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7-03 22: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翁月梅,卢 远,2,杨坤士,韦丽珍

(1.南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100;
2.南宁师范大学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100)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1]。土壤遭到侵蚀以后,其含有的养分会随着侵蚀的过程流失,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1917年,美国学者MILLER[2]进行了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1965年,WISCHMEIER et al.[3]经过大量的试验,第一次提出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20世纪末,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机构推出了USLE的修订版RUSLE[4]。我国在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姜娜等[5]针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研究了水土流失特点与坡地不同利用类型的关系;
凡非得等[6]运用GI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选取降雨、地形、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及土壤允许流失量等因子进行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陈玉东等[7]基于GIS和USLE评估了龙墩水库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目前,虽然RUSLE模型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在广西南流江流域开展的相关研究仍较少。

南流江是广西沿海诸河中独流入海第一大河,位于北纬21°21′~23°04′、东经105°47′~107°41′,自北向南流经玉林市、钦州市、北海市,在北海市的合浦县注入北部湾,全长287 km,流域面积9 270.5 km2,年径流量达77.4亿m3[8]。流域内年均气温21.5~22.4 ℃,年降水量可达1 400~1 700 mm。

南流江流域人口基数大,工农业发达,是广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因此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南流江污染水体,农业耕作使用大量的氮磷钾肥料污染环境,且南流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大量的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作为广西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和粮食生产基地,在南流江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有:①2000年Landsat TM4-5遥感影像和2015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
②1990—2015年广西多个气象站点的日降雨数据;
③广西1∶100万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土壤属性数据;
④2000年和2015年南流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

3.1 土壤侵蚀计算模型

通过文献阅读和方法对比,综合前人的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RUSLE模型来计算南流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其表达式为

A=R·K·L·S·C·P

(1)

式中:A为土壤侵蚀模数,t/(hm2·a);
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2·h·a);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t·hm2·h/(MJ·mm·hm2);L为坡长因子;
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覆盖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3.2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计算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计算

降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RUSLE模型中R值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威斯奇迈尔(WISCHMEIER)法在没有极端暴雨的地区精确度较高、适用性强。考虑到南流江流域整体降雨较为平稳,本研究采用威斯奇迈尔法进行R的计算[3],其公式为

(2)

式中:Pi为各月降雨量,mm;
P为年降雨量,mm。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计算

土壤可蚀性因子是对不同类型土壤抗冲蚀能力的评价指标,可蚀性大的土壤类型易发生土壤侵蚀。本研究采用WILLIAMS创建的EPIC模型计算K值,并结合我国土壤特性,利用张科利等[9]提出的K值修正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公式为

(3)

K=-0.013 83+0.515 75KEPIC

(4)

式中:KEPIC为EPIC模型计算的K值;
SAN为土壤中的砂粒含量;
SIL为土壤中的粉粒含量;
CLA为土壤中的黏粒含量;
C为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SN=1-SAN/100;
K为修正后的K值。

3.2.3 地形因子LS的计算

地形因子LS由坡长因子L和坡度因子S组成,地形对地表径流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南流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且破碎,土壤侵蚀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明显,用传统RUSLE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地形因子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地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减小误差,坡度因子S采用刘斌涛等[10]提出的坡度因子的修正算法计算,公式为

(5)

坡长因子L的计算采用杨子生[11]提出的公式,即

(6)

式中:L0为坡长,m。

3.2.4 植被覆盖因子C的计算

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大小,通过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结合,得到的植被覆盖因子较为准确。根据计算出的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和广西2 319个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成果,对不同地类进行C因子的赋值。本研究采用像元二分法计算植被覆盖度,计算公式为

VC=(NDVI-NDVImin)/

(NDVImax-NDVImin)×100%

(7)

式中:VC为植被覆盖度,%;
NDVI为区域内某个像元的NDVI值;
NDVImin和NDVImax分别为统计区域内的最小和最大NDVI值。

3.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的计算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是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状况的反映,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状况,取不同的P值。本研究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究[12],结合前人在桂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研究成果[13],分别给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赋P值,见表1。

表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P值

3.3 RUSLE模型运算

将各个影响因子进行叠乘运算,并乘以常数100进行转换,得到南流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结果。通过区域统计功能,得到南流江流域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43.32 t/(km2·a),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29 126.80 t/(km2·a),最小土壤侵蚀模数为1.71 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39.90万t;
2015年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138.09 t/(km2·a),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53 057.00 t/(km2·a),最小土壤侵蚀模数为1.03 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128.01万t。

4.1 土壤侵蚀现状

根据《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 657—2014),将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6个等级[14]。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土壤侵蚀强度分类标准

利用ArcGIS中的分区统计功能(Zonal Statistics)统计不同侵蚀强度的面积总和,结果见表3。

表3 南流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统计

由表3可知:2000年南流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03.91 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91.25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87.82%,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仅占12.18%,表明2000年南流江流域整体情况良好,未发生大面积水土流失;
2015年南流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94.64 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46.41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75.07%。对比可知,2015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较2000年更加严重,表现为土壤侵蚀面积的增加和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加剧,说明南流江流域水土流失态势不容乐观。

4.2 降雨—输沙关系

降雨侵蚀力是土壤侵蚀中的一个重要指标[15]。本研究收集南流江流域1990—2015年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见图1和图2),对比径流量和输沙量之间的增减趋势,发现南流江流域输沙量和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由图1和图2可知,南流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2.4亿m3,最大年径流量为2002年的4.05亿m3,最小年径流量为2007年的1.15亿m3;
多年平均输沙量114.58万t,最大年输沙量为2013年的247.0万t,最小年输沙量是2007年的16.9万t。从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折线图走势可以看出,输沙量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较强的一致性。

图1 南流江流域多年径流量变化

图2 南流江流域多年输沙量变化

运用CORREL函数计算输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因子之间的关系,见图3。由图3可知,输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呈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35。

图3 输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关系

4.3 不同高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与DEM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表4。由表4可知,2000年90~150 m高程带侵蚀面积为36.01 km2,占比34.65%;
其次是150~300 m高程带,侵蚀面积为29.60 km2,占比28.49%。

表4 南流江流域不同高程不同侵蚀强度等级面积统计

2015年30~90 m高程带侵蚀面积197.79 km2,占比为33.26%,其次是90~150 m高程带,侵蚀面积为175.92 km2,占比29.58%。由统计数据可知,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30~150 m的低海拔地带,低海拔地带适宜人类居住和耕作,人类活动较多,农业生产集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此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4.4 不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将坡度数据与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表5。由表5可知:2000年和2015年的土壤侵蚀集中发生在坡度≤5°的地带,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面积逐渐减少。2000年坡度≤5°地带的土壤侵蚀面积总和为31.38 km2,2015年坡度≤5°地带的土壤侵蚀面积总和为174.69 km2;
同一坡度的土壤侵蚀面积从轻度侵蚀到剧烈侵蚀递减,轻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结果表明,研究区≤5°区域面积较大,适宜人类居住和耕作,开发强度高,因此水土流失强度高。

表5 南流江流域各坡度不同侵蚀强度等级面积统计

4.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将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与土壤侵蚀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见表6。由表6可知,2000年建设用地侵蚀面积最大,耕地、未利用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依次递减。2015年南流江流域林地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耕地、园地、建设用地、草地、水域、交通运输用地及未利用地依次递减,林地土壤侵蚀面积为339.34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57.07%,耕地侵蚀面积为90.04 km2,占比15.14%。南流江流域人口密集,开垦强度大,垦殖系数高,农业耕作大规模使用化肥,导致耕地土壤侵蚀严重。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大规模破坏原生植被,种植经济林和经济作物,虽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极大,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水土流失。

表6 南流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侵蚀强度等级面积统计

南流江流域整体水土流失强度不大,大部分处于轻度侵蚀,2000年的土壤侵蚀模数为43.32 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39.90万t;
2015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38.09 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128.01万t。

从降雨的角度分析,降雨量大的年份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值较大,输沙量也随之增大,输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呈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0.35。从DEM的角度分析,南流江流域农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带,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30~150 m高程。从坡度的角度分析,坡度≤5°的地带适宜人类居住和耕作,开发强度大,水土流失强度高。从土地利用类型角度分析,南流江流域2000年建设用地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耕地、未利用地、林地等依次递减;
2015年林地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耕地、园地、建设用地等依次递减。

猜你喜欢输沙量土壤侵蚀坡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探析探索科学(学术版)(2020年3期)2020-03-11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5期)2019-11-13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5期)2019-06-26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6期)2019-04-2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2期)2017-05-03海坛岛土壤侵蚀问题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2期)2016-12-01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6年9期)2016-10-09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电气化铁道(2016年4期)2016-04-16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2-27关于辽河干流河道冲淤量沿程变化规律探讨地下水(2015年5期)2015-12-02

推荐访问:水土流失 江流 状况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