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数字时代的精神建构

时间:2023-07-18 20:15:05  来源:网友投稿

对谈嘉宾/李凤亮 刘青松 主持人/司徒俊杰

司徒俊杰:李教授,很多学生在问,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提出了科学、科普、科幻的特色文化品牌概念,这些特色文化品牌概念根植于南科大的基础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李凤亮:大家知道,办大学要跟公众和社会有良好的互动。大家说大学是象牙塔,但我们要开门办大学。大学跟社会有很多链接方式,特别是大学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精神谱系,有自己的校训,形成自己的文化传播和学校印记。南科大是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应该成为科学精神传播的高地,在此背景下,我们形成了科学、科普、科幻的“三科”文化特色。

在科学方面,大学是科学的高地,我们学校聚集了一批世界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顶尖的成果。举个例子,世界上有一个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反映理科基础科学的排名,我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2,超过了所有香港地区的高校。我们大学有700多位教授,人数不算多,但科学研究水平高,教授们把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转化成产业基础。这个方面就是科学精神的发扬,是对城市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科普方面,大学成立了教授科普团。科学高精尖,高大上,好象离公众比较远,比如量子等一些生物技术。怎么让公众更多地了解,需要我们大力推动科普,刘青松教授创设教授科普团,最早是向高中生做科普,向公众做科普,现在已经面向全社会、面向全国了。形成《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籍,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科学。

在科幻方面,南科大吴岩教授、刘洋教授出版了《火星孤儿》《中国轨道号》等,这些书籍不仅发行了几十万册,而且即将拍成科幻电影和科幻电视剧。我前两天听人文学院陈跃红院长讲,我们正在跟深圳某一个区探讨“校区结合”的模式,共同打造未来科幻城。科幻是大产业,南科大选择科学、科普、科幻作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切入点,既能够发挥我们的优势,也跟深圳这样的科技创新城市契合。

司徒俊杰:我们都知道理论源于实践,很多新的想法新的观点与实践脱不开关系,有网友提问,科学、科普、科幻“三科”概念提出之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刘青松:南科大提出“三科”的背景是什么,意义和内涵又是什么呢?例如这本《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第三辑,我把它比喻成葡萄藤上晶莹剔透的葡萄,我捋一下这本书的出版过程:有了深圳市创新的土壤而产生了南科大,有了南科大科学精神的土壤,才种出了葡萄藤,最后产生这样的著作应该说是水道渠成的事情。

科学、科普、科幻在南科大提出来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以我个人理解,科学是基础,科幻是人类或者人类文明所追寻的创新向往的精神,科技是技术。李凤亮书记的主题报告告诉大家,科学更是艺术,更是精神。在科普这个方面,我们其实诠释科学的文化以及它在社会上更深层的支撑作用,以此来推动人类整体社会对未来构建的一种想象精神,构成一个脉络体系,像一个箭头一样,从一个点射出去,射向我们将来,射向我们美好的文明。

李凤亮:刘老师是科学家,讲这个非常形象。我是搞文科的,我喜欢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或者线性的时间去看。科学更多地植根于对过去世界的阐释,这种阐释大到浩瀚星空宇宙,小到内心的世界,现代的科学可以到十的负多少次方这样一个微小的粒子世界,微小的原子世界,甚至微小的量子世界当中,在这样的世界当中,科学能够发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过去的奥秘;
但是科学也要阐释未来,预测未来,如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等。科幻面向未来,其实科幻片充满了科学,星际穿越是科幻片,那是得到美国太空局技术上的支持。所以科幻作家不太容易做,不能胡乱说,要有自己的科学逻辑,要植根于过去、面向未来的阐释。科学、科普、科幻也是南科大试图打通过去、现在、未来所做的文化尝试。南科大产生了很多自己的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很有青春感的,叫《科学有点燃》,从这首歌中能看出同学们的科学激情是很高的。

司徒俊杰:《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这部丛书覆盖的范围非常广,这个丛书基本上是一年就出一辑,第三辑跟前面两辑有什么不同,跟市面上一般科普读物有哪些差别,接下来的出版规划和速度是什么样的,会倾向哪个领域?

刘青松:这套丛书已经发行了10万册,得了很多奖项。这本书应该说是文理兼顾,主编是李凤亮书记和我,李凤亮书记是文学大咖,我在科学领域耕耘,这种联手是南科大最初建校精神的实践。《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这个名字是对《十万个为什么》致敬,我们从小都读《十万个为什么》。当然现在到高科技时代,与《十万个为什么》相比,社会已经进步了,很多新的高科技信息出来了,但大家并不知道,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工具。如果知道其中的内涵,知道芯片怎么造的,知道信息5G、6G是什么,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就是构建数字时代城市典范的一个进程。

这套书现在有三辑,一年出一本,打造精品。在预知的十年之内,相信我们会一直出下去,几十年以后,成为全国一套高科技的典范。和第一辑相比,第三辑会更加成熟,人文的东西更多了。这套书里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大家非常关注的,面向目前的热点科技,比如疫苗为什么这么难制造等话题在书里都有体现。将来第四辑会更加面向高科技,包括企业、全体市民关注的科技。

司徒俊杰:科学、科普、科幻的“三科”概念,对于南科大学在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里,有哪些成效,在未来的探索和目标建设上如何规划?

李凤亮:一个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还有文化引领。文化引领除了变成文化育人的模式,能够带领着学生们更好地成长之外,对社会、对精神价值也有一种导向的作用,所以南科大找准“三科”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南科大不只是“三科”文化,从建校初期学校就非常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很重视文化的传承,在只有两届本科毕业生的时候,就成立了校友会,新加坡校友会、香港校友会、北美校友会,即将成立欧洲校友会,虽然我们毕业生不到1万人。另外,我们在2018年编制了《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文化建设五年行动纲要》,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系统,我们五年规划现在梳理下来干了上百件事,“三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我们在摸索当中形成的。

前段时间我们请了16位全国知名文化艺术专家组成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帮我们论证接下来五年南科大思想文化建设五年行动纲要,之后还有上百件事要办,其中,科学、科普、科幻依然是我们主打的方面,可能还会推动“三科”与人文、与艺术、与学校各项工作做更好的结合。我们也要走出去,比如鼓励教授们走向社会,当然也会请进来。

《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这本书得了第三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一等奖,我相信还会得到国家奖项,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得奖,稿费、版税全部捐来继续做科普。

未来,我们强化开放性,一是征求市场反馈意见,征集市民、小朋友特别关心的科学问题;
二是作者开放性,从第二辑开始就不只是南科大的教授,有深圳其他高校的教授和全国的同行,以及很多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把中国的科普事业做上去。此外,我们还将开展文化设施的建设,如科学艺术馆等;
发展科幻方面的课程,进行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打造科学活动的品牌,搭建载体,通过联合开展活动的方式,充分挖掘利用好学校的科普资源、科学家的资源,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当中,传播科学。

猜你喜欢三科校友会科幻PL-01:科幻飙车党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1年6期)2021-11-02到达科幻里的未来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大社会(2020年2期)2020-09-03立德树人,培育时代之花课外语文·下(2018年3期)2018-06-232017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侨务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华人时刊(2017年4期)2017-04-20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新疆棉花施用效果试验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7年1期)2017-04-052015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省侨办建立联谊共同体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中国科技信息(2015年1期)2015-11-16以科技为帆 创行业品牌中国对外贸易(2014年7期)2015-04-22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小演奏家(2014年3期)2014-04-25

推荐访问:建构 精神 未来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