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时间:2023-07-09 10: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李维昌 盛美真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八大起,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在经受住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考验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十年间解决了一些长期累积的问题,办成了许多事关党和国家未来长远发展、利国利民的大事要事好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推进物质力量发展、制度力量完善、精神力量增强等方面,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上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就、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上升阶段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意味着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已经从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历史阶段,全面转向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新的历史阶段。从这个意义来说,党的二十大是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迈向新征程中具有开创性价值和历史性地位的大会。大会确立新的中心任务、明确未来发展目标、谋划现代化战略、出台大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制定全党行动纲领。从新时代党的奋斗方向看,党的二十大为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进一步明确强化了政治领导、进一步确立了思想指南、进一步重申了目标任务、进一步擘画了战略步骤、进一步制定了行动纲领、进一步凝聚了精神动力。

党的二十大在全党全国人民的期待中如期胜利召开,在全面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从党的二十大对国内外的影响和大会成果的意义来说,大会的胜利召开,本身就是具有重大影响和重大意义的国家政治议程和政治行动,这是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根本所在。就大会的议程看,从听取到审查十九届中央“两委”的报告,到审议党章修正案并通过“二十大党章”,再到选举产生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些议程的安排和设定、实施和执行,本身都是具有政治性的过程和环节,是党和国家政治行为的重要体现。设定这些议程是带有重大政治意涵的,讨论和完成这些议程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转协调的体现,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生动实践。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是议程的设定还是议案的通过,这些都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政治进程。从政治领导和政治实践的角度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化了党对新时代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坚强领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种领导行为有其具体的历史的政治方向、目标导向、实践指向。这就是党的二十大所明确的政治方向、目标导向、实践指向,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踔厉奋进和团结奋斗。从这个意义来说,党的二十大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明确方向,为党和国家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确定中心任务和战略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政治方向、发展方向和事业方向。

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间节点和历史阶段看,循着从温饱、小康到现代化的“三步走”的总体设计和历史演进,党的二十大的根本任务,是要从政治层面进一步确认在前两步目标实现后,我国已经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形态和实际阶段。当此之时,需要从政治上决断并在实践中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构想、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和工作推动。简言之,在打基础的历史任务完成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迈入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实质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能否开好头起好步并顺利推进,业已成为关乎全体中国人现实生活和未来福祉的事情,是全体中国人民今后要办成的大事要事,是真正的“国之大者”。当此之时,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战略、书写党和国家事业新篇章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强化对全国各领域各方面的政治领导,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举旗定向、校准方向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指出,我们党要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目标的政治宣示和执政宣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性要求和关键性作用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断。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和宏伟征程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所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也是确保党和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向着共同目标迈进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大的各项议程的全面完成,是就党和国家工作在全党全国层面的一次重要政治对标对表,是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重大政治实践。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首要的重大原则看,党的二十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所进行的决策部署,是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领导责任的政治行为,是强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地位、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经过党的二十大的政治议程确定党和国家政治议题,强化了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政治领导、政治方向、政治任务、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党的二十大践行“两个维护”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巩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原则要求,党中央领导全党从政治决策程序定下党和国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全局大事、大局要事、大政方针,体现了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从这个意义来说,党的二十大强化了党中央的政治领导,对“两个确立”的坚持和巩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政治决断都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及理论飞跃进行了明确定位。这就是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党已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新的理论飞跃,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过去五年工作成绩和新时代十年变革的总结、国情研判和现状分析、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明确、各项重大原则和方针的制定、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部署等等,是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

围绕大会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一个独立部分论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容,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全国经验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领域都要坚持贯彻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现实性、科学的方法性,具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思想指南”的理论地位和历史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这三者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深化了对三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强调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具有的前提性意义、理论性作用、根本性地位。在我们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继往开来推进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的重大时刻,党坚持和贯彻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要求始终不会变,这是贯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各项议程中的理论主题和思想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还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显然,党的二十大以闪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光辉和理论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有生命力的科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总之,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才能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起科学的理论指导、提供出正确的思想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跨出了新的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跨出了新的一大步。在这一重大发展阶段,进一步明确我国未来发展目标,做到纲举目张,这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特别是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来看,制定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就显得十分紧要、十分及时。党的十九大明确从2020年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经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治议程,党和国家确定了“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的目标任务。作为领导14亿多人口大国建设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现代化事业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责任适时制定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引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任务,这本身是一项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引领性极强的重大工作。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战略性目标任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实践规律、历史规律的系统掌握和自觉运用。基于此,党的二十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确认并制定了事关长远的目标任务。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完成后,党的二十大在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同时,延续党的十九大关于国家未来发展规划的思路和方向,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是再次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一重大政治议程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确认和重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设定和宏观展望。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表明了我们党对目标任务的政治确定、程序确定和工作确定。党的二十大进一步确认“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进一步确认到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骤设计。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定位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在面对更加充满挑战的内外环境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确认和重申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未来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要求的一贯性,还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自强精神,有助于全国人民进一步坚定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显然,党的二十大关于国家未来发展目标任务的再次确认和重申,体现了党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引领性和接续性。

党的二十大还进一步对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了设定,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目标要求既包括国家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方面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总体性目标要求,还提出了在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设定在明确我国现代化进程要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在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既定目标。显然,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影响力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纲领性文献来设定和明确这些目标,极大强化了这些目标设定的政治性、战略性、引领性,也极大凸显了这些目标设定的重大性、审慎性、精准性,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这些目标推进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目标遵循和行动方向。从宏观的历史进程来看,党的二十大必将以进一步明确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发展目标,以及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而制定并推动实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的贡献而载入史册。显然,党的二十大重申了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长期性总体目标和短期性主要目标任务。

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国内外学界、政界等各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和设计表现了极为高度的关注。笔者以为,这一论述不仅涉及现代化的方式和方法问题,还包含着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战略决策、重大实践创造。总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蕴含了发展的必然逻辑,体现了对人类推进现代化文明的新思考和新塑造。可以说,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强有力宣示,坚定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决心,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自信,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决心和中国选择。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明确、日益自信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奠基肇始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显著调整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推进拓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和实现现代化的远大构想、勇敢尝试、自主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构想,同中国共产党开创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紧密相连、高度相关、总体一致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战略自主的重大体现。事实上,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两个转变”的思考中进一步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任务。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起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紧随其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时。之后,毛泽东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战略方向,周恩来在这次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方面现代化的设想,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个系统的现代化设想。在1964年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按“两步走”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涵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战略目标和战略安排。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随后我们党明确制定了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概念与内涵拓宽至国家治理层面,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需要现代化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这被认为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续探索、不断创新、加力推进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深化了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了中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大自信和历史主动。在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制定不同时期我国经济或社会发展的14个“五年计划”或“五年规划”,以历时性接续和阶段性调适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开辟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天地、塑造了新面貌、取得了新进展。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围绕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连续性安排和整体性布局,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守正创新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和谋划得以形成并获进一步明确提出。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逐步形成和明确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坚定战略自信、提高战略自主的探索精神和治国之道。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西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经历过而我们“失去的二百年”,是不可能重来一次的,当今时代的现代化道路只能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走侵略扩张的战争路线,搞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自主探索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有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实绩支撑,有拓展人类现代化途径的新质贡献,对于欠发达和后发展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案更具现实性、更具吸引力。党的二十大全面而又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以及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同以资本为中心、造成贫富分化、实行殖民掠夺来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现在可以自立自信地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中,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以共同期待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将不断被提供出来,在这方面的中国贡献将日益彰显。

党的二十大从战略上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坚定而明确的,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也是坚定而明确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是人类推进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强力推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是从战略层面再确认、从理论层面再阐明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战略决心。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各方面发展的总体性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建设进行全局性统筹协调,对教育科学、法治国家、国家安全、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对外战略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部署。紧扣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党中央对各领域各方面的部署规划,体现了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设计、全局性谋划、系统性考量、整体性推进的工作要求,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更为详细的谋划,为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要求。从这个意义来说,党的二十大围绕新时代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每一主要领域在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是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阶段,即在现阶段落实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求的行动纲领。

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的、不可预料的风险挑战都在增加,为切实做好应对困难、风险、挑战的考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一盘棋”布局,确定一些重大原则是必要的,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实践行为。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方面的重大原则,这些原则依次强化了对党的领导、中国道路、发展思想、深化改革、斗争精神等方面的基准和要求,这些原则应是贯彻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实践原则和行为准则,是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推进的原则要求和共同要求,也是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在校准纠偏中所应遵循的依据。总起来看,这些“重大原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大原则、实践原则、行动原则。这些“重大原则”,应被视为党的二十大对新征程伟大实践及全部工作展开的实践遵循和实践准则。这些重大原则,也是各领域各方面落实总体目标要求的行动纲领及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

从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未来五年工作的部署看,上述每一主要领域和重要方面的部署,既提出目标要求和任务要求,又对这些要求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提出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从行动纲领的要求看,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要求”“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反映在对每一主要领域和重要方面实践的思考和部署中。这些方面已经成熟的理论创新成果、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还被写入了“二十大党章”,这进一步突出体现了实践遵循和行动纲领的意义。从党章修改的情况看,把反映上述各领域各方面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要求的内容载入党章,进一步强化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指向、工作部署和行动方针。从这个意义来说,党的二十大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到任务,从原则到行动,明确制定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在历史的长河中,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挑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实践环节来看,推动实践活动的展开,包含着制定计划、谋划战略、设定目标、分配任务的一系列环节,而从实践主体的角度看,还需要组织动员和凝聚主体力量。要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就需要凝聚十四亿多中国人的精神动力,首先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这首先又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主题上来。深刻领会大会主题所明确的在新时代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大会主题,为我们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提供了指引和遵循。显然,凝聚精神动力以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和实践要求。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责任重大、道阻且长、前途光明,这项事业兼具伟大而艰巨的特性。基于此,党的二十大特别强调要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并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就要及时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积极主动全面地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体现在实践中,贯彻在行动上。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我们当前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最应该强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和情感自觉。显然,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党全社会推动全面学习把握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新的强大力量的重要资源、新鲜载体和有效途径。

经过党的二十大,国家未来五年及更长远的蓝图已经绘就,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持续前进,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在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党的百年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推进的伟大事业、创造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来凝聚力量,我们要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凝心铸魂、铸魂育人、教育人民,培养好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新生代;
我们要在牢牢把握“两个确立”重大政治成果和重大政治意义的前提下,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成效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及其重大意义凝聚力量,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我们要推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文化氛围和经济社会氛围,团结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充分涌流,让团结拼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竞相迸发。我们还要看到,凝聚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精神动力,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体共产党员要深刻领会“三个务必”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切实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这就是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尤其还应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始终坚定依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的强大信心,始终坚定依靠顽强奋斗打开事业新天地的强大信心。显然,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及大会成果,已经树立鲜明的旗帜、亮明前进的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目标指引和精神动力,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自信和精神伟力,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根本指向和精神支撑。总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始终用党的二十大成果凝聚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必将汇聚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总之,党的二十大取得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设定中,体现在我国要分“两步走”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谋划中,体现在对国家未来5年及更长时段的任务规划和工作部署中。在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勇毅前行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必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我们可以期待,在党的历史发展中,党的二十大,必将因其为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出明确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而载入史册,也必将因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理论构建和实践展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而载入史册。

猜你喜欢中国式二十大现代化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中国式教育的“逆袭”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中国式性感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

推荐访问:新篇章 纲领 谱写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