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7-08 17: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杨 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参与到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来,但是,从一段时间以来的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和大量的用人单位评价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浮躁、不思进取、迷茫等现象,思想偏离单位、社会和国家发展主题,业务能力低下,价值创造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所以,在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技能培养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要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其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后,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全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发掘与探索。2020 年6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纲要》明确指出了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意义、内容、方法、要求等,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学院下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辅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从近年来该院建筑类多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超过56.3%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从事或协助过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基本的测量仪器使用和工程测量方法已经慢慢成为一个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朱胜兰[3]等对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明确了思政教学目标,发掘了课程具体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黄靖[4]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不足,梳理出了清晰的工程测量思政目标实现路径与案例。所以,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发掘并融入思政元素能在协同育人、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协同育人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工作、人生观、价值观等学习教育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接受成长认知和思想教育,而专业课仅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行其是,不仅使思政教育力量过于薄弱、教育方式过于片面、教育过程过于枯燥、教育效果不理想,也使得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专业自信、缺乏社会认知,导致学生出现“为什么学”“怎么学”“有什么用”的想法。受社会多元价值的交织和渗透,“00”后大学生多将成功定义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5]。所以,当下高职教育一定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教育部门的课程思政号召,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思想认识教育的载体不能仅限于思政课程,而是要扩大到包含专业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形成多课程协同育人。

(二)提高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仪器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略显消极,对专业知识的渴望程度不高,不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和消化所学内容,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专业自信,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了解,缺乏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在仪器操作训练环节,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但是缺乏严肃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自我要求,使得学生对于测量仪器的学习仅限于认识和会使用,很难做到实际工作中要求的精准操作。所以,在“建筑工程测量”授课过程中及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认识专业课程的社会价值、反思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自身未来职场的影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端正、积极的思想认识。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前面提到,技能培养已经不是现在高职教育的唯一目标,高职教育既要做好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也要做好学生人格和思想的培养。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来讲,学生工程测量原理的掌握和测量仪器操作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但工程领域的现实情况是不缺乏会一般测量的技术人员,缺乏的是具备较强测量专业能力、满怀企业和社会责任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匠型人才。社会和企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要及时改变该课程的目标定位,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已经非常迫切,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制定未来职场规划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6]。

课程思政就是结合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7]。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几个案例,而是要根据课程的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提炼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能力要点和素质要点,联系实际,以适当的历史背景、典型事件、时政新闻等为载体,将思政内容映射入课堂,与课程内容产生共鸣,相辅相成。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从测量的基本原理、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到具体工程项目的测量方法,需要学生在会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最终达到能独立完成某些测量任务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授课内容,课前认真思考并搜集和嵌入思政要素(如表1 所示),授课时以多种教学手段突出思政内容,实现本课程教学和思政目标。

表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授课要点与思政元素对照表

(一)案例名称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建筑物沉降观测。该学期建筑工程测量授课对象为该院2020 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建筑物沉降观测”是该课程“建筑物施工测量与变形监测”项目下的一个子任务。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进入大二阶段,2020 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的上课和学习方式,学习重心也由大一时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向专业课转移,在思想认知上也已经明白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的不同,高中时期的课程多为理论型,而大学的专业课均以技能学习为主,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目标,联系实际更加紧密。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现象了解原因,系统学习解决方法。

2. 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该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测量的内容与方法、水准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等,也具备一定工程测量素养和水准仪操作技能,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带领学生学习建筑物沉降观测并进行校园实操训练,学生接受效果会更好。

3. 学生的态度和学习风格

通过一段时间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过程中对该班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们普遍对这门课兴趣很高,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可以学习多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利用所学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平时授课与实训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训练也非常认真。

4. 可能出现的问题

虽然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水准测量的基本知识与水准仪的使用操作,学生们对于水准测量的原理都已经了解,但是由于接触工程测量不深,平时的实操时间有限,仪器操作熟练度不够,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实操训练时可能一时难以达到规范要求,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在实操授课时要及时向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总结提高测量数据精度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与创业意识,掌握工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该节课授课之前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们在掌握基本测量知识的同时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严谨求实的学风、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1.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大发展时期,国内各类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国际社会上被称为“基建狂魔”,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高效,有凝聚力;
另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在众多工程建设领域有着成熟的技术优势。所以,在该节课一开始,需要通过国内大型工程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国情,了解我国的工程建设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对知识的渴望。

2. 从实际问题出发,了解成因,学习方法。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在校的学习主要以技能学习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所以对于该节课“建筑物沉降观测”需要通过生活中见到的沉降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路基、房屋等发生沉降的原因是什么,沉降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降低或避免由建筑物沉降所带来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让学生明白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3. 理论结合实操训练。工程测量的学习离不开实训,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为一种技能,学习过程中必须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进行真实的实操训练。所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实操训练两个部分,其中实操训练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对该校新校区1 号宿舍楼进行沉降观测,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完全明白沉降观测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最后对学生实测的数据进行精度评价,对于数据精度不高或者超限的,及时带领学生分析原因,进一步让学生反思其测量过程中的细节,巩固该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案例设计

1. 教师展示国内地铁、高铁、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建设图片,介绍其在国内的发展史和建设过程,告知学生在此类技术含量极高的大型建设工程中测量工作的定位,并抛出问题,诸如此类的工程中包含哪些具体测量环节?

图1 大桥案例图

学生通过案例及老师对于国内大型工程的相关讲解,了解国内建设发展状况,思考其建设方式和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思考测量的重要性和过程。

2. 教师展示反面案例,通过向学生展示路面开裂、房屋裂缝等问题现象让学生回想生活中见到的诸如此类的现象,并抛出问题,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引出该节课的学习内容及重难点部分。

学生通过案例展示,积极回答生活中见到的诸多裂缝现象,猜想并回答裂缝产生的原因,明确该节课学习内容。设计意在用生活中可见的沉降、裂缝等反面案例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所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进而能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图2 路基、房屋裂缝案例图

(五)教学效果及反思

整体来说,学生积极性很高,仪器操作认真,较好地掌握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方法,同时,整个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环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部分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测量过程,达到了课程设计目标。

但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反思这些问题并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解决和改进,对学生和教师来讲都是一种收益。

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行业发展、符合学生今后职业发展。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教育不能以知识掌握程度为目标,特别是现在的“00 后”学生,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等影响,其思想较为活跃,过于追求自我,甚至出现偏执、脱离现实生活,更不理解社会就业现状和今后自己的发展。所以该节课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生工作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追求严谨的工匠精神,让学生深知爱岗敬业的意义,即思政目标。

第二,该节课不同于理论型专业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实操方法。所以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授课,首先在教室利用工程案例图片、建筑物沉降和裂缝照片、动画、PPT 向学生讲授沉降观测的理论知识;
其次,在校园带领学生对1 号宿舍楼进行实测。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第三,通过授课前的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授课期间观察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及时调整授课进度,要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跟上整门课的教学进度。

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重点,强化教师作用是根本[8]。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施行不是阶段性的,是长期需要教师思考和创新的,基于社会和企业对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技能与素质的需求,学校和教师要及时掌握工程测量领域的新技术,以课程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和激发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思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思想认识,精心做好每一堂课的思政教学设计,履行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思政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0期)2022-07-28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0期)2021-11-20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1期)2021-07-28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3期)2019-04-25

推荐访问:高职 建筑工程 测量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