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分析

时间:2023-07-21 11: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燕燕

体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但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較大封闭性和局限性,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较低。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体育锻炼水平,还会降低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动机。基于幸福教育理念,构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故此,本文主要以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为例,就如何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针对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在我国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而受限于传统教育思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角度,难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幸福感。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基于体育学科特征和先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更为先进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幸福感。而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

1 什么是幸福课堂

在建构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幸福课堂。那么“何谓幸福课堂呢?”笔者认为幸福课堂是让所有人都能收获到慢慢幸福感的课堂,这里的所有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因而幸福体育课堂应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幸福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施令者与听令者的关系,而是平等沟通、合作共享的关系。因而体育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展示,并在与互动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索,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是富有活力。幸福体育课堂必然是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动态生成课堂,这样才能促成课堂生成,出现一些意外惊喜,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带来全新体验。如果教师害怕教学预设出现偏差,并按部就班实施教学计划,那么学生便没有了幸福可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精彩、充满幸福的。

三是以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前提。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堂幸福度。因而在幸福体育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只有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他们才会在教学工作中产生愉悦,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认知,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这样才能创设幸福课堂,培养出快乐幸福的学生。

2 小学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2.1 优化课堂氛围

虽然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但如果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当,也极易让体育课堂变得无趣、枯燥。而基于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中,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积极引入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从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相结合的参与到学习,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2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幸福感。但随着体育训练强度和难度的较大,部分学生就会逐渐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和信心,所获得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减少。而在基于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中,则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引入各种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表现欲,让学生以一种更积极、自信的心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2.3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体育课程有着较高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养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发展。但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只关注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均衡发展。而在基于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中,则要求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形成清晰认知,并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的育人优势,促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3.1 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运动能力较弱,因而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持着“不信任”态度,并会选择将体育知识和技能“嚼烂”后,再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机械式的模仿练习,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导致学生难以从体育训练中获得幸福感,甚至还会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厌倦等情绪,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2 教学目标片面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却并未站在小学生的视角,未能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实际发展需求等进行全面剖析,只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升。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虽然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身体素质的增强,但学生的体育学习始终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3.3 教学模式固化

虽然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着较大的期待,但他们所期待的并非体育训练,而是训练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当前体育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先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模仿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展示,验收教学成果,运动达标的学生就可以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导致体育课程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课程,师生逐渐对体育课程丧失兴趣,学生所获得的幸福感减少。

4 小学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4.1 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生关系是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幸福感的关键,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撑下,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安排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和配合度,让教师获得较大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幸福感。因而在基于小学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增强课堂教学幸福感。首先,教师应遵循生本教育理念,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实际需求,并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可以更享受体育锻炼过程,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形成清晰认知,并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利用积极、乐观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比如,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体育学习和训练中难以会开小差。当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不应急于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重新将注意力放到课堂上。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予以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积极采纳其中的合理建议,让学生感受到信任,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4.2 设计开放性练习,强化幸福感

传统小学体育课程授课模式存在较大封闭性和局限性,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真正体现,进而降低学生的幸福感。因而在基于幸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出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自主展现,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设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比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训练,如果在这些体育训练中,教师所采取的授課方式过于僵化,则会让学生对体育训练失去兴趣和热情。为此,教师则可以将这些单调的体育训练转化为多项锻炼形式,增强体育训练的趣味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将个人竞赛、接力赛等运动形式替代长跑、短跑等固定运动形式;
将模仿动物跳替代前蹦跳锻炼等。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为评委,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运动过程进行点评,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此一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另外,在开放性练习中,最为关键的是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而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比如,在模仿动物跳训练中,有的学生就会认为这种方式过于简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动物跳的动作相结合,编成一套动物操,这样即可以增强运动难度和强度,提升训练效果,也可以让整个训练过程更加有趣。对于学生的创意想法,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并积极采纳,调动学生运动动机,增强学生幸福感。

4.3 游戏化教学,增强满足感

体育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也应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实训教学活动中,强化体育教学效果。但传统体育实训模式较为固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强化体育教学效果。并且在游戏化教学中,也可以降低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好的享受运动乐趣,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以“篮球”这一运动项目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传授完学生基础运动知识和技能后,则可以设计和组织一些游戏互动环节,强化学生对篮球运动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篮球的圆形特征,设计滚球游戏,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将游戏名称设计为“缉私行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让各小组分别站在三个区。然后让站在“公海”的“走私犯”突破“缉私人员”的封锁,与站在“大陆”上的“犯罪集团”进行会和,并将走私物品“篮球”通过滚球或传球的方式,传递给“犯罪集团”。而“缉私人员”则需要全程对“走私犯”进行围堵和拦截。这一游戏活动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滚球和传球的技巧,增强学生的满足感。

4.4 懂得分享,获得幸福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态,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相互分享、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比如,在“排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完排球垫球技巧后,则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分享训练心得,并对训练效果不佳的学生进行帮扶,帮助同伴完成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在相互分享和帮助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5 结语

综上所述,幸福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率和水平,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因而小学体育教师应对幸福体育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认知,并结合体育课程特征和学生认知水平,基于幸福教育理念,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在高效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学生后续成长奠基。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体育训练幸福感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英语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年21期)2019-11-14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7期)2019-01-06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军事体育学报(2016年2期)2016-06-15“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研究(2016年21期)2016-02-28“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推荐访问:构建 模式 课程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