但是经过法人化改革以后,在更多的运行机制方面与私立大学接近。首先,法人化改革以后,国、公立大学教职工不再是国家公务员,但又要接受教育基本法、公职选举法、公务员法、共济组员法等制约。法人化改革以后,国立大学对教职工的编制、人事、工资、财务等业务权限相对独立,但要负责教职工的福利、保险、安全卫生和相关损失赔偿,财务管理接近于企业会计。对学生收费标准由文部省决定,

  但可以灵活掌握10%的范围。2004年10月11日,东京农工大学作为国立大学在全国第一次提高了学费,2005年日本国立大学学费将提高1、5万日元。

  对大学法人化改革专家、学者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会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也有些人认为不会有太大变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也有可能倒退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立大学评价委至今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各大学自定的中期目标和文部省并不一致,也不明确。最大的问题是中期目标能否真正体现改革宗旨,即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缓解财政状况。法人化改革是效仿英国的教育制度,有可能更加重国家僵直的管制,不仅受文部省的管制,还要受总务省和财务省的管制。有不少学者担心这次改革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削弱基础研究,各种名目繁多的行政改革优先,干扰教师教学和科研,政府投入减少,政府干预增多,大学盲目合并,地方大学衰退。私立大学也有问题,虽然设置标准变得灵活,但第三者评价制度使私立大学也接受与国立大学同样的制约,变得僵直僵化,失去原有的灵活、自主发展机制和优势。日本的大学法人化改革还要继续探索是全部实行民营化改革,还是保留一部分国立大学,大部分实行民营化改革。这是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教师评价1997年开始采用部分教师的任期制改革,民间人士参与学校管理,选任企业精英担

  任学校校长,修订教师资格制度,但效果一般,难以从内心深处得到教师们的呼应和合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尽管政治家和教育专家对教育改革抱有功利和期待,但教育专家所强调的企业原理、市场机制和产品生产不能适用于人才教育,主张教育民主化和合理化。公平和效率、市场和教育、效能和人性的争议成为世界焦点,难以简单判别。然而,初任教师的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大学院教师教育的尝试、充实和加强教育实践等改革尝试都受到积极的评价。

  大阪府自2004年开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S、A、B、C、D5级评价制,根据教师的申请和面试结果,校长做出最后决定,并向教师本人公布,被评教师对评价结果可以提出异议,并以书面建议和意见反馈。以提高教师素质和办学效益为宗旨的教师评价改革,在日本东京和神奈川县已经付诸实施,并与工资待遇挂钩,但是在教师中的反应平平,认为不起作用的人占47%,认为起作用只占13%,67%的校长也认为简单评价制不够完善。多数教师认为此项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型改革,干得好和不好应有所区别,但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通过科学的运行机制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否则成为昙花一现的花架子7)。简单的市场原理违背教育规律,不顾教学、社会背景,通过断层、瞬时、统一尺码的评价制对教师产生隔阂和距离,实际上并不太适用,这是亚洲人的狭隘或偏爱心理和理念,不仅不够公正和公平,而且破坏教师的真诚合作精神,要求废止教师评价制度改革。这里对教师群体的“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又成为社会焦点。

  五、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日本的教育同样也受到民间社会有识之士的各种评价和批评。在优越的生活方式中,孩子们被父母所宠爱,学习欲望逐步变弱,就业以后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较低,而政府提倡的高中和大学升学入学考试、教科书的审定、以及“学生指导要领”等对教育改革并没有显著效益,而且还有不少负效应。经对496名大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88%的校长都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下降。经对116名公司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的人认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18.1%的人认为缺乏常识和礼仪,14.7的人认为基础知识薄弱、不善于交流8)。日本关西大学资深教育专家冈村达雄教授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弊端,是以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水准为口实,不恰当地引入市场和企业竞争原理,回归注重筛选、鉴别、统一的精英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践踏教育民主化和多样化,重新构建金字塔形教育,破坏

  日本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基本原则,远离民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理念。市场竞争原理和以人为本之争,在日本教育界也是焦点问题和新老话题。

  日本的教育改革,充分吸纳民间有识之土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甚至通过每年年初召开的一般国会听政,再经过教育研究试点,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实施并反复矫正,正逐步走向成熟。日本教育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发生变化:

  1、逐步取消政府统一管制,试行教育行政权力的地方“分权”,自主、有特色、多元化、有创意的教育将得到尝试和发展,教育民主化和学校自主办学仍是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2、明确学校职能和承诺,公开教务和政务及信息,消除学校参与社会活动的各种障碍,为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人性化服务。家长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校评议员制度,明确家庭教育,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关系,扩大社会教育的职能,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正视国际竞争。加强公民教育和社区服务教育、外语和国家化教育,培养学生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倡导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研究发行教育振兴债券。

  3、实施小学初中或初高中一贯制、学分制和学科综合化改革,实现高中教育灵活、多样化。扩大中小学的自由选择范围,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办出特色、个性化学校,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实施学年和班级组成的灵活多样化,开展对学生小班、按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的分班、精细辅导。

  4、科学评价教师素质,鼓励教师接触社会,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奖励优秀教师,在一定范围内试行教师任期制,探索教师资格更新制改革,改善师生比例。

  5、废除学生学习内容“上限”,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加适应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自2002、2003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新的学习要点”,课程与内容将减少20%-30%,每个班级学生减少到25-35名,研究性学习得到加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灵教育,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合作与共存意识,自主、自律和国际化意识,创造与实践能力,领导才能、环保意识等。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尊重多样化选择和不同的能力。修改教育基本法后,宗教内容进入学校。

  6、实施和完善大学法人化改革,实行法人化管理,自主办学,扩大大学职能和自主办学权利,激活和提高高等教育和大学研发能力。引入第三者评价大学机制。修改大学创办标准,推进大学入学制度改革,拆除大学围墙,加强社会、终身教育,加强产学合作,扶持重点科研,调整优化大学资源和结构。加强研究生院教育,提高大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职能。

  教育改革不可能一次完成,经过多次、长期试验、推广逐步完善,有些经过实践证明是错误或可行性、实效差的改革还要延缓或废止。教育改革体现了一届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主观设计,难免与历届改革的重叠与反复,如何引入公正评价历届改革的机制,反映社情民意,也是日本教育界深思熟虑和需要解决的课题。因为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健康、和谐、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本间政雄、高桥诚编著,《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M].东京.P:1-10.行政株式会社出版,2000,7

  (2).《目前进行的日本教育结构调查》.[J].东京:,文部科学省资料,2003,5(3).文部科学省.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J10L].东京:文部科学省信息网.2003.1(4).(7).《内外教育》(教育资料)[J].东京:第5510号,2004,10,1(5).推荐入学方式的现状和课题,木野内俊典,《现代高等教育》[J]东京.P:457-458.2004,2(6).国立大学法人化和私立大学,丸山文裕,《高等教育的展望和课题》[J].东京:——高等教育研究纪要,财团法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4,3(8).日本经济新闻社.探问教育正[M].东京.P:279-329.日本经济新闻社,2001.8.6.

  

篇五: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19世纪的日本英语教育及启示

  【摘要】本文以明治维新为时间中心点通过回顾日本在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的发展及变化,总结归纳其发展的特点:日本英语教育始于“法顿号”事件;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英语教育,日本人从最初的被动应付到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去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教育,为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提供了语言上的保证。

  【关键词】英语教育;明治维新要了解日本的英语教育首先要了解日英交流史、日美交流史。一般认为日英交流史始于1600年荷兰的利夫得号船漂流到大分县,德川家康把利夫得号的英国人领航员威廉聘为外交贸易顾问,长达20年之久,其间翻译过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家康的往来国书。这可以称得上是迈出了日英交涉史第一步。1639年幕府正式颁布了“锁国令”,除了荷兰和中国,断绝了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往来。禁止对外贸易,赶走了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只留下长崎作为对外往来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荷兰成了日本获取西方物品、知识和信息的唯一途径,于是日本人开始通过荷兰语来学习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形成了新派的“兰学”。一、日本英语教育始于“法顿号”事件让日本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的是“法顿号”事件。日本的英语教育也正是始于“法顿号”事件。1808年英国军舰伪装成荷兰船进入长崎港,并逮捕荷兰商馆馆员为人质强索薪水、粮食然后离去。此次事件让幕府了解到当时的荷兰在欧洲诸国中国力已经中落,英国已经崛起,并深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此之前,荷兰是日本唯一的西方情报源,以荷兰提供的信息来决定外交政策。1809年命令兰学翻译开始学习英语。荷兰商馆馆长推荐荷兰商馆副馆长布罗姆霍夫教授荷兰语。他曾经任职于阿依鲁兰德的英国军队,之后1804年,涩川敬直把荷兰语版的林德雷・马利的《英语语法》翻译成英语《英文鉴》并出版。1811年长崎翻译本木正荣等人共同编写的《谙厄利亚语学小全》得到正式出版,其中收录了2000多个英语单词和会话文。之后长崎翻译们又花了三年的时间,于1814年完成了日本的第一本英日词典《谙厄利亚语林大全》,其中收录了6000多个词汇。1853年6月3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四艘黑色大军舰驶入浦贺近

  1

  海。这是日本闭关锁国以来,外国军人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国土,佩里递交了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国的亲笔信。1854年1月16日,佩里率领七艘军舰再次来袭,这次是驶入江户湾,迫使日本签订条约。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幕府被迫屈服,和美国签订了用英、日、汉、荷兰语4种语言写成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谈判期间,来自长崎的翻译堀达之助自如的使用英语和荷兰语进行谈判,让美国人倍感佩服。“黑船来袭”不仅叩开了日本紧闭的国门,也让日本人益发感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1856幕府把洋学所改为“藩书调所”,以教授荷兰语为主,英语为辅,具有教育机构的功能,当时的外交文书由长崎的阿兰托和附属语江户天文台的藩书和解御用员负责翻译。1858年幕府在长崎开设了“英语传习所”,1859年中滨万次郎出版了《英美对话捷径》。1860年英语成为藩书所的正科,1862年藩书所改称为“洋学调所”。1863年改称为“开成所”,直至幕府崩溃之前是洋学研究、教育中心。之后堀达之助的《英和对译袖珍辞典》、由开成所翻译的《英吉利文典》、岸田吟香的《日英语林集成》分别于1862年、1863年、1866年相继出版。

  1808年的“法顿号”事件到“黑船来袭”事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作为日本社会的一部分,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必要语言已经从之前的荷兰语逐渐变成了英语。一时之间,英语一下子成为了日本人最有必要学习的外语。总而言之,明治维新以前的英语教育强调学习论的内容,并且重视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二、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英语教育1868年,日本迎来了明治维新。社会发生巨变的同时,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之影响,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新政府从欧米招聘专家,涉及军事、铁路、电力、通信、经济、法律、文学等领域。整个明治时代所招聘的专家3000人以上。其间相当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英语,他们想从这些专家身上直接通过英语获得知识。明治政府于1871年7月新设了文部省(教育部)之后,翌年1872年,又公布了仿效法国学区制的统一学制,这标志着日本现代教育开端的学制让日本的教育正式隶属于国家教育行政管辖。1877年明治政府倾力创办了东京大学,并把它当作学习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门户,用于培养高级人才。东京大学创建之初,尤其突出外语(尤其是英语)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学习英语这股热潮中,首任文部省大臣森有礼、福泽谕吉倍受瞩目。森有礼提出废止日语、英语国语化论的主张。1873年,时任文部省学监的大卫提出了尊重

  2

  日本传统,保存国语就是保存国民性的见解。这和森有礼的主张背道而驰。同年森有礼和福泽谕吉共同创办了明六社,之后森有礼初任首任文部省大臣,1886年公布学校令。1887年以后,“富国强兵”的国策使英语教育受到极度的重视,英语教育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社会文明开化的象征。

  当时的英语学习分为规范英语和不规范英语两个种类,这样的说法开始于开成所时代。最初规范英语指的是语言学,而讲解被认为是不规范英语。之后,由于教授方法不同,跟从英美老师从发音、会话开始学习的英语被称为规范英语。跟从日本老师从训读、讲解开始学习的英语被称为不规范英语。庆应义塾采取两种方法并用的方式。明治期,在第一所由政府成立的东京开成学校里,雇用英国人、美国人还有法国人担任教师,并且只用外语来授课。优秀的学生作为政府派遣留学生被派往发达国家进修学习。当时,每年派出50人,学习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数年之后,这些留学生学成归来后,取代之前由政府招聘的那些外国专家来教授外语。他们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外国教材,但是他们在教授课程或学习时使用的口头语言都是日语。日本在日清、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威,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使日本人重拾信心。英语教师逐渐被日本人所取代。从明治中期到后期,解雇了很多外国人教师,在此背景下,英语教育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从跟从外国人直接接触、直接学习变为读英文原著跟从日本人前辈用日语来学习英语。与此同时,反对英语的倾向也逐渐抬头。这都是因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1890年第一次帝国议会的召开、1904年日俄战争的胜利。与其说是反对英语不如说是国家主义的抬头。

  三、日本英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从“法顿号”事件到“佩里扣关”再到“明治维新”,日本人从最初的被动应付到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去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教育,为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了语言上的保证,并使日本摆脱危机,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这都得益于一系列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一批具有战略家眼光的维新变法领袖们以及来自民间的强有力地响应和推动。这些经验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调整与施行有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小池生夫.日本的英语教育[M].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13(一).

  3

  [2]陈林俊,日本近代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变[J].教育评论,2013(5).[3]夏天,沈骑.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外语教育[J].教育评论,2009(6).

  <!--

  4

  

篇六: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韩国、日本英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改革

  作者:徐静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08期

  摘要:韩国和日本有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同。但是,根据经合组织“全球化与语言能力”项目的调查,对于英语语言教育来说,两者态度基本一致——认为提高国民英语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两国皆从政策、制度上对英语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文化背景各异,韩国、日本的英语教育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至今,韩日英语教育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亦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两个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韩国的创新性英语教育改革和日本自上而下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韩国;日本;英语教育;历史;现状;改革

  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全球化与语言能力”项目(GlobalizationandLinguisticCompetencies,GLC),对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15个经济体的非母语语言学习(non-nativelanguagelearning)状况展开调查,试图探索更为完善的、可以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提高的教育体系。2010年,OECD公布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语言——为更好地理解文化而学》(LanguagesinaGlobalWorld—LearningforBetterCulturalUnderstanding)的项目调查报告,阐述、论证被调查经济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状况[1]。对于韩国和日本,该报告运用历史法对其英语教育和英语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韩国、日本拥有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国情,致使各自的英语教育发展具有不同特点:韩国的英语教育得到政府和国民的高度重视,政府针对英语教育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反观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日本政府和国民对待英语的态度多变,其英语教育也随之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我国与这两个国家同处亚洲儒家文化圈,有着极大的历史渊源,回顾韩国、日本英语教育的历史,分析其现状和改革,将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一、韩国的英语教育

  韩国的英语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期、20世纪前半叶的低谷停滞期、二战后美国接管韩国后的复兴期、20世纪后半叶的迅速发展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全民学英语狂热期等。韩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注重对英语语法的教学和语言知识的讲授,轻视对学生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韩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进行创新性英语教学改革,力图加强学校对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21世纪初期,韩国教育部组建英语教育改革小组,将英语教学改革推向高潮。

  (一)起源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韩国的英语教育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的朝鲜王朝时期。随着1882年美国和朝鲜签订《朝美条约》,朝鲜从此向欧美开放国门。1883年,朝鲜建立了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英语语言学校,英语逐渐为朝鲜国民所知。1886年,朝鲜建立了以培养国家官员为教育目标的皇家英语语言学校,英语从而被朝鲜的上流社会所接纳,地位也随之上升。

  20世纪前半叶,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韩国的英语教育发展进入低谷,甚至停滞。二战结束后,美国接管韩国政府,韩国经济逐渐恢复,英语教育重新得到重视。1945年,美国军政府宣布英语为韩国官方语言,使英语成为1945-1948年韩国最重要的外语,为韩国政府及民众日后重视英语奠定了基础。虽然该政策只持续了3年,但是美国军政府重视英语语言的做法极大地促进了韩国本土英语语言教育的发展。加之英语流利者可进入政府管理部门,获得更高社会认可和尊重,这使得韩国民众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20世纪50年代,大约89%的韩国留学生选择去美国接受高等教育[2]。1954年,韩国政府首次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英语课程也包括在内。全国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方针、课程词汇量以及授课班级的规模等。这是韩国中央集权制下课程模式的雏形,以统一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来促进韩国的英语教育稳定发展。

  20世纪后半叶,韩国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英语教育亦进入迅速发展期。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国际外语人才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人们想通过英语学习改善自身生活现状,达成社会地位的上升。学习英语的韩国人越来越多,不仅国内的英语教育持续升温,而且众多韩国人走出国门,到英语国家接受教育,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逐渐形成。1993年,韩国教育部将英语列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CollegeScholasticAbilityTest,CSAT)的主要考试科目,英语考试中包括听力测试,且分值不断增加。1996年,韩国教育部再次修订全国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同时在CSAT的英语考试中增加了占相当分值的口语测试,英语试卷的55道题中口语测试占30.9%[3]。师资培训方面,为了消除韩国英语教学长期重视语法传授的弊端,韩国教育部强调提高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及相关教学技能。同时,韩国启动“母语教师引入项目”(NativeRecruitmentProgram),从英语国家引入外教。1995年,该项目向韩国中小学输送了近600名英语外教,极大地提高了师资质量[4]。韩国大学在该时期亦纷纷自主招聘英语外教,以提高学校的外语教育水平。1997年,韩国教育部降低学校教育中英语学习者的起始年龄,规定英语为韩国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所有这一系列措施汇集而成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创新性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国民对英语学习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英语教育的发展。

  (二)现状与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更加重视国际化,英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更为突显,甚至有学者指出,英语在韩国人心中的地位堪比韩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重视英语仍归因于民众的固有观点,即英语熟练程度是使个人成为社会精英的先决条件。由于对公立学校语言教育的不满,韩国父母通过为子女选择各种英语补习班和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途径,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

  

篇七: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的英语教育现状

  今年对日本的英语教育来说是迈向全面改革的开始——从小学5年级开始,英语教育义务化。而中国规定小学英语教育义务化是在19年前。为什么日本英语教育落后,而中国却领先呢?

  在日本,“比起学英语,更应学习日语和汉字”的保守思想占据支配地位,这使小学引入英语教育一直停滞。实际上,中国最初引入小学英语教育时,也遇到反对声。当时很多人认为学英语会妨碍学习母语,且中国缺少英语老师。还有人说这是浪费资源……但中国政府并没放弃。尽管全国范围引入英语教育很难,但一些地方政府决定引入,因为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已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

  今年1月进行调研时,一位有多年英语教学经验的中国老师说:“中国小学生每天有两节语文课,英语课是每周3次,分量(完全)不同。”

  截至去年,日本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生学习1200个英语单词,今年大幅提升,小学生需学习600-700个单词,中学生1600-1800个。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期间,日本教育部门的目标是学生需学习2200-2500个英语单词——这仅达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由此可见,日本的英语教育远远落后于中国。

  

篇八: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概况与对我们的启示

  周琳〔1963-〕女,XX绍兴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育、语用学研究〔100048〕。

  日本为小学开设英语做了20年的准备工作后,20XX,英语才作为外语活动正式在小学实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教育发达、文化与我国接近的邻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迟缓的缘由对我们有何启示?本文将分析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背景和现状,从国际视野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策略。

  一、日本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972年千叶县15个公立小学成立了英语俱乐部式的英语教室,标志着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始。1986年,横滨市立小学开设“国际理解教室〞,开展英语学习。[1]1992年,文部省在大阪指定了2所学校开设小学英语会话课。[2]1996年,都、道、府、县个别学校开始英语教育。20XX,“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对英语教育进行了讨论。20XX发布《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小学增加了“英语会话〞的教学内容。20XX5月制定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20XX,小学英语课定名为外语活动,小学5、6年级每周1小时必修,同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一样不作为科目教授,没有考试等评价方式。英语不作为正式科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让儿童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学习;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尚需培训和提高。20XX文部科学省小学5、6年级外语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1442所公立校中,有20978所实施了外语活动;97%以上的小学在综合学习课进行英语学习,但各校活动内容和时间有较大差别。20XX日本全面实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考虑到上中学时应有共同的英语基础和教育机会的均衡性,规定小学5年级开始,每周1学时。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实施前,各小学针对学校的体制、教师英语水平和能力、家长的态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调整校内政策,注重外语活动和学科融合;聘用英语人才,保证英语教育的质量;开家长会,给家长说明小学为什么开英语、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家长的责任等事项,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二、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一〕小学英语教育的理念:培养儿童生存能力对应急速的全球化,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是日本的国家战略,也是各科的教育理念。生存能力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律、合作、感激等个性品质。日本英语教育遵循了20XX文部科学省提出的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的方针,英语教育改变了以国际理解为中心的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吻合——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日本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小中高三个阶段的英语教育重点分别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让儿童体验外语和外国文化,养成用外语积极交流的态度,为中学培养交流能力打基础;初中注重体验式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高中注重各种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二〕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培养积极交际态度,感知语言日本英语教育始终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小学外语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注意到日本和外国生活、习惯、节日的差异,培养儿童多样的思维,提高国际敏感性。培养积极的交际态度主要指给儿童提供体验用外语交流的活动,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避免因枯燥的语法学习和机械的单词记忆而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吉田研作〔2008:69〕[3]指出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比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

  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在英语学习、想和外国人交流、想了解外国文化等方面态度要积极。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以与手势、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日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借助非

  语言交际,像孩子学母语那样,学生先熟悉、体验语言,熟悉和习惯英语的发音、节奏和简单的用法。通过外语活动使儿童了解日语和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到语言的趣味性,丰富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换言之,小学外语活动不直接教英语知识和训练技能。在动脑理解语言知识之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激发儿童对英语的求知欲和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养成用英语交际的素质,为中学正规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三〕注重学科融合和英语教材使用的灵活性日本小学目前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文部科学省编制的小学英语教材《英语手册》〔英语ノ一卜〕、音声CD和电子版材料。《英语手册》不是教科书,而是通过和国际理解有关的活动,把新学习指导要领具体化的英语材料。它只是为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的学校,以与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英语的教师提供一些内容和教法。教师在使用时可任意挑选内容,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完成,学校有权自选或自编英语教材。《英语手册》以话题为单元,有两方面特色。一方面是内容包含了英语以外的语言,使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日本和外国的文化与语言的理解,如第5学年的第1课“世界のこんにちは〞里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问候语〔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数で遊ぼう〞中介绍了一些国家数字的说法和手语。另一方面是内容注意了学科融合,如第5学年第6课“外来语を知ろう〞和5年级日语科目的内容“银河〞的内容一致,也有和音乐课、绘图手工课等融合的内容。〔四〕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团队日本小学教师是全科教,每个班由一名教师担任所有的科目的教学。外语活动主要以全科教的班主任老师〔HomeRoomTeacher,HRT〕、日籍英语教师〔JapaneseTeacherofEnglish,JTE〕或外籍教师〔AssistantLanguageTeacher,ALT〕合作教学方式进行。20XX,日本5362名外籍英语教师中有121人在小学教英语。20XX增加到1000人。20XX各校开始聘请和使用英语人才。教师们要明确为什么让儿童学英语,协调各自不同的职责。各校对班主任教师英语水平提高的研修与进修等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三、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笔者观摩了日本四国地区几所有代表性小学的外语活动,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篇九: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国外外语教育发展综述与启示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培养外语人才成为国际交流的核心问题之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各国教育都有本国发展特色和创新理念,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我国近年来在外语教育上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外语教育相比,我国外语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拟对国外外语教育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借鉴。二、国外外语教育发展综述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在1994年以前对公民的外语教育没有任何规定。1994年美国政府才在由克林顿签发的《2000年美国教育规划》中规定外语课程为核心课程,成为美国公民的必修课(梁中贤,2007)。1996年美国教育部出台了一部国家级课程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ForeignLanguageLearningStandards:Preparingforthe21stCentury),1999年又发表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forELLinthe21stCentury)。从此,美国外语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拉斐特(R.Lafayette)称《外语学习标准》为“改革的催化剂”(acatalystforreform)。其宗旨是:美国必须从语言和文化上教育学生,以便能在21世纪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上进行成功的交流。美国教育国务卿里查德·瑞力(RichardRiley,20XX)也认为,加强外语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促进其他领域的教育。可见,美国政府首先是把外语教学改革放在国家安全高度来认识的(梁中贤,20XX)。20XX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发表了《外语教学标准》(WorldLanguageOtherthanEnglishStandards)。新标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内容:教学行为是自然预设的,所以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教学行为直接促进学生学习;教学行为通过职业发展、超越行业的首创精神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标志着美国外语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赵中建,贾爱武,20XX)1990年瑞士开始实施名为“明日瑞士教育”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加强外国语课程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进入中学后必须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1992—1993年意大利决定从小学低年级开设外语课程实验,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语种可自

  由选择,如英语、法语、德语等;继续发扬90年代初小学开设外语课后,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把学习年龄下调,如瑞典,原来规定第一外语开设的时间是四年级,第二外语为七年级,现已分别降至一年级和六年级。1995年,欧洲委员会发表的教育白皮书“教育和训练: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明确指出,要使欧洲的公民熟练掌握三种外语,以此作为“素质标签”。为达到此目的,必须从幼儿园开始讲授第一外语。在丹麦,英语是国民教育极为重要的必修课,德语、法语、拉丁语则为选修课;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先后颁布了《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PolicyonLanguages,简称NPL)和《澳大利亚学校策略亚洲语言研究》(TheNationalAsianLanguagesandStudiesinAustralianSchoolsStrategies,简称NALSAS)两个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语言教育政策。澳大利亚除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外,也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澳大利亚1988年颁发了《澳大利亚语言水平计划》(TheAustralianLanguagesLevelsProject)。此外,《完全指南》(AllGuidelines)对重要语言课程,尤其是亚洲语言(中文、日语、印尼语和韩国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本近年来非常重视外语教育的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2000年开始重视英语教育的改革,其“推进英语指导方法改善恳谈会”“英语教育改革恳谈会”等在广泛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日本英语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全面具体的行动方案,2002年形成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最近制定的《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是以《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为基础,并根据随后的实施状况和2003年的预算措施,确立了今后5年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制度,明确了至2008年英语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以及为实现其目标国家所采取配合措施的总体行动计划。日本英语教育改革的热潮及《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基于日本意识到外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李天鹰,2003)

  综上所述,各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和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教育政策、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突出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外语教育的多学科渗透性。

  三、国内外语教育现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我国政府重视俄语学习。改革开放以后,外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学课程中普遍设立外语课程。80年代中期,我国逐步开始了大学英

  语四、六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统一考试,并且有了全国统一的外语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2001,我国教育部组织专家小组制订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用以规范和指导中小学外语教育。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用以规范和指导大学外语教育。我国外语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外语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考试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四、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一)更新外语教育观念。科学认识外语学习的目的,强调外语的实用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信息的载体、社会交际的工具。从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讲,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涵盖了语言众多功能中的绝大多数。交际功能决定了任何语言学习应当体现其社会交际性,以社会交际的实用性为首要和最终目标,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更不应为学语言而学语言。外语教学和学习的目的不同,必然影响对语言能力的界定和培养,以及培养这种能力反映在教学和测试中优先考虑的因素,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王奇民,20XX)研究表明,“当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外语语言本身时,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常常缺乏学习动机”,而“当人们意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有意义的、重要的社会情景中进行交际时,这时的语言学习是最有成效的。”(吕良环,20XX)因此,重视培养外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二)加强外语教师教育。高水平教学群体是保持优质外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现代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国外外语教育十分重视外语教师的教育和发展,有严格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准入标准,不断对教师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与外语课程改革协调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外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国的很多地方的外语教师都是“一次教育定终身”,结果造成很多地方外语师资仍比较薄弱、学历偏低,整体素质差等。(夏纪梅,20XX)因此,树立外语教师终身教育观念,不仅要进行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而且要职后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外语教师协会及其他相关机构等来学习,并且教师教育内容也从教学理论的构建和教学技巧的训练转向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教学能力的习得。(彭伟强,20XX)使外语教师在外语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更新外语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交际能力既是教学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学策略。国外对于交际和跨文化学习的关注,不仅激起了对教学目的的方法及反

  

篇十: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英语教育改革方式及启示

  作者:徐倩郭鸿雁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6期

  徐倩郭鸿雁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掌握好英语这一交流工具显得越发重要。各国都在各自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英语教育改革政策,以便更好的让英语服务于民众。日本和中国有着相似的英语教学背景和面临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日本英语改革的背景与发展,分析了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总结他们的特点,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关键词】日本;英语教育改革;启示;中国

  0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英语作为世界语的趋势日益突显,英语教学方法在各个非英语国家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各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在众多的英语教学改革潮流中,日本的英语教学如同“万绿从中一点红”般的引起了中国教育学者的注意。主要是因为,日本在英语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如:日本人翻译外国文史科学著作之快、多、全,都显示出日本的英语水平是高的。日本科学家用英语在世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按比例也超过中国(蔡基刚,2012)。这些都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日本是怎么通过英语教学改革来提高国人的英语水平?具体的改革方式都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从日本的英语教学经验可以汲取什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了解日本英语学习的正确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是笔者本文论述的重点和主要目的。

  1日本英语教育改革背景与发展概述

  日本是世界经济技术强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教育也非常发达。但是,日本的英语教育也经历了曲折多变的历程。1890年,日本颁布了《教育救语》,日本政府号召国人学习英语,达到与西方国家对等,进而消除日本的后进性。但在二战时期,英语被日本人认为是“敌人的语言”,因此英语学习遭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抵触和强烈的排斥,在这个时期,日本英语教育处于跌宕起伏地曲折发展阶段。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受美国影响,日本的英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在70-90年代期间,日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学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尽管如此,日本的英语教育还是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的日本式发音。日本人所讲的英语很难让外国人听懂,就连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有同感。这样的“本土化”发音,是由于日本不重视英语发音造成的。日本的英语教育过分以应试为主,在日本升学压力很大,以考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第二,日本英语教育的师资水平不高。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日本的英语教师虽然都是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的,但他们所接收的教育还是以语法、翻译为主,在英语口语方面的接收的

  训练是不够的。在他们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英语教师又“思维定势”式的把这种方法植入到课堂教学,这样反反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21世纪以前的日本在英语学习方面给学生的压力不大,课程设置较少,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相对较小,并且日本学生也缺乏提高英语水平的动力,就导致对英语的重视度不够。

  第四,英语教材参差不齐,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日本的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发行都是由民间人士来完成的,但编写基准、审定标准则是由官方来制定的。换句话说,只要是符合官方规定的标准,经过审定的教科书都可以成为教材。这样一来,日本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不成体系,给英语教育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日本从2000年开始重新审视了英语教学问题,也开始加倍重视英语教育的改革。在“推进英语指导方法改善恳谈会”、“英语教育改革恳谈会”上,日本在广泛听取了专业人士的意见,基于日本实际的英语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和行动方向,在2002年形成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造》报告,以及2003年出台的《培养“能够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明确了至2008年英语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所采取的积极配合措施的总体行动计划。

  2日本英语教育改革的具体政策

  从战略构想到行动计划,日本清晰的勾勒了其英语教育战略的走向。这一系列的改革,旨在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要求已经相对应的师资培训方面进行调整,力求为日本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掌握英语的国际性人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改革教学目标

  在《行动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21世纪的英语教育发展目标,一方面是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全体国民应具备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和简单信息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士和从事国际社会活动人士的英语能力,他们要达到在专业领域熟练地使用英语。所有日本人要以实用英语技能测试、TOEFL(托福考试)、TOEIC(英语国际交流考试)等客观指标为标准,关键在于要达到世界平均英语水平的目标(李天鹰,2003)。

  2.2改革教学方法

  2.2.1重视英语交际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的结构和语法层面,忽视了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这样即费时耗力,收效又不大的方法。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逐渐在日本发展起来,目的在于提高其学生及国民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提要英语教师自身的交际能力,尽可能用英语授课,形成交际环境。提出“在使用英语开展活动的同时,培养交流能力目标”。要求在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进行中积极采用小班化教学,采取参与活动的方式作为英语交流的手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就感。

  2.2.2课程设置要因材施教

  除了加强贯彻新学习指导纲要的精神,重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日本文部科学省还强调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意愿、学习的程度、灵活地选用教材,进行补充性的教

  

篇十一: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概况及对我们的启示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概况及对我们的启示

  周琳(1963-)女,浙江绍兴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育、语用学研究(北京100048)。

  日本为小学开设英语做了20年的准备工作后,2011年,英语才作为外语活动正式在小学实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教育发达、文化与我国接近的邻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迟缓的缘由对我们有何启示?本文将分析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背景和现状,从国际视野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策略。

  一、日本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972年千叶县15个公立小学成立了英语俱乐部式的英语教室,标志着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始。1986年,横滨市立小学开设“国际理解教室”,开展英语学习。[1]1992年,文部省在大阪指定了2所学校开设小学英语会话课。[2]1996年,都、道、府、县个别学校开始英语教育。2000年,“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对英语教育进行了讨论。2002年发布《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小学增加了“英语会

  话”的教学内容。2003年5月制定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2008年,小学英语课定名为外语活动,小学5、6年级每周1小时必修,同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一样不作为科目教授,没有考试等评价方式。英语不作为正式科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让儿童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学习;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尚需培训和提高。2009年文部科学省小学5、6年级外语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1442所公立校中,有20978所实施了外语活动;97%以上的小学在综合学习课进行英语学习,但各校活动内容和时间有较大差别。2011年日本全面实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考虑到上中学时应有共同的英语基础和教育机会的均衡性,规定小学5年级开始,每周1学时。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实施前,各小学针对学校的体制、教师英语水平和能力、家长的态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调整校内政策,注重外语活动和学科融合;聘用英语人才,保证英语教育的质量;开家长会,给家长说明小学为什么开英语、学习的目标及内容、家长的责任等事项,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一)小学英语教育的理念:培养儿童生存能力对应急速的全球化,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是日本的国家战略,也是各科的教育理念。生存能力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律、合作、感激等个性品质。日本英语教育遵循了2003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的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的方针,英语教育改变了以国际理解为中心的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吻合——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日本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小中高三个阶段的英语教育重点分别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让儿童体验外语和外国文化,养成用外语积极交流的态度,为中学培养交流能力打基础;初中注重体验式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高中注重各种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二)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培养积极交际态度,感知语言日本英语教育始终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小学外语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注意到日本

  和外国生活、习惯、节日的差异,培养儿童多样的思维,提高国际敏感性。

  培养积极的交际态度主要指给儿童提供体验用外语交流的活动,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避免因枯燥的语法学习和机械的单词记忆而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吉田研作(2008:69)[3]指出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比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在英语学习、想和外国人交流、想了解外国文化等方面态度要积极。

  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以及手势、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日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借助非语言交际,像孩子学母语那样,学生先熟悉、体验语言,熟悉和习惯英语的发音、节奏和简单的用法。通过外语活动使儿童了解日语和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到语言的趣味性,丰富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换言之,小学外语活动不直接教英语知识和训练技能。在动脑理解语言知识之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激发儿童对英语的求知欲和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养成用英语交际的素质,为中学正规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三)注重学科融合和英语教材使用的灵活性

  日本小学目前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文部科学省编制的小学英语教材《英语手册》(英语ノ一卜)、音声CD和电子版材料。《英语手册》不是教科书,而是通过和国际理解有关的活动,把新学习指导要领具体化的英语材料。它只是为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的学校,以及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英语的教师提供一些内容和教法。教师在使用时可任意挑选内容,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完成,学校有权自选或自编英语教材。

  《英语手册》以话题为单元,有两方面特色。一方面是内容包含了英语以外的语言,使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日本和外国的文化及语言的理解,如第5学年的第1课“世界のこんにちは”里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问候语(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数で遊ぼう”中介绍了一些国家数字的说法和手语。另一方面是内容注意了学科融合,如第5学年第6课“外来语を知ろう”和5年级日语科目的内容“银河”的内容一致,也有和音乐课、绘图手工课等融合的内容。

  (四)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团队

  日本小学教师是全科教,每个班由一名教师担任所有的科目的教学。外语活动主要以全科教的班主任老师(HomeRoomTeacher,HRT)、日籍英语教师(JapaneseTeacherofEnglish,JTE)或外籍教师(AssistantLanguageTeacher,ALT)合作教学方式进行。2005年,日本5362名外籍英语教师中有121人在小学教英语。2006年增加到1000人。2009年各校开始聘请和使用英语人才。教师们要明确为什么让儿童学英语,协调各自不同的职责。各校对班主任教师英语水平提高的研修及进修等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

  

篇十二: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概况及对我们的启示

  LT

  ofrualdinkgwtesc,pbyhm

  ofrualdinkgwtesc,pbyhm

  ofrualdinkgwtesc,pbyhm

  二、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一)小学英语教育的理念:培养儿童生存能力对应急速的全球化,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是日本的国家战略,也是各科的教育理念。生存能力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律、合作、感激等个性品质。日本英语教育遵循了2003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的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的方针,英语教育改变了以国际理解为中心的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吻合——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日本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小中高三个阶段的英语教育重点分别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让儿童体验外语和外国文化,养成用外语积极交流的态度,为中学培养交流能力打基础;初中注重体验式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高中注重各种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二)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培养积极交际态度,感知语言日本英语教育始终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小学外语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注意到日本

  ofrualdinkgwtesc,pbyhm

  和外国生活、习惯、节日的差异,培养儿童多样的思维,提高国际敏感性。

  培养积极的交际态度主要指给儿童提供体验用外语交流的活动,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避免因枯燥的语法学习和机械的单词记忆而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吉田研作(2008:69)[3]指出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比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在英语学习、想和外国人交流、想了解外国文化等方面态度要积极。

  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以及手势、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日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借助非语言交际,像孩子学母语那样,学生先熟悉、体验语言,熟悉和习惯英语的发音、节奏和简单的用法。通过外语活动使儿童了解日语和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到语言的趣味性,丰富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换言之,小学外语活动不直接教英语知识和训练技能。在动脑理解语言知识之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激发儿童对英语的求知欲和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养成用英语交际的素质,为中学正规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ofrualdinkgwtesc,pbyhm

  (三)注重学科融合和英语教材使用的灵活性

  日本小学目前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文部科学省编制的小学英语教材《英语手册》(英语ノ一卜)、音声CD和电子版材料。《英语手册》不是教科书,而是通过和国际理解有关的活动,把新学习指导要领具体化的英语材料。它只是为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的学校,以及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英语的教师提供一些内容和教法。教师在使用时可任意挑选内容,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完成,学校有权自选或自编英语教材。

  《英语手册》以话题为单元,有两方面特色。一方面是内容包含了英语以外的语言,使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日本和外国的文化及语言的理解,如第5学年的第1课“世界のこんにちは”里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问候语(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数で遊ぼう”中介绍了一些国家数字的说法和手语。另一方面是内容注意了学科融合,如第5学年第6课“外来语を知ろう”和5年级日语科目的内容“银河”的内容一致,也有和音乐课、绘图手工课等融合的内容。

  (四)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团队

  ofrualdinkgwtesc,pbyhm

  日本小学教师是全科教,每个班由一名教师担任所有的科目的教学。外语活动主要以全科教的班主任老师(HomeRoomTeacher,HRT)、日籍英语教师(JapaneseTeacherofEnglish,JTE)或外籍教师(AssistantLanguageTeacher,ALT)合作教学方式进行。2005年,日本5362名外籍英语教师中有121人在小学教英语。2006年增加到1000人。2009年各校开始聘请和使用英语人才。教师们要明确为什么让儿童学英语,协调各自不同的职责。各校对班主任教师英语水平提高的研修及进修等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

  三、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笔者观摩了日本四国地区几所有代表性小学的外语活动,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香川仁尾小学英语学习已有14年历史;鸣门东小学英语学习刚刚起步;擳渕小学规模很小,5年级和6年级共12人;鸣门教育大学附小注重研究,长期与大学结合;淡路岛石屋小学是较偏僻的老学校。五所学校不尽相同,但英语学习有以下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四个共同特

  ofrualdinkgwtesc,pbyhm

  点。(一)借助身边的题材让儿童快乐地感知语

  言教师在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英语课上

  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他们对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的理解。他们借助身边的题材,为儿童提供快乐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几所学校的教师不约而同地在上课开始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自我介绍,并和听课老师实际交谈。教师在课上对英语知识基本上不讲解,而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通过对话的形式,引起儿童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注意,并理解学习的内容。英语课的主要环节有热身活动、呈现、练习和运用四个环节。教师较重视整节课热身和运用两个环节,在用英语交流前,也有导入单词和句子、问答等练习,但不是重点。

  为了更好地配合和使用《英语手册》,使教师拥有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气氛,日本教师的黑板和墙壁上贴有英语单词的画,教室有英语画书,课前播放英语歌曲等。

  (二)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几所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强调儿童的身心健

  ofrualdinkgwtesc,pbyhm

  康和安全感,重视培养与他人积极交际的态度。香川仁尾小学校长倡导每月一句英文,在学校里她和儿童们一起学;鸣门东小学英语课前学校三位教师带着儿童们在教室配动作唱英语歌;擳渕小学英语课前教师带着儿童们玩游戏,降低公开课带来的焦虑感。课上,不太擅长英语的校长也用英语跟儿童们交流,班主任老师运用肢体语言等带头说英语,努力和日籍英语老师、外教、学生进行交流,以自己的行为激励学生用英语积极交流。

  

推荐访问:日本英语教育改革 日本 教育改革 英语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