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轨迹

时间:2023-07-03 11:10:07  来源:网友投稿

肖贵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2]建党一百年来,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轨迹,对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劫难,中国人民苦苦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出路,从洋务运动寻求器物层面的变革,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尝试制度层面的变革,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变革的注意力逐渐转向文化层面,从政治思想变革洞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矛盾问题,从而引领社会变革。随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之路。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一定社会的文化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有紧密联系。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文化本质,他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4]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文化内容也逐渐成为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文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文化保守主义、“全盘西化论”和马克思主义三派分流与抗衡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中国人的精神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方向。

基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重要目标是革除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旧政治、旧经济和旧文化,建立一种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阐释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他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5]这一论断指明了中国革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毛泽东还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强调它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而是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保证始终带有中国特点和民族特性,使中华民族新文化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要求“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6]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指“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7]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为人民大众革命斗争服务的文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应当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为最广大人民服务。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出:“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1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鉴别“香花”或“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1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决定其发展方向。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12]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意蕴与表达风格应充分体现民主、自由的要素,只有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不同创作手法的自由竞争与发展,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本立场和创新手段。毛泽东倡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对待外来文化,他反对“全盘西化”或“全部排斥”的论调。外来民族或国家文化的长处要学习,但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学习其真正好的东西为我所用。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为工农兵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此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亦应运而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主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来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两个重要维度,缺一不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1979年春天,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的李昌提出“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议。同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3],且将其纳入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4]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5]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方面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是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所谓培育“四有”新人,就是“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6]。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而言,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努力向“四有”标准看齐,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的疑惑亦反映在文化领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时,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概念。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面胜利的大问题”[17]。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实践的创造性结合与创新性发展,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党的十五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纲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强调,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9]。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之源,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江泽民还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好了,人民精神振奋,其他各项事业就会繁荣兴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文化”“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国”等概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并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明确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更为突出。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1]在次月召开的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强调:“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22]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标识。

本系统包括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和管理后台两部分。微信公众号客户端采用PHP语言开发;
管理后台采用B/S模式搭建,开发工具选用Visual Studio 2015,兼容IE 7.0以上所有版本浏览器;
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8 R2。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3]等要求,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2011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4]的战略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也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人民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的反映。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重点任务和基本原则,不仅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前途命运,还关乎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加以审视,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5]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促使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扭转了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加以明确,将其从思想层面的原则要求上升为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为文化建设确定了“定海神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思想观念形态上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认同度、认可度就会高。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的文化境遇提出的一个创新性命题,也是全党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凝聚力和引领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凝聚力是基础,引领力是关键。“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2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具有强大凝聚力,真正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与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置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之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价值。首先,这一根本文化制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保持思想定力和政治定力,防止党变修、国变色,从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其次,这一根本文化制度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制度保障与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是开辟中国道路、指引前进方向、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形态的行动指南。失去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最后,这一根本文化制度是文化建设肩负时代新使命的制度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的思想保证。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7]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面对国内外思想观念纷繁复杂、多元共生的客观现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部署,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准则有机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价值层面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规定着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8]同样,我们所要推动的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性质的文化。因此,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理论来源、本质内涵、重要价值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还明确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即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情感认同。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之中,并在加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29]2015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要求各行各业各部门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广泛深入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3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确立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31]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被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文化强国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列,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持久、更深层次的自信。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文化制度提升到国家制度层面,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建成文化强国擘画了具体的时间表,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远景目标,从而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此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33]这一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作了进一步规划,彰显了党中央把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有机衔接的政治智慧。“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远景目标的细化,是实现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必要准备。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建设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深厚的精神沃土。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弘扬者、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党中央从“根”与“魂”的高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文化强国的高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思想文化,这些优秀思想文化不仅融汇记录着先辈们的精神信仰和生存智慧,还逐渐内化、沉淀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深刻的文化基因,熔铸于各族人民的内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品行。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源泉。核心价值观既彰显时代主题,也一以贯之地联系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理想信念、政治思想等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宝贵的思想来源。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他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4]所谓“创造性转化”,即根据时代特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表达方式;
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根据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激活其生命力。“两创”方针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原则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35]

(五)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文明发展之外。只有在延续文化传统和精神血脉的同时,积极借鉴世界其他文明并为我所用,才能确保自身的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对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的吸收,积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还反复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展现了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远见卓识,反映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

作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深刻印记,文明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重要纽带。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更加频繁,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对时代背景和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基本路径。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充分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牢牢树立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6]习近平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树立起中国的“东方大国形象”“文明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第二,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宣传阐述“中国梦”时,要联系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阐明“中国梦”是联通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始终致力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以此引导世界人民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中国梦”。第三,阐释好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逐步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阐释好中国特色,有利于国际社会全面地认识中国道路,坚定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猜你喜欢特色建设文化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中医的特色英语学习(上半月)(2019年9期)2019-10-10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完美的特色党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0期)2017-11-07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轨迹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