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4篇【完整版】

时间:2023-08-01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净空法师。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4篇,供大家参考。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4篇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篇1

净空法师。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净 空 法 师 讲 经 专 集DVD光盘

序号 名称 片数地点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31 1995.5 新加坡。美国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细讲)47 1998—2006 新加坡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12 1992.6 美国加州圣荷西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12 1994.1 台北 新加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9 2001.4 新加坡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4 1996.1 新加坡佛说十善业道经(11片)。11 2000.4.21 新加坡阿弥陀经要解 10 1993 美国加州圣荷西如来名号品第七(节录华严经)21 2003.4 澳洲净宗学院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19 199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学佛答问(1-87集)13 2000 新加坡学佛答问 16 04.7—07.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学佛答问(1-87集)11 2006.6 新加坡佛说观无量寿经疏 7 1992.12 台北景美图书馆中峰三时系法事全集 15 2003 澳洲净宗学院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2 08.5—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华严三昧(节录《华严经》)3 07.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观无量寿经上品上升章 2 1992 美国加州阿弥陀经要解演义(14集) 1 1995.1 台湾高雄元亨寺20 1.认识佛教 2.三皈传授 1 1996.1 澳洲布里斯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19 1998 新加坡太上感应篇 16 1999 新加坡1.三福六度2.四大天王3.佛说八大人觉经 3 02.10.11 日本止观—三止三观(节录《华严经》)1 08.3.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山顶科学(节录《华严经》)1 0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顺逆境缘心平气和(节录《华严经》)1 07.6.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须弥山顶念佛法要(节录《华严经》)1 07.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附:三十年教育体会)2 97年—98年 台北纬来电视台29 学佛的现前利益及长远利益(节录《华严经》)

净空法师第一次山东行 1 2007年

净空法师第二次山东行(附:因果轮回科学证明)1 2008.332 往生论讲记 3 1994.12 台湾

1、转凡成圣的秘诀 2.人类文化的根本—孝道与师道 1

学者教授与净空老教授对话 1 07.7.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人生最高享受听经闻法(3集)2.了凡四训精华 1

1、五十年学佛心得精论2.逆境炼最好道场 3.现前阶段学佛心态 4.一乘法 137 1.与灾难共处、华严经的智慧 2.胡小林香港理工大学演讲 1 08.9.1 香港理工大学38 化解天灾人祸的重要开示(讲经辑要)1 08.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初学佛入门 2.往生西方的法门 3.学佛学吃亏4.闻名得忍、现证不退 5.用法喜提升自己能量

1、如何辨别邪正 2.怎样是善男子善女人 3.印光大师对出家众教诲 4.明师授戒 141 1.心专才能断烦恼 2.真诚心是道3.成恳好学才能成就4.看破 放下 布施 142 1.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2.六度六和 1

1、听经闻法是大福报 2.人生最可贵的是觉 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

1、和睦是成佛的根本 2.慈悲方便度众生3.一切人事物都是缘 1

1、有福有量量大福大 2.惭愧知耻 3.永远保持一句阿弥陀佛 1

1、佛法不离生活 2.学佛的终极目标 1 1999.1 吉隆坡

1、诸法从心起 2.心理因素主宰命运 3.后不再造是真忏悔 4.宗教可以团结 1

仁爱和平讲堂:碟一:1.伦理道德篇2.世界展望篇3.中国文化保存篇4.尊师重道篇5.五伦传统篇6.台湾未来展望篇7.挽救世界劫难篇。碟二:1.智慧篇 2.慈悲篇 3.勇者无敌篇 4.孝道篇 5.重建伦理道德篇。碟三:1.品格教育政府的责任 2.地方父母官的品格教育 3.政治人物对社会的道德影响 4.政治人物的教育蓝图5.如何推动地方文化落实品德教育6.政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7.推动社区伦理要从生活做起8.从伦理道德检视台湾司法制度。碟四:1.如何立法强化伦理道德2.如何让老百姓心灵更富有3.如何乐观过人生4.刻苦精神5.如何更有自信6.政治人物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与影响7.如何求得正义感 4 08.6.29-09.3.30 台湾华藏电视台

1、戒杀放生2.慈悲能化解禽流感3.杀生吃肉是地狱业因4.杀生和障碍人学佛的果报 1 1999-2001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1 08.8.1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讲话(5集)1 1993.6 新加坡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2006—2013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2002—2005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1998—2001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2集)1 06.12.29—30 新加坡博览中心

1、地藏经大意(4集)2.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6集)3.如何以教育达致人类永续和谐

4、对疾病开示。5.刘居士学佛感应 1

儒释道讲座:1.十善业道经(净空法师)2.太上感应篇(钟博士)3.弟子规(蔡老师)1 7.1258 马来西亚庐江文化中心启用典礼:1.启用典礼 2.净空法师致词 3.李金华校长报告 4.蔡老师讲座 1 9.5 马来西亚

和谐拯救危机(1-7集)2 2008

1、重建青少年伦理道德2.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弟子规》

2008年报恩佛学讲座:1.净宗学院报恩佛学讲座 2.净空法师开示 3.五十七年学佛心得 1 2008

1、除夕初一团拜 2.新春团拜祝寿 3.09年新春除夕开示 4.对华藏净宗学会同修开示 1 2009.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老和尚开示(2集)1 2008.9.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5集)1 1994 新加坡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12集)节录《无量寿经》 2 1998 新加坡

贤首品第十二:1.智者的生活 2.定慧化解灾难 2 07.6.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晚睛集》之研习(1—10集)2 1993.7 美国达拉斯

佛法之道(净空法师讲经摘录)

269 2009年净空法师澳洲之行 2 2009 澳洲

六波罗密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3 06.8.10—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71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8集)2 1992.1 美国加洲

对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职员义工谈话 3 05.8.3-07.4.473 阿弥陀经要解精华(8集)1 1993.11 马来西亚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附:了凡四训电影版)3 2001 深圳

对鼓山寺第二届夏令营的开示 1 2008.7.26 实际禅寺华严讲堂

净影录(5集)1

三时系念讲解 1 1983.6 新加坡

阿弥陀经要解(共四十八集)10 1993 美国圣荷西

大方广佛华严经 29 2006.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上)44 06.6.21-07.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传统文化对新世纪之关键影响力 1 09.7.17-18 台湾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1-7集)2 92.11 美国

四书选读(1-4集)1 05.9.7-10.5 香港

1、中国人的远祖(4500年前)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2集)2.释迦牟尼佛是怎样教化众生(2集)1 03.10.22-23 澳洲净宗学院

1因果的理论与事实2地狱变相图导览—新版(五种语言)1 04.7.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86 不动堪忍—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4.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87 1天鼓说法2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10.25-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随众生业自在2设得一分出世道果—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10.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说法甚深—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菩萨问明品》 2 05.5.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90 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 1 01.7.23-26 香港九龙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1 08.8.1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见佛学佛二障三障三种重障(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1 08.8.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理事无碍十门(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9.3-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彻了真相身心安乐(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7.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有妙三昧名随乐(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5.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根净境清(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4 07.8.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办班供养中国传统学术一级教师(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6.1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98 1罗汉现通喻菩萨益生德(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2学佛问答—答香港参学同修问第83集 1 07.10.6-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笃行是真智慧(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7.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4种语言)2 97.7-98.5 台湾/新加坡

怅悔—后不再造是真忏悔(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1 08.4.19 华严讲堂

中国传统教学系列一1.解决21世纪的问题唯孔孟学说大乘佛法。2.德行根本 《弟子规》

3、四书选读 4.谈学佛。1 05.3.16-05.12.1

3103 中国传统教学系列二1.推动伦理道德教育2.家庭教育是修身根本3.弟子规节要4.四种教育 5.振兴佛教 6.新春祝福 7.真学佛真受用 1 05.8.10-06.3.18

净空法师对目前学人的重要开示摘自《修华严奥旨还源观》二次宣讲 1 9.5105 三皈五戒仪式及讲解(5集)1

生命轮回宇宙奥秘 1

1、生命轮回宇宙奥秘2.孝恩信义之旅开示3.答四众同修提问4.商道·精神启示论坛 1 09.5.15/09.6.23 台湾高雄

了凡四训菁华(1-7集)1 199.5 澳洲净宗学院

1、福人居福地(3集)2.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 1 09.10-11 台湾

学佛释疑(1-104集)13 2004-2006 香港。澳洲。日本

学佛答问(65-80集)4 07.4.13-9.23 香港华严讲堂

学佛答问(81-96集)4 07.5-08.5 香港华严讲堂

无量寿经菁华(1-22集)7 09.12-10.1 马来西亚

学习印光大师教诲节录自《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二次宣讲第78集》 1 09.8.20 台湾115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二次宣讲108集)27 2008.11.14 台湾

和谐拯救危机系列二:1.人类各种灾难的根源是什么2.人类在天地间生存面临最大危机

3、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果定律4.为了父母亲人吉祥地离去5.人类所不知道的宇宙人生真相

6、恣情纵欲的代价7.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 2 2008.10.30-11.2 香港

第 1 页

-------------------

中国人的远祖(4500年前)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呢?

教我们的是: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

● 父子――父慈子孝

●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治内,夫妻能各尽本分

●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

●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

这是人伦大道。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此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下列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请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教学实践,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寻求社会安定、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重绽光芒。

以上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本大纲取自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大学,荣誉博士、客座教授 释净空教授讲解的《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在净空法师的家乡安徽庐江,净空法师投入2.2亿元打造亚洲最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前期投入7千万元建设的“多元文化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在汤池镇建立和谐社会示范镇。以下是净空法师慈悲开示摘录:今天,我们在庐江建立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我们培养乘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弟子规,一定百分之百做到。然后自己真正发心,牺牲奉献,能够舍己为人。我们不要名,不要利,不要物欲生活的享受。全心全力,中国传统圣贤的教诲,做出来给人看。希望你做这个时代的孔子,做这个时代的孟子。你进入中心至少十年不出来,好好在这个地方念十年书,讲十年学。一面教学,一面自己读书,你才会有成就。你要没有这种决心,不能把万缘放下,你不能成就。古人讲的“十年寒窗”,要做这种功夫。我们学习的纲领并不多,儒家只讲到伦常八德。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起心动念,能不能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与这十二个字相应。在佛法里面,能不能跟十善业相应,能不能跟六波罗密相应。如果你心里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你就完全不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五句二十个字,有一个没有,全部都没有。一个字有,全都有。《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勉

励自己做到。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学生就是我一个人。善人,我尊重他,我跟他学;恶人,我尊重他,我让他做我一面镜子。他所做错的,反省我有没有。我要有,赶快改。不要记别人的错,别人没有错,别人装出错给我看,提醒我。你的心才厚道。心目当中没有一个恶人。恶人是在我的面前表演的,然后,你的慈悲才能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把自己的灵性提升了。你自己真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周边人会跟你学。所以,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用儒家的纲领来讲,《大学》一开端,就把儒家教学的纲领提出来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讲跟古人讲的不太一样,我讲“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字,是名词。第二个“明”字是智慧,“明”是你本身具足的波若智慧,你现在迷了,不明了,要把他恢复。这是大乘教的核心。智慧就是明德。德,是德能,相好。德能、相好是从智慧里来的。明德之后,利益一切众生。“亲民”是教化众生。止于至善,指两种圆满。你自行,明明德,做得圆满,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你也做得圆满。这才叫止于至善。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儒佛是真的是一不二。修学的次第也讲得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说得通俗一点,知足。人不知足,心怎么能定的下来?这是我讲得最浅的。然后再讲更深的一层意思,我们出家人人,止在自己的本分。世上无论哪个行业,你喜欢这个行业,止于这个行业。不要再搞别的。你把这一门做得圆满,做得尽善尽美,行行出状元。中心十一月可以完工。我们要求在中心学习,将来肩负起教育责任的年轻人,十年不离开中心。十年当中,一面教,一面学,天天要读圣贤书。学习《弟子规》和十善业道是基础,必修课。期限一年。一年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被淘汰掉。第二年学习“概论”,我们选择儒家的概论《三字经》。要细讲。这是中国传统学术概论。佛学概论用杨仁山居士编的《佛教三字经》,这是第二年。第三年进入专攻一门。你学哪一门,你这一生就专攻这一门。别的同学修学的,他们的讲演报告可以听。一门东西学七年、八年,十年之后就是专家了。你的德行,是十善业和弟子规,道德学问真正成就,你能够做一方人的榜样,教化一方。我们教学的范围也只是集中这一个小镇。这个构想就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孔老夫子最佩服的尧、舜,那时候国家没有统一,都是些小国。汤王(尧、舜之后),汤的国家多大呢?历史上记载,方圆七十里,就是现在一个小镇。周文王,了不起了,他的国家多大呢?一百里,你们想想看,没有香港那么大。所以,他自己本身做得好,能把地方治理好,把自己国家的老百姓一个个都教得好,称为圣人。他做到的,我们今天讲的模范、典型。现在我们在一个小镇模模仿,希望我们圣贤的教育,务必要这个小镇的居民,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人,都学习到。中心培训的老师,就象我过去在台中学讲经一样。李老师在台中开的经学班,培养一批讲经的人才。到哪里去讲经?到莲友家里讲。听众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在他们家里客厅,不拘形式,经本带去打开,就开讲了。一个星期一次,我们常常练习,星期一到张家,星期二到李家,星期三到王家。我们讲经的是天天讲,他们听的是每星期听一次。一个星期不能天天听,天天听就会听烦了,不想听了。我们要把圣贤教育在这个村镇,最重要的《弟子规》,儒家伦理道德的典籍,我们要教、要讲。一方面,做出来给人看,讲解给人听。我们的目标,三年,这个小镇人人懂礼,人人都知道忍让,我们希望中国的“礼仪之邦”,在这个小镇,三年之后会实现

回答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篇2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四十一页,从第一行看起:

前言这段长文,是我们在第一次学习念老的注解,将他的前言重要的地方节录出来,一共节录了十段。我们在这次整理的时候,这个十段,可以把节录的文删除,我们只留念老的解。把六放到解,上面解五,这个地方六,这就免除重复,两段的意思是重复的。我们看第六,这第六解,「更以净土诸经之中」,在第四行,「唯此经备摄圆妙」。净土有三经一论,前清魏源居士将《普贤行愿品》最后的一卷,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附在三经的后面,称为净土四经。这个本子我过去看过,好像还有一本收藏在澳洲,净土四经。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章经文提出来附在四经的后面,变成净土五经,净土经典到此地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了。「大势至圆通章」确实很有必要,那是净土的心经,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确确实实,大势至教导我们修学净土的理念和方法,提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方法微妙极了。这是现前五经一论。五经一论当中,《无量寿经》备摄圆妙,备也是圆满的意思,摄是摄受。净宗的圆满微妙都在这部经里头,它是属於概论的性质,属於介绍说明,把西方极乐世界详细的告诉我们。「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就是修学主要的方法。「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这是净土宗的根本,是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在本经「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所说的,教给我们求往生的方法。「广摄九界圣凡之众」,这是说净宗学习的对象也是圆满的,包括九法界四圣六凡,完全包括在其中。「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

我们接著再看底下一段的注解,第七段,在一百四十二页。「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这在《大藏经》里头,就是说没有被人发现,没有人把它取出来学习。确实在中国这一千多年,净宗学人都学《阿弥陀经》、《观经》。为什么不学《无量寿经》?这下面说,「考其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这五种原译本不像《金刚经》,《金刚经》有六种原译,我们在《大藏经》上看到,大同小异,确实底本是一个本子,翻译的人不一样,所以翻译的文字也当然不相同,意思大概都差不多。《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就不一样了,有些译本说得很详细,有的说得很简略,出入很大。这里举出一个例子,「例如弥陀大愿」,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魏译、唐译这两种译本里头是四十八愿,但是在汉译、吴译两种里头是二十四愿,在宋译它只有三十六愿。这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尊崇哪个本子?所以「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选择里头一个本子来学,但是其他的本子里头还有很重要的经文,你就没有学到。「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五种都学麻烦,「於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这在中国产生这个现象。

清朝初年,「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弘扬的人少,学习的人少,讲解的人少。什么原因?「实以无善本故」。黄念老对这个非常赞成,「诚哉是言」,这话说得好。「是以宋王日休」,就是王龙舒,清朝彭绍升、魏承贯,这三个人都有「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节本是彭绍升作的,会本,王龙舒有会本,魏承贯有会本。这些人学确实是有成就。王龙舒居士非常可惜,五种原译本,五种他只看到四种,唐译的他没有看到。唐译的是《大宝积经.无量寿会》,这里头也有很重要的经文,其他四种里头没有,这是净宗学人不能不知道的。魏承贯的,虽然五种原译本都看到,印光大师对他的批评是取舍不当,也就是应该取的他疏忽、忘掉了,不应该取的他都把它节录下来,取舍不当,而且改动经文,这是很大的忌讳。会集确实有此必要,没有好的会集本。我们在此地一直读下去就知道了。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龙舒净土文》是王日休居士作的,「四海称誉」,佛门这些大德对《龙舒净土文》都赞叹,「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往生」,他是自在往生的,没有生病,而且是站著走的。「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不是仅仅在经典上研究,他有修持,他有念佛的功夫,殊胜稀有。「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於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王龙舒居士他会集的本子问世,就是流通,「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於原译」,是流通了一阵子。「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王龙舒的会集本有入了藏,《大正藏》、《龙藏》里头都有。「莲池大师曰」,莲池大师是明朝人,王龙舒是宋朝人,莲池大师对他有批评。「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说,「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看的人很多。「故於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这就是说明莲池大师对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也相当重视,《弥陀经疏钞》里头引用《无量寿经》的,多半都是用王龙舒的会集本,有时候也用到原译本。「近代印光大师於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有这八个字。王龙舒的本子,「虽大有功於净宗,但所会之本」,这里面还是免不了有错误,这是后来的大德对他所惋惜的一桩事情。莲池大师又说,「抄前著后,去取未尽」,这是莲池大师对王龙舒的会集本批评;彭绍升居士也有意见,他讲的「凌乱乖舛,不合圆旨」,这几位都是净宗大德。

「今笔者」,这个笔者就是黄念老,「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就是王龙舒的会集本,里面有三桩事情是它不够圆满的地方,不能称为善本。第一个,「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乃菩提流志大师所译,多奥妙精要之文」。其他四种译本里头没有,这个王龙舒居士没有看到。从这个地方让我们想到,宋朝那个时代印刷术发明了,就是用木刻版一张一张印刷,宋朝以前没有,以前的书籍都要用手抄本,到宋朝才有印刷,印刷术发明了。《大宝积经》里面这一分《无量寿如来会》,他没有看到,就缺少了这一部分,这一部分里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可惜他没看到。第二,「去取未尽,取繁遗要」,他节录的经文,繁复的有取,重要的漏掉了,「改深为浅。例如莲池大师所责」,莲池大师有批评。「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三辈都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龙舒居士这个会集本里头,只有中辈有发菩提心,下辈说不发,上辈没说。「则高下失次,故云未尽」。「由上例可见」,上辈往生没有说发菩提心,这很重要,这是遗要,重要的遗漏了;下面说不发,这就是改深为浅。莲池大师与彭际清居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确实在这个地方疏忽了。第三,「率意增文,俨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译之义」,这个自己翻经可以,会集决定不可以。所以莲池大师责备,「抄前著后,未顺译法」,这就是「责其抄引经文於前」,后面又自己用自己的意思写的文句在后。因为你是会集,会集一定要依据原经,「万万不可於原译外,擅增文句」,你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动它的文字,这个非常重要。「故责王氏未顺译法。由上可见王氏之失」,他是有错误,而不是不应该会集,因为会本里面有很多瑕疵,原因在此地。

念老这么长的一段文,重要的意思,是让我们对於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生起信心。现在很多人反对会集,没有反对王龙舒的,也没有反对魏默深的,偏偏反对夏莲居老居士。偏偏这三种会集本都是在家居士做的,王龙舒是在家居士,魏默深也是在家居士,夏莲居也是在家居士,出家的法师没有做这个工作,在家居士他们做了。

再看彭绍升居士,他对於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感到遗憾。「取魏译本」,康僧铠翻译的,现在五种原译本里头流通最广的,日本净宗大德《无量寿经》注解有二十多种,全部都是用康僧铠的本子,就是此地讲的魏译本。他将这个本子删节,所以有个删节的本子,这是《无量寿经》的第七种,「但此仅为魏译一种之节本」,而不是五种会本。「於是晚清」,清朝的晚年,咸丰年代,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咸丰的妃子,咸丰皇帝死了以后,儿子很小,权力落在慈禧太后手上,垂帘听政,国家大事由她做主。皇帝太小了,所以它叫同治,跟皇帝一同来治国叫同治。魏默深就是咸丰年代的人,跟慈禧太后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为救龙舒之失,取五种原译,另行会集,别成一书,初仍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耕心氏改名为《摩诃阿弥陀经》」。魏默深的这个译本,「文字简洁精当,远过王本」,确实比王龙舒的本子好,「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尽免」,所以他这个本子也不能算是尽善。

尽善尽美的本子不容易,这才引发夏莲居老居士不能不给《无量寿经》做一个好的本子。所以「先师」,夏老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老师,称先师,老居士过世了,加个先字。「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於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这几句话是介绍夏老。夏老是什么人?有慈悲心,有真实智慧,悲智双运,通宗通教。宗是禅宗,说是教下,禅宗以外七个宗派都叫教下,叫通宗通教。圆融显密,宗说都是显,除这个之外还有密宗,他也是密宗修学得不错,所以显教、密教、禅宗、净土都下了功夫,晚年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这是夏老真正发心为净宗做一桩好事,他有悲心,他有智慧,条件统统具足。「屏弃万缘,掩关三载」,闭关,闭关三年。「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这是三年完成的。这个本子,我这里还有一本,这个本子是夏老用三年的时间会集的。这个书的出版是在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我们在台湾得到,把它翻印了一千本,给学习的同学做一个纪念。老居士最初会集的本子,慈舟大师给它做了科判,这个上有,前面有慈老的科判,慈老讲过这部经。梅光羲老居士在电台里面讲的本子,也是这个本子。我们现在用的本子,是夏老居士又以七年的时间把它订正,成为我们现在的本子,总共用了十年时间,得来不容易。

这个地方我们接著看,「首蒙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手持会本摄影於佛前,为作证明」。得到慧明老法师的证明,肯定这部《无量寿经》会集得好,再找不到弊病。「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继之专讲此经於济南,并亲为科判」,就是这个本子。「先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此经,称之为最善之本。后复於经序中」。这个大经有一篇很长的序文,序文里头有这几句赞叹,「精当明确,凿然有据」,凿的意思就是确确实实有根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这就是会集忠实,老老实实以恭敬心来做这个工作。五种原译本里面的义趣,统统收在这个会本里头,龙舒居士有漏掉的,他就把它补足。「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确实如果诸位读五种原译本,里面有几种,真的,文字艰难生涩,意思看不懂,读起来也不顺口。他把这个修订,艰涩沉晦他不要了,一定让我们读起来很爽口,读起来很舒服。「繁复冗蔓,归於简洁」,这是夏莲老做得非常之好,我们拿这个本子跟五种原译本一对照,你马上知道了。「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赞叹这个版本,「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谛是真实,「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换句话说,真正是《无量寿经》的善本,这一本是集五种原译本精华的大成,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

「於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这是说流通得快,「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词畅理圆,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这些话是黄念老对老师会集本的愿望,特别是末后的两句,持诵印行,络绎不绝。但是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所以这个愿望不能实现,这也是他很悲伤的一桩事情。「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还没有,只是有听说,实际上这个经还没有入藏。「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昔贤会集之胜愿,幸告圆成」。历代,我们可以说从宋朝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想《无量寿经》有个好本子,我们可以受持,可以读诵,到这个本子出现,这才真正是善本。「《无量寿经》之善本,於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真难得。

「念祖乃具缚下凡」,缚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没有断尽叫具缚,下凡是他的谦虚,不是上上根,是凡夫里面的下根人。夏莲居老居士,他的老师,把注解这部经的使命交给他,嘱咐他为《无量寿经》做个注解。老居士当年讲这个经,念老是从头到尾都听过。所以虽然他初发心,「但以障深慧浅,承此重命,实深惶惧!所幸曾参先师讲席,亲闻此经全部。且於廿载随侍之中」。跟著老师二十年,二十年没有离开老师,老师的思想体系,老师教学的方法,这个他懂。老师样样都通,「禅净密各宗玄奥,粗晓先师会集大经之深心」。「六十年代初」,这是公元一九六0年代的时候,他曾经试写此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师鉴核,幸蒙印可。但经文革浩劫,此稿已荡然无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全毁掉了。现在「年逾古稀」,超过七十岁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大我十几岁。又多病,「愧深恩之未报,惧无常之将至」。所以念老做这个注解,我非常佩服他,身体并不好,带著一身病,真叫拼命,不顾死活,全心全意六年时间,才把这桩事情做成功。

初稿完成的时候,用油印印了一本,我估计大概是一百套。因为油印蜡纸我们很熟悉,再多的时候就看不见了,应该是选择其中最清楚的一套带到美国。这是一九八六年,我们在美国遇到了,但是在美国只通电话,没有见面。他知道我讲《无量寿经》会集本,非常欢喜,把带到美国这份《大经解》就寄给我。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这是他刚刚出来的。我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版权?他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有版权我尊重你,我不敢翻印;如果没有版权,我拿到台湾去翻印。他说没有版权,还要我给它写一篇序文,给封面题字,我都答应他了。所以在台湾就印了一万册,最初印出来的。现在我们用的本子,他又修改了好几次,所谓是校订本,也补了一些东西进去,特别是关於科学这部分补进去了,到现在成为定本。

「於是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要把《无量寿经》传下去,「以此身心,供养三宝。闭门谢客,全力注经,冀报先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於万一」。这桩事情是我亲自看到的,我们认识之后,那些年我每年都会到北京去几次,主要的就是亲近这个老人,向他老人家学习。我们在没有认识之前,听过他的名字,李老师在教学当中提到过,所以他的名字我很熟悉,他是梅光羲的外甥,梅老是他的舅舅。李炳南老居士的经教就是跟梅光羲老居士学的,所以梅老是李老的老师,我们晚辈要叫他师公。他跟夏莲居老居士是同参道友,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在那个时候称为「南梅北夏」,佛门在家的两位大居士,南方,他是江西南昌人,南方梅光羲,北方夏莲居,夏老是山东人。我们当中有这个缘分。而且在那个时候,讲这部经的人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在海外到处介绍《无量寿经》,他在国内讲这部经。那个时候很辛苦,我们都有传灯的使命,都有传灯的誓愿。

黄念祖老居士把这个注解交给我,因为它分量很大,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一下把它看完,略略的看看,撷取里头重要的东西做为讲经参考资料。一直到二0一0年,我放下万缘,《金刚经》上佛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法就是佛法。我把佛法也放下了,专攻《无量寿经》,完全遵循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以黄老为师,跟同学们深入细研《无量寿经》。我们每天学习四个小时,一年学满三百天,就是一千二百个小时,把它当作一种课程来修学。这一次是第四次,愈学愈欢喜,法喜充满,我们希望在第四次学习《大经解》,我们的目标求证。前面三次,我们的目标是在解,真清楚、真明白,没有疑惑了,用真诚、清净、恭敬心,我们要求证。求证就是要求往生,要把经里面的义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把经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就真得受用。不是讲给别人听的,完全是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们走的是这个路子。我能够理解的,我能够做到的,跟同学分享。

下面第八段,我们看一百四十六页第二行,「复以本经之殊胜在於契理契机」,这就非常难得。《大方广佛华严经》契理不契机,《法华》、《楞严》亦如是。这个经可以说是,古人讲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这部经中。「理者,实际理体」,就是真如、自性、本体,也就是常说的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也」,真心。「契理者,盖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这部经上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我们希望自己要能得到。用真心过日子,肯用真心是过佛菩萨的生活,世间人用妄心,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学到真心,我们不用妄心。

真实之际,一般人叫它真理,大乘里面叫自性,叫法性,真如本性。如何能证得?要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从哪里来?自性本有的,不在外头。佛菩萨真实智慧透出来了,他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了,工作上用上了,待人接物用上了,真实智慧。真实智慧用真心,真心生智慧,真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清净心是小乘的,平等是大乘,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动摇。清净平等也就是禅定,自性本定,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四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是真心,真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不动摇就是平等,像一杯水一样。所以我们供佛,什么供具没有都可以,水一定要供,要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代表清净平等。不是佛要的,是我们要的,我们看到佛前这杯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的心要清净、要平等,它不是别的意思。为什么?清净平等是真心。如果染污了,如果动摇了,它起波浪了,是妄心。

怎么样才不被染污?染污是指外面的境界,里面的情识,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把情识引起来了。情识就是染污,把贪瞋痴慢疑引出来了,把财色名利引出来了,把七情五欲引出来了,你的心就被染污了,你的心不平等了。这要用功夫,什么功夫?不被外面境界所诱惑,这就行了。不被外面境界诱惑,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一定要把它用智慧去观照。《金刚经》非常好,中国过去读书人,不一定是学佛的,都没有一个不读《金刚经》的。这个时候管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提醒我们自己,既然是虚妄的,何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心就动摇,清净平等就失掉了。清净平等失掉,这个心生烦恼,不生智慧。不被外面境界所转,不被外境干扰,心是清净的、平等的,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重要。

净宗用什么方法?用一句佛号,遇到外面境界干扰,「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取而代之。我心里头只有这句佛号,除这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接受,什么都不往心里放,这就对了。妙极了!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是什么?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实之利;没有往生之前,信愿持名是真实之利,我们要记住。所以经中举三种真实,称之为纯一真实,绝不是虚假。我们在这部经典,早年的时候学过十遍,讲十遍;晚年的时候,深入念老的集注,这是第四遍,对於经上讲的三种真实体会愈来愈深。

「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就是《华严》的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眼前。念佛的人知道,我深深相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南阳来佛寺海贤老和尚知道,他这一生住在哪里?你们以为他住在一个乡下,一生是标准的农夫,这大家看的。我看的不一样,我看的他住在华严,法身菩萨的境界,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你们能够把他的光碟看上一千遍,用恭敬心、清净心去看,一千遍之后,你就能看出来了,他住在四无碍的华严境界。华严奥秘,宇宙的全体,《华严》奥秘的理体,哲学里头讲的本体,「正在本经,故云契理」。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大乘经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这是契理。

「至於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机是众生根机,佛在经上常常把根机分为上中下三等。契哪一种机?哪一种都契,这是本经的独胜,也就是什么人能学习这个法门,什么人能够学习这一部《无量寿经》。我们看这个经上所教的,十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净宗的当机者,全都能得利益,上面到等觉菩萨,下面到无间地狱众生。所以经中持名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持名这个方法「普被三根」,上中下三根统统适合,统统得利益。「齐收凡圣」,凡夫行,能往生,圣人也行,也能往生,「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底下举例子,上上根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法身大士,所以他们全体承当。为什么?他们对於净宗之微妙完全明了,所以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的人,对净宗的微妙完全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生活在六道里头太苦,我想离苦得乐,那个世界叫极乐,这个世界叫极苦,我愿意离开极苦,我愿意得到极乐,所以只要依信愿持名,都能够得度。「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这个发愿求生记录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我是早年读到这一卷的经文,我才真正归心净土,决定我要学这个法门。早年间,忏云法师劝我,李老师劝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接受净宗是《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到最后统统都归净土,才知道净土的殊胜,才渐渐意识到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不能小看。

下面「五逆十恶」,这是无间地狱的业因,五逆里头极重的罪业。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在第二十页,「五逆」,《佛学大辞典》里面给我们说出五逆的轻重。大乘义章第七卷说,「杀父最轻」,是五逆罪里头轻的,五逆罪果报是无间地狱。杀母亲比杀父亲的罪重,母亲对你的恩比父亲来得大,母亲生你,母亲养育你,母亲照顾你,所以杀母亲的罪比杀父亲的罪重。「杀阿罗汉次重」,杀阿罗汉比杀母亲罪要重。为什么?阿罗汉是老师,教化一方,你把他杀掉,这一方人法身慧命在你手中断掉了,这个因果你要背。断人法身慧命比杀害他的身命要重,要知道,不知道不行;不知道,做错事情不晓得。「出佛身血」,比杀阿罗汉更重。出佛身血是佛在世,你要起个念头杀佛,佛的福报很大,你杀不了他,但是你要让佛受一点伤,流一点血,这个做得到。谁做的?提婆达多,所以提婆达多生身堕地狱,真的大地裂开,他堕下去。受这么重的果报,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佛不在世了,有没有破佛身血的?有,有等流,跟它平等的,是恶意毁坏佛像,不是不小心毁坏的。不小心佛像毁坏掉,罪很轻,要是恶意,恨它,不喜欢它,这个罪很重。造佛像的功德很大,为什么?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这里造个佛像,每天多少人看到,看到,阿赖耶就有佛的种子。你要把这像毁掉了,一切众生看不到,阿赖耶识里头不会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不要小看它,它会起作用,有这个种子,来生后世遇到缘之后,它会起作用,他会继续不断的修,如果遇到净宗,他很可能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你把他这个缘断掉,你要不要负责任?这个罪重,担当不起。

最重的罪,破和合僧,所以「破和合僧最重」,就是破坏僧团。「故成实云」,《成实论》里头说的,「破僧最重」。为什么?「何故如是」,为什么?「离三宝故。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这个罪造重了,为什么?把三宝拆散,叫他们还俗,不准他们学佛,障碍他们学佛。他们能够修成,开示悟入,很可能他们里头有成就。坐禅的,学问的,坐禅是禅宗的方法修学,学问的是教下,读诵的、礼拜的,统统都不能成就了,所以最重。僧,修六和敬,所以叫和合僧团,不论僧团大小。佛法最小的僧团四个人,四个人在一起修行,遵守六和敬,遵守佛制定的规矩,就是戒律,那就是个标准僧团,天人恭敬,诸佛赞叹,护法神保佑。你破坏它,你不能成就它,这个罪就重了。僧团所在之处,他们这几个人修行,真修行,就能保佑这个地区的平安,这是有智慧有福报的人,有智慧有福报,这个地方不会遭难。所以破和合僧是造什么样的大业,太重了!

「十恶」,接著底下。恶是什么?「乖理之行」,你的思想言行不如理、不如法。「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迷惑、感情用事,就造下面所讲的十种恶业。第一个「杀生」,包括自杀,就是你自己亲自杀生,自己动手,这叫自杀;「教人杀」,自己虽然没有动手,下命令叫别人杀生,「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杀生里头以杀人是最重,杀人没有不堕地狱的,这个人没罪,你怎么可以杀害他?唐太宗好皇帝,你看他附体告诉我们,他堕在无间地狱。人家问他,为什么堕地狱,你是好皇帝?好皇帝造了地狱罪业,也得要受报,没有说好皇帝就不受果报。问他,造什么样的地狱罪业?杀人。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都来争夺政权,唐太宗是其中之一,把别人都打败,都杀了,他做了皇上,中国人、外国人全都杀了,无间地狱的罪业。第二个「偷盗」,窃取他人的财物。第三个「邪淫」,身三恶。下面口有四恶,有「妄语」,「好造虚言诳惑他人」,造谣生事,欺骗别人;「两舌」,挑拨是非,「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这叫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不和,让这两个人斗争,他在当中挑拨,在当中取利;「恶口」,言语粗鲁,说话很难听,这里说「毁辱他人,令其受恼」,叫别人生烦恼;「绮语」,是花言巧语,也是欺骗人。

三、口

四、意三,十恶。意是为主,意就是心的恶,贪瞋痴。「贪欲」,「顺情之境」,你喜欢的,「贪著乐欲,心无餍足」,果报在鬼道,贪心堕饿鬼。现在贪的对象,几乎整个全球到处都能看见,四个字做代表,财色名利,谁不贪?他要知道因果他就不敢贪了,为什么?堕鬼道。「瞋恚」,「违情之境」,是你不喜欢的,不顺自己的意思,心里面生忿怒,堕地狱,瞋恚堕地狱,非常可怕。第十「邪见」,就是愚痴,愚痴的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他什么坏事都敢干,「行邪见道,心无正信」,畜生道。所以十恶的果报在三恶道,严重的都到地狱去了,次一等的都在饿鬼道,五逆十恶。

注解里头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这个法门之殊胜不可思议,造作五逆十恶是没救的,遇到净土能救,问题他相不相信,他能不能改过。真相信、真忏悔,忏悔是回头,我以后不再造了,这叫真忏悔,「横出三界,圆登四土」,净宗是直捷往生极乐世界,横出。横出它的对面是竖出,如果我们走的是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是一阶一阶往上去,这叫竖出。我们先要生在欲界天,欲界天再向上去四禅天,四禅天再上去四空天,再出离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再往上去提升是辟支佛,再提升是菩萨,再提升是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上去,这叫竖出。净宗不是如此,净宗这个地方命终就到极乐世界,叫横出。竖出难,时间太长,不容易修,我们走竖出这个路走不通,走横出。横出的条件就是真信,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因果报应,真正相信发愿求生,佛就来接引你,没有丝毫怀疑。怀疑是障碍,心里有怀疑的人,念佛人这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怀疑在作怪,把你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失掉了,所以决定不可以怀疑。我们要怎样才能不怀疑?必须把极乐世界搞清楚、搞明白,理明白,事也搞清楚,才真正不怀疑,真正相信。有许许多多人去过的,都给我们做证明,这些表法作证的万万不能疏忽,他们是来成就我们信愿念佛。

生到极乐世界圆登四土,极乐世界有四土,一生一切生,一证一切证;换句话说,生凡圣同居土,同时等於生方便土,等於生实报土,等於生常寂光净土,真正不可思议。到极乐世界,你就见到观音菩萨,见到大势至菩萨,他们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去了,到极乐世界,我们的身分跟他是同学的关系,他是我们的学长,我们是他的学弟,一家人,所以跟他们并肩。「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所有根机的人,只要恶的,五逆十恶,临命终前一口气还没有断,发愿求生,能念一句阿弥陀佛,统统都能往生,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看到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自己衡量自己,这一生能不能往生,符不符合往生的条件?确实符合,只要肯去。没有一个人不符合的,造作一切罪业,五逆十恶,一念回头,统统得度。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名:02-041-0003

2014/3/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第三集)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篇3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四十一页,从第一行看起:

前言这段长文,是我们在第一次学习念老的注解,将他的前言重要的地方节录出来,一共节录了十段。我们在这次整理的时候,这个十段,可以把节录的文删除,我们只留念老的解。把六放到解,上面解五,这个地方六,这就免除重复,两段的意思是重复的。我们看第六,这第六解,「更以净土诸经之中」,在第四行,「唯此经备摄圆妙」。净土有三经一论,前清魏源居士将《普贤行愿品》最后的一卷,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附在三经的后面,称为净土四经。这个本子我过去看过,好像还有一本收藏在澳洲,净土四经。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章经文提出来附在四经的后面,变成净土五经,净土经典到此地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了。「大势至圆通章」确实很有必要,那是净土的心经,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确确实实,大势至教导我们修学净土的理念和方法,提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方法微妙极了。这是现前五经一论。五经一论当中,《无量寿经》备摄圆妙,备也是圆满的意思,摄是摄受。净宗的圆满微妙都在这部经里头,它是属於概论的性质,属於介绍说明,把西方极乐世界详细的告诉我们。「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就是修学主要的方法。「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这是净土宗的根本,是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在本经「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所说的,教给我们求往生的方法。「广摄九界圣凡之众」,这是说净宗学习的对象也是圆满的,包括九法界四圣六凡,完全包括在其中。「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

我们接著再看底下一段的注解,第七段,在一百四十二页。「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这在《大藏经》里头,就是说没有被人发现,没有人把它取出来学习。确实在中国这一千多年,净宗学人都学《阿弥陀经》、《观经》。为什么不学《无量寿经》?这下面说,「考其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这五种原译本不像《金刚经》,《金刚经》有六种原译,我们在《大藏经》上看到,大同小异,确实底本是一个本子,翻译的人不一样,所以翻译的文字也当然不相同,意思大概都差不多。《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就不一样了,有些译本说得很详细,有的说得很简略,出入很大。这里举出一个例子,「例如弥陀大愿」,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魏译、唐译这两种译本里头是四十八愿,但是在汉译、吴译两种里头是二十四愿,在宋译它只有三十六愿。这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尊崇哪个本子?所以「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选择里头一个本子来学,但是其他的本子里头还有很重要的经文,你就没有学到。「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五种都学麻烦,「於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这在中国产生这个现象。

清朝初年,「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弘扬的人少,学习的人少,讲解的人少。什么原因?「实以无善本故」。黄念老对这个非常赞成,「诚哉是言」,这话说得好。「是以宋王日休」,就是王龙舒,清朝彭绍升、魏承贯,这三个人都有「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节本是彭绍升作的,会本,王龙舒有会本,魏承贯有会本。这些人学确实是有成就。王龙舒居士非常可惜,五种原译本,五种他只看到四种,唐译的他没有看到。唐译的是《大宝积经.无量寿会》,这里头也有很重要的经文,其他四种里头没有,这是净宗学人不能不知道的。魏承贯的,虽然五种原译本都看到,印光大师对他的批评是取舍不当,也就是应该取的他疏忽、忘掉了,不应该取的他都把它节录下来,取舍不当,而且改动经文,这是很大的忌讳。会集确实有此必要,没有好的会集本。我们在此地一直读下去就知道了。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龙舒净土文》是王日休居士作的,「四海称誉」,佛门这些大德对《龙舒净土文》都赞叹,「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往生」,他是自在往生的,没有生病,而且是站著走的。「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不是仅仅在经典上研究,他有修持,他有念佛的功夫,殊胜稀有。「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於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王龙舒居士他会集的本子问世,就是流通,「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於原译」,是流通了一阵子。「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王龙舒的会集本有入了藏,《大正藏》、《龙藏》里头都有。「莲池大师曰」,莲池大师是明朝人,王龙舒是宋朝人,莲池大师对他有批评。「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说,「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看的人很多。「故於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这就是说明莲池大师对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也相当重视,《弥陀经疏钞》里头引用《无量寿经》的,多半都是用王龙舒的会集本,有时候也用到原译本。「近代印光大师於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有这八个字。王龙舒的本子,「虽大有功於净宗,但所会之本」,这里面还是免不了有错误,这是后来的大德对他所惋惜的一桩事情。莲池大师又说,「抄前著后,去取未尽」,这是莲池大师对王龙舒的会集本批评;彭绍升居士也有意见,他讲的「凌乱乖舛,不合圆旨」,这几位都是净宗大德。

「今笔者」,这个笔者就是黄念老,「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就是王龙舒的会集本,里面有三桩事情是它不够圆满的地方,不能称为善本。第一个,「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乃菩提流志大师所译,多奥妙精要之文」。其他四种译本里头没有,这个王龙舒居士没有看到。从这个地方让我们想到,宋朝那个时代印刷术发明了,就是用木刻版一张一张印刷,宋朝以前没有,以前的书籍都要用手抄本,到宋朝才有印刷,印刷术发明了。《大宝积经》里面这一分《无量寿如来会》,他没有看到,就缺少了这一部分,这一部分里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可惜他没看到。第二,「去取未尽,取繁遗要」,他节录的经文,繁复的有取,重要的漏掉了,「改深为浅。例如莲池大师所责」,莲池大师有批评。「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三辈都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龙舒居士这个会集本里头,只有中辈有发菩提心,下辈说不发,上辈没说。「则高下失次,故云未尽」。「由上例可见」,上辈往生没有说发菩提心,这很重要,这是遗要,重要的遗漏了;下面说不发,这就是改深为浅。莲池大师与彭际清居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确实在这个地方疏忽了。第三,「率意增文,俨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译之义」,这个自己翻经可以,会集决定不可以。所以莲池大师责备,「抄前著后,未顺译法」,这就是「责其抄引经文於前」,后面又自己用自己的意思写的文句在后。因为你是会集,会集一定要依据原经,「万万不可於原译外,擅增文句」,你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动它的文字,这个非常重要。「故责王氏未顺译法。由上可见王氏之失」,他是有错误,而不是不应该会集,因为会本里面有很多瑕疵,原因在此地。

念老这么长的一段文,重要的意思,是让我们对於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生起信心。现在很多人反对会集,没有反对王龙舒的,也没有反对魏默深的,偏偏反对夏莲居老居士。偏偏这三种会集本都是在家居士做的,王龙舒是在家居士,魏默深也是在家居士,夏莲居也是在家居士,出家的法师没有做这个工作,在家居士他们做了。

再看彭绍升居士,他对於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感到遗憾。「取魏译本」,康僧铠翻译的,现在五种原译本里头流通最广的,日本净宗大德《无量寿经》注解有二十多种,全部都是用康僧铠的本子,就是此地讲的魏译本。他将这个本子删节,所以有个删节的本子,这是《无量寿经》的第七种,「但此仅为魏译一种之节本」,而不是五种会本。「於是晚清」,清朝的晚年,咸丰年代,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咸丰的妃子,咸丰皇帝死了以后,儿子很小,权力落在慈禧太后手上,垂帘听政,国家大事由她做主。皇帝太小了,所以它叫同治,跟皇帝一同来治国叫同治。魏默深就是咸丰年代的人,跟慈禧太后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为救龙舒之失,取五种原译,另行会集,别成一书,初仍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耕心氏改名为《摩诃阿弥陀经》」。魏默深的这个译本,「文字简洁精当,远过王本」,确实比王龙舒的本子好,「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尽免」,所以他这个本子也不能算是尽善。

尽善尽美的本子不容易,这才引发夏莲居老居士不能不给《无量寿经》做一个好的本子。所以「先师」,夏老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老师,称先师,老居士过世了,加个先字。「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於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这几句话是介绍夏老。夏老是什么人?有慈悲心,有真实智慧,悲智双运,通宗通教。宗是禅宗,说是教下,禅宗以外七个宗派都叫教下,叫通宗通教。圆融显密,宗说都是显,除这个之外还有密宗,他也是密宗修学得不错,所以显教、密教、禅宗、净土都下了功夫,晚年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这是夏老真正发心为净宗做一桩好事,他有悲心,他有智慧,条件统统具足。「屏弃万缘,掩关三载」,闭关,闭关三年。「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这是三年完成的。这个本子,我这里还有一本,这个本子是夏老用三年的时间会集的。这个书的出版是在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我们在台湾得到,把它翻印了一千本,给学习的同学做一个纪念。老居士最初会集的本子,慈舟大师给它做了科判,这个上有,前面有慈老的科判,慈老讲过这部经。梅光羲老居士在电台里面讲的本子,也是这个本子。我们现在用的本子,是夏老居士又以七年的时间把它订正,成为我们现在的本子,总共用了十年时间,得来不容易。

这个地方我们接著看,「首蒙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手持会本摄影於佛前,为作证明」。得到慧明老法师的证明,肯定这部《无量寿经》会集得好,再找不到弊病。「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继之专讲此经於济南,并亲为科判」,就是这个本子。「先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此经,称之为最善之本。后复於经序中」。这个大经有一篇很长的序文,序文里头有这几句赞叹,「精当明确,凿然有据」,凿的意思就是确确实实有根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这就是会集忠实,老老实实以恭敬心来做这个工作。五种原译本里面的义趣,统统收在这个会本里头,龙舒居士有漏掉的,他就把它补足。「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确实如果诸位读五种原译本,里面有几种,真的,文字艰难生涩,意思看不懂,读起来也不顺口。他把这个修订,艰涩沉晦他不要了,一定让我们读起来很爽口,读起来很舒服。「繁复冗蔓,归於简洁」,这是夏莲老做得非常之好,我们拿这个本子跟五种原译本一对照,你马上知道了。「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赞叹这个版本,「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谛是真实,「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换句话说,真正是《无量寿经》的善本,这一本是集五种原译本精华的大成,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

「於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这是说流通得快,「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词畅理圆,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这些话是黄念老对老师会集本的愿望,特别是末后的两句,持诵印行,络绎不绝。但是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所以这个愿望不能实现,这也是他很悲伤的一桩事情。「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还没有,只是有听说,实际上这个经还没有入藏。「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昔贤会集之胜愿,幸告圆成」。历代,我们可以说从宋朝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想《无量寿经》有个好本子,我们可以受持,可以读诵,到这个本子出现,这才真正是善本。「《无量寿经》之善本,於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真难得。

「念祖乃具缚下凡」,缚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没有断尽叫具缚,下凡是他的谦虚,不是上上根,是凡夫里面的下根人。夏莲居老居士,他的老师,把注解这部经的使命交给他,嘱咐他为《无量寿经》做个注解。老居士当年讲这个经,念老是从头到尾都听过。所以虽然他初发心,「但以障深慧浅,承此重命,实深惶惧!所幸曾参先师讲席,亲闻此经全部。且於廿载随侍之中」。跟著老师二十年,二十年没有离开老师,老师的思想体系,老师教学的方法,这个他懂。老师样样都通,「禅净密各宗玄奥,粗晓先师会集大经之深心」。「六十年代初」,这是公元一九六0年代的时候,他曾经试写此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师鉴核,幸蒙印可。但经文革浩劫,此稿已荡然无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全毁掉了。现在「年逾古稀」,超过七十岁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大我十几岁。又多病,「愧深恩之未报,惧无常之将至」。所以念老做这个注解,我非常佩服他,身体并不好,带著一身病,真叫拼命,不顾死活,全心全意六年时间,才把这桩事情做成功。

初稿完成的时候,用油印印了一本,我估计大概是一百套。因为油印蜡纸我们很熟悉,再多的时候就看不见了,应该是选择其中最清楚的一套带到美国。这是一九八六年,我们在美国遇到了,但是在美国只通电话,没有见面。他知道我讲《无量寿经》会集本,非常欢喜,把带到美国这份《大经解》就寄给我。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这是他刚刚出来的。我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版权?他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有版权我尊重你,我不敢翻印;如果没有版权,我拿到台湾去翻印。他说没有版权,还要我给它写一篇序文,给封面题字,我都答应他了。所以在台湾就印了一万册,最初印出来的。现在我们用的本子,他又修改了好几次,所谓是校订本,也补了一些东西进去,特别是关於科学这部分补进去了,到现在成为定本。

「於是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要把《无量寿经》传下去,「以此身心,供养三宝。闭门谢客,全力注经,冀报先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於万一」。这桩事情是我亲自看到的,我们认识之后,那些年我每年都会到北京去几次,主要的就是亲近这个老人,向他老人家学习。我们在没有认识之前,听过他的名字,李老师在教学当中提到过,所以他的名字我很熟悉,他是梅光羲的外甥,梅老是他的舅舅。李炳南老居士的经教就是跟梅光羲老居士学的,所以梅老是李老的老师,我们晚辈要叫他师公。他跟夏莲居老居士是同参道友,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在那个时候称为「南梅北夏」,佛门在家的两位大居士,南方,他是江西南昌人,南方梅光羲,北方夏莲居,夏老是山东人。我们当中有这个缘分。而且在那个时候,讲这部经的人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在海外到处介绍《无量寿经》,他在国内讲这部经。那个时候很辛苦,我们都有传灯的使命,都有传灯的誓愿。

黄念祖老居士把这个注解交给我,因为它分量很大,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一下把它看完,略略的看看,撷取里头重要的东西做为讲经参考资料。一直到二0一0年,我放下万缘,《金刚经》上佛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法就是佛法。我把佛法也放下了,专攻《无量寿经》,完全遵循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以黄老为师,跟同学们深入细研《无量寿经》。我们每天学习四个小时,一年学满三百天,就是一千二百个小时,把它当作一种课程来修学。这一次是第四次,愈学愈欢喜,法喜充满,我们希望在第四次学习《大经解》,我们的目标求证。前面三次,我们的目标是在解,真清楚、真明白,没有疑惑了,用真诚、清净、恭敬心,我们要求证。求证就是要求往生,要把经里面的义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把经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就真得受用。不是讲给别人听的,完全是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们走的是这个路子。我能够理解的,我能够做到的,跟同学分享。

下面第八段,我们看一百四十六页第二行,「复以本经之殊胜在於契理契机」,这就非常难得。《大方广佛华严经》契理不契机,《法华》、《楞严》亦如是。这个经可以说是,古人讲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这部经中。「理者,实际理体」,就是真如、自性、本体,也就是常说的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也」,真心。「契理者,盖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这部经上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我们希望自己要能得到。用真心过日子,肯用真心是过佛菩萨的生活,世间人用妄心,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学到真心,我们不用妄心。

真实之际,一般人叫它真理,大乘里面叫自性,叫法性,真如本性。如何能证得?要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从哪里来?自性本有的,不在外头。佛菩萨真实智慧透出来了,他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了,工作上用上了,待人接物用上了,真实智慧。真实智慧用真心,真心生智慧,真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清净心是小乘的,平等是大乘,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动摇。清净平等也就是禅定,自性本定,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四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是真心,真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不动摇就是平等,像一杯水一样。所以我们供佛,什么供具没有都可以,水一定要供,要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代表清净平等。不是佛要的,是我们要的,我们看到佛前这杯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的心要清净、要平等,它不是别的意思。为什么?清净平等是真心。如果染污了,如果动摇了,它起波浪了,是妄心。

怎么样才不被染污?染污是指外面的境界,里面的情识,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把情识引起来了。情识就是染污,把贪瞋痴慢疑引出来了,把财色名利引出来了,把七情五欲引出来了,你的心就被染污了,你的心不平等了。这要用功夫,什么功夫?不被外面境界所诱惑,这就行了。不被外面境界诱惑,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一定要把它用智慧去观照。《金刚经》非常好,中国过去读书人,不一定是学佛的,都没有一个不读《金刚经》的。这个时候管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提醒我们自己,既然是虚妄的,何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心就动摇,清净平等就失掉了。清净平等失掉,这个心生烦恼,不生智慧。不被外面境界所转,不被外境干扰,心是清净的、平等的,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重要。

净宗用什么方法?用一句佛号,遇到外面境界干扰,「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取而代之。我心里头只有这句佛号,除这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接受,什么都不往心里放,这就对了。妙极了!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是什么?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实之利;没有往生之前,信愿持名是真实之利,我们要记住。所以经中举三种真实,称之为纯一真实,绝不是虚假。我们在这部经典,早年的时候学过十遍,讲十遍;晚年的时候,深入念老的集注,这是第四遍,对於经上讲的三种真实体会愈来愈深。

「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就是《华严》的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眼前。念佛的人知道,我深深相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南阳来佛寺海贤老和尚知道,他这一生住在哪里?你们以为他住在一个乡下,一生是标准的农夫,这大家看的。我看的不一样,我看的他住在华严,法身菩萨的境界,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你们能够把他的光碟看上一千遍,用恭敬心、清净心去看,一千遍之后,你就能看出来了,他住在四无碍的华严境界。华严奥秘,宇宙的全体,《华严》奥秘的理体,哲学里头讲的本体,「正在本经,故云契理」。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大乘经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这是契理。

「至於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机是众生根机,佛在经上常常把根机分为上中下三等。契哪一种机?哪一种都契,这是本经的独胜,也就是什么人能学习这个法门,什么人能够学习这一部《无量寿经》。我们看这个经上所教的,十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净宗的当机者,全都能得利益,上面到等觉菩萨,下面到无间地狱众生。所以经中持名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持名这个方法「普被三根」,上中下三根统统适合,统统得利益。「齐收凡圣」,凡夫行,能往生,圣人也行,也能往生,「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底下举例子,上上根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法身大士,所以他们全体承当。为什么?他们对於净宗之微妙完全明了,所以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的人,对净宗的微妙完全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生活在六道里头太苦,我想离苦得乐,那个世界叫极乐,这个世界叫极苦,我愿意离开极苦,我愿意得到极乐,所以只要依信愿持名,都能够得度。「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这个发愿求生记录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我是早年读到这一卷的经文,我才真正归心净土,决定我要学这个法门。早年间,忏云法师劝我,李老师劝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接受净宗是《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到最后统统都归净土,才知道净土的殊胜,才渐渐意识到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不能小看。

下面「五逆十恶」,这是无间地狱的业因,五逆里头极重的罪业。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在第二十页,「五逆」,《佛学大辞典》里面给我们说出五逆的轻重。大乘义章第七卷说,「杀父最轻」,是五逆罪里头轻的,五逆罪果报是无间地狱。杀母亲比杀父亲的罪重,母亲对你的恩比父亲来得大,母亲生你,母亲养育你,母亲照顾你,所以杀母亲的罪比杀父亲的罪重。「杀阿罗汉次重」,杀阿罗汉比杀母亲罪要重。为什么?阿罗汉是老师,教化一方,你把他杀掉,这一方人法身慧命在你手中断掉了,这个因果你要背。断人法身慧命比杀害他的身命要重,要知道,不知道不行;不知道,做错事情不晓得。「出佛身血」,比杀阿罗汉更重。出佛身血是佛在世,你要起个念头杀佛,佛的福报很大,你杀不了他,但是你要让佛受一点伤,流一点血,这个做得到。谁做的?提婆达多,所以提婆达多生身堕地狱,真的大地裂开,他堕下去。受这么重的果报,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佛不在世了,有没有破佛身血的?有,有等流,跟它平等的,是恶意毁坏佛像,不是不小心毁坏的。不小心佛像毁坏掉,罪很轻,要是恶意,恨它,不喜欢它,这个罪很重。造佛像的功德很大,为什么?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这里造个佛像,每天多少人看到,看到,阿赖耶就有佛的种子。你要把这像毁掉了,一切众生看不到,阿赖耶识里头不会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不要小看它,它会起作用,有这个种子,来生后世遇到缘之后,它会起作用,他会继续不断的修,如果遇到净宗,他很可能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你把他这个缘断掉,你要不要负责任?这个罪重,担当不起。

最重的罪,破和合僧,所以「破和合僧最重」,就是破坏僧团。「故成实云」,《成实论》里头说的,「破僧最重」。为什么?「何故如是」,为什么?「离三宝故。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这个罪造重了,为什么?把三宝拆散,叫他们还俗,不准他们学佛,障碍他们学佛。他们能够修成,开示悟入,很可能他们里头有成就。坐禅的,学问的,坐禅是禅宗的方法修学,学问的是教下,读诵的、礼拜的,统统都不能成就了,所以最重。僧,修六和敬,所以叫和合僧团,不论僧团大小。佛法最小的僧团四个人,四个人在一起修行,遵守六和敬,遵守佛制定的规矩,就是戒律,那就是个标准僧团,天人恭敬,诸佛赞叹,护法神保佑。你破坏它,你不能成就它,这个罪就重了。僧团所在之处,他们这几个人修行,真修行,就能保佑这个地区的平安,这是有智慧有福报的人,有智慧有福报,这个地方不会遭难。所以破和合僧是造什么样的大业,太重了!

「十恶」,接著底下。恶是什么?「乖理之行」,你的思想言行不如理、不如法。「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迷惑、感情用事,就造下面所讲的十种恶业。第一个「杀生」,包括自杀,就是你自己亲自杀生,自己动手,这叫自杀;「教人杀」,自己虽然没有动手,下命令叫别人杀生,「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杀生里头以杀人是最重,杀人没有不堕地狱的,这个人没罪,你怎么可以杀害他?唐太宗好皇帝,你看他附体告诉我们,他堕在无间地狱。人家问他,为什么堕地狱,你是好皇帝?好皇帝造了地狱罪业,也得要受报,没有说好皇帝就不受果报。问他,造什么样的地狱罪业?杀人。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都来争夺政权,唐太宗是其中之一,把别人都打败,都杀了,他做了皇上,中国人、外国人全都杀了,无间地狱的罪业。第二个「偷盗」,窃取他人的财物。第三个「邪淫」,身三恶。下面口有四恶,有「妄语」,「好造虚言诳惑他人」,造谣生事,欺骗别人;「两舌」,挑拨是非,「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这叫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不和,让这两个人斗争,他在当中挑拨,在当中取利;「恶口」,言语粗鲁,说话很难听,这里说「毁辱他人,令其受恼」,叫别人生烦恼;「绮语」,是花言巧语,也是欺骗人。

三、口

四、意三,十恶。意是为主,意就是心的恶,贪瞋痴。「贪欲」,「顺情之境」,你喜欢的,「贪著乐欲,心无餍足」,果报在鬼道,贪心堕饿鬼。现在贪的对象,几乎整个全球到处都能看见,四个字做代表,财色名利,谁不贪?他要知道因果他就不敢贪了,为什么?堕鬼道。「瞋恚」,「违情之境」,是你不喜欢的,不顺自己的意思,心里面生忿怒,堕地狱,瞋恚堕地狱,非常可怕。第十「邪见」,就是愚痴,愚痴的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他什么坏事都敢干,「行邪见道,心无正信」,畜生道。所以十恶的果报在三恶道,严重的都到地狱去了,次一等的都在饿鬼道,五逆十恶。

注解里头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这个法门之殊胜不可思议,造作五逆十恶是没救的,遇到净土能救,问题他相不相信,他能不能改过。真相信、真忏悔,忏悔是回头,我以后不再造了,这叫真忏悔,「横出三界,圆登四土」,净宗是直捷往生极乐世界,横出。横出它的对面是竖出,如果我们走的是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是一阶一阶往上去,这叫竖出。我们先要生在欲界天,欲界天再向上去四禅天,四禅天再上去四空天,再出离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再往上去提升是辟支佛,再提升是菩萨,再提升是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上去,这叫竖出。净宗不是如此,净宗这个地方命终就到极乐世界,叫横出。竖出难,时间太长,不容易修,我们走竖出这个路走不通,走横出。横出的条件就是真信,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因果报应,真正相信发愿求生,佛就来接引你,没有丝毫怀疑。怀疑是障碍,心里有怀疑的人,念佛人这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怀疑在作怪,把你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失掉了,所以决定不可以怀疑。我们要怎样才能不怀疑?必须把极乐世界搞清楚、搞明白,理明白,事也搞清楚,才真正不怀疑,真正相信。有许许多多人去过的,都给我们做证明,这些表法作证的万万不能疏忽,他们是来成就我们信愿念佛。

生到极乐世界圆登四土,极乐世界有四土,一生一切生,一证一切证;换句话说,生凡圣同居土,同时等於生方便土,等於生实报土,等於生常寂光净土,真正不可思议。到极乐世界,你就见到观音菩萨,见到大势至菩萨,他们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去了,到极乐世界,我们的身分跟他是同学的关系,他是我们的学长,我们是他的学弟,一家人,所以跟他们并肩。「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所有根机的人,只要恶的,五逆十恶,临命终前一口气还没有断,发愿求生,能念一句阿弥陀佛,统统都能往生,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看到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自己衡量自己,这一生能不能往生,符不符合往生的条件?确实符合,只要肯去。没有一个人不符合的,造作一切罪业,五逆十恶,一念回头,统统得度。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名:02-041-0003

2014/3/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第三集)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集)篇4

净空法师。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净 空 法 师 讲 经 专 集DVD光盘

序号 名称 片数地点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31 1995.5 新加坡。美国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细讲)47 1998—2006 新加坡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12 1992.6 美国加州圣荷西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12 1994.1 台北 新加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9 2001.4 新加坡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4 1996.1 新加坡佛说十善业道经(11片)。11 2000.4.21 新加坡阿弥陀经要解 10 1993 美国加州圣荷西如来名号品第七(节录华严经)21 2003.4 澳洲净宗学院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19 199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学佛答问(1-87集)13 2000 新加坡学佛答问 16 04.7—07.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学佛答问(1-87集)11 2006.6 新加坡佛说观无量寿经疏 7 1992.12 台北景美图书馆中峰三时系法事全集 15 2003 澳洲净宗学院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2 08.5—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华严三昧(节录《华严经》)3 07.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观无量寿经上品上升章 2 1992 美国加州阿弥陀经要解演义(14集) 1 1995.1 台湾高雄元亨寺20 1.认识佛教 2.三皈传授 1 1996.1 澳洲布里斯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19 1998 新加坡太上感应篇 16 1999 新加坡1.三福六度2.四大天王3.佛说八大人觉经 3 02.10.11 日本止观—三止三观(节录《华严经》)1 08.3.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山顶科学(节录《华严经》)1 0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顺逆境缘心平气和(节录《华严经》)1 07.6.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须弥山顶念佛法要(节录《华严经》)1 07.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附:三十年教育体会)2 97年—98年 台北纬来电视台29 学佛的现前利益及长远利益(节录《华严经》)

净空法师第一次山东行 1 2007年

净空法师第二次山东行(附:因果轮回科学证明)1 2008.332 往生论讲记 3 1994.12 台湾

1、转凡成圣的秘诀 2.人类文化的根本—孝道与师道 1

学者教授与净空老教授对话 1 07.7.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人生最高享受听经闻法(3集)2.了凡四训精华 1

1、五十年学佛心得精论2.逆境炼最好道场 3.现前阶段学佛心态 4.一乘法 137 1.与灾难共处、华严经的智慧 2.胡小林香港理工大学演讲 1 08.9.1 香港理工大学38 化解天灾人祸的重要开示(讲经辑要)1 08.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初学佛入门 2.往生西方的法门 3.学佛学吃亏4.闻名得忍、现证不退 5.用法喜提升自己能量

1、如何辨别邪正 2.怎样是善男子善女人 3.印光大师对出家众教诲 4.明师授戒 141 1.心专才能断烦恼 2.真诚心是道3.成恳好学才能成就4.看破 放下 布施 142 1.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2.六度六和 1

1、听经闻法是大福报 2.人生最可贵的是觉 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

1、和睦是成佛的根本 2.慈悲方便度众生3.一切人事物都是缘 1

1、有福有量量大福大 2.惭愧知耻 3.永远保持一句阿弥陀佛 1

1、佛法不离生活 2.学佛的终极目标 1 1999.1 吉隆坡

1、诸法从心起 2.心理因素主宰命运 3.后不再造是真忏悔 4.宗教可以团结 1

仁爱和平讲堂:碟一:1.伦理道德篇2.世界展望篇3.中国文化保存篇4.尊师重道篇5.五伦传统篇6.台湾未来展望篇7.挽救世界劫难篇。碟二:1.智慧篇 2.慈悲篇 3.勇者无敌篇 4.孝道篇 5.重建伦理道德篇。碟三:1.品格教育政府的责任 2.地方父母官的品格教育 3.政治人物对社会的道德影响 4.政治人物的教育蓝图5.如何推动地方文化落实品德教育6.政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7.推动社区伦理要从生活做起8.从伦理道德检视台湾司法制度。碟四:1.如何立法强化伦理道德2.如何让老百姓心灵更富有3.如何乐观过人生4.刻苦精神5.如何更有自信6.政治人物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与影响7.如何求得正义感 4 08.6.29-09.3.30 台湾华藏电视台

1、戒杀放生2.慈悲能化解禽流感3.杀生吃肉是地狱业因4.杀生和障碍人学佛的果报 1 1999-2001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1 08.8.1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讲话(5集)1 1993.6 新加坡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2006—2013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2002—2005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第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华严经1998—2001集)1 20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2集)1 06.12.29—30 新加坡博览中心

1、地藏经大意(4集)2.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6集)3.如何以教育达致人类永续和谐

4、对疾病开示。5.刘居士学佛感应 1

儒释道讲座:1.十善业道经(净空法师)2.太上感应篇(钟博士)3.弟子规(蔡老师)1 7.1258 马来西亚庐江文化中心启用典礼:1.启用典礼 2.净空法师致词 3.李金华校长报告 4.蔡老师讲座 1 9.5 马来西亚

和谐拯救危机(1-7集)2 2008

1、重建青少年伦理道德2.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弟子规》

2008年报恩佛学讲座:1.净宗学院报恩佛学讲座 2.净空法师开示 3.五十七年学佛心得 1 2008

1、除夕初一团拜 2.新春团拜祝寿 3.09年新春除夕开示 4.对华藏净宗学会同修开示 1 2009.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老和尚开示(2集)1 2008.9.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5集)1 1994 新加坡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12集)节录《无量寿经》 2 1998 新加坡

贤首品第十二:1.智者的生活 2.定慧化解灾难 2 07.6.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晚睛集》之研习(1—10集)2 1993.7 美国达拉斯

佛法之道(净空法师讲经摘录)

269 2009年净空法师澳洲之行 2 2009 澳洲

六波罗密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3 06.8.10—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71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8集)2 1992.1 美国加洲

对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职员义工谈话 3 05.8.3-07.4.473 阿弥陀经要解精华(8集)1 1993.11 马来西亚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附:了凡四训电影版)3 2001 深圳

对鼓山寺第二届夏令营的开示 1 2008.7.26 实际禅寺华严讲堂

净影录(5集)1

三时系念讲解 1 1983.6 新加坡

阿弥陀经要解(共四十八集)10 1993 美国圣荷西

大方广佛华严经 29 2006.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上)44 06.6.21-07.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传统文化对新世纪之关键影响力 1 09.7.17-18 台湾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1-7集)2 92.11 美国

四书选读(1-4集)1 05.9.7-10.5 香港

1、中国人的远祖(4500年前)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2集)2.释迦牟尼佛是怎样教化众生(2集)1 03.10.22-23 澳洲净宗学院

1因果的理论与事实2地狱变相图导览—新版(五种语言)1 04.7.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86 不动堪忍—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4.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87 1天鼓说法2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10.25-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1随众生业自在2设得一分出世道果—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 1 07.10.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说法甚深—摘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菩萨问明品》 2 05.5.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90 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 1 01.7.23-26 香港九龙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1 08.8.1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见佛学佛二障三障三种重障(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1 08.8.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理事无碍十门(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9.3-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彻了真相身心安乐(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7.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有妙三昧名随乐(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5.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根净境清(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4 07.8.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办班供养中国传统学术一级教师(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6.1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98 1罗汉现通喻菩萨益生德(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2学佛问答—答香港参学同修问第83集 1 07.10.6-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笃行是真智慧(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1 07.7.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4种语言)2 97.7-98.5 台湾/新加坡

怅悔—后不再造是真忏悔(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1 08.4.19 华严讲堂

中国传统教学系列一1.解决21世纪的问题唯孔孟学说大乘佛法。2.德行根本 《弟子规》

3、四书选读 4.谈学佛。1 05.3.16-05.12.1

3103 中国传统教学系列二1.推动伦理道德教育2.家庭教育是修身根本3.弟子规节要4.四种教育 5.振兴佛教 6.新春祝福 7.真学佛真受用 1 05.8.10-06.3.18

净空法师对目前学人的重要开示摘自《修华严奥旨还源观》二次宣讲 1 9.5105 三皈五戒仪式及讲解(5集)1

生命轮回宇宙奥秘 1

1、生命轮回宇宙奥秘2.孝恩信义之旅开示3.答四众同修提问4.商道·精神启示论坛 1 09.5.15/09.6.23 台湾高雄

了凡四训菁华(1-7集)1 199.5 澳洲净宗学院

1、福人居福地(3集)2.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 1 09.10-11 台湾

学佛释疑(1-104集)13 2004-2006 香港。澳洲。日本

学佛答问(65-80集)4 07.4.13-9.23 香港华严讲堂

学佛答问(81-96集)4 07.5-08.5 香港华严讲堂

无量寿经菁华(1-22集)7 09.12-10.1 马来西亚

学习印光大师教诲节录自《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二次宣讲第78集》 1 09.8.20 台湾115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二次宣讲108集)27 2008.11.14 台湾

和谐拯救危机系列二:1.人类各种灾难的根源是什么2.人类在天地间生存面临最大危机

3、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果定律4.为了父母亲人吉祥地离去5.人类所不知道的宇宙人生真相

6、恣情纵欲的代价7.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 2 2008.10.30-11.2 香港

第 1 页

-------------------

中国人的远祖(4500年前)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呢?

教我们的是: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

● 父子――父慈子孝

●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治内,夫妻能各尽本分

●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

●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

这是人伦大道。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此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下列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请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教学实践,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寻求社会安定、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重绽光芒。

以上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本大纲取自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大学,荣誉博士、客座教授 释净空教授讲解的《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在净空法师的家乡安徽庐江,净空法师投入2.2亿元打造亚洲最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前期投入7千万元建设的“多元文化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在汤池镇建立和谐社会示范镇。以下是净空法师慈悲开示摘录:今天,我们在庐江建立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我们培养乘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弟子规,一定百分之百做到。然后自己真正发心,牺牲奉献,能够舍己为人。我们不要名,不要利,不要物欲生活的享受。全心全力,中国传统圣贤的教诲,做出来给人看。希望你做这个时代的孔子,做这个时代的孟子。你进入中心至少十年不出来,好好在这个地方念十年书,讲十年学。一面教学,一面自己读书,你才会有成就。你要没有这种决心,不能把万缘放下,你不能成就。古人讲的“十年寒窗”,要做这种功夫。我们学习的纲领并不多,儒家只讲到伦常八德。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起心动念,能不能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与这十二个字相应。在佛法里面,能不能跟十善业相应,能不能跟六波罗密相应。如果你心里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你就完全不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五句二十个字,有一个没有,全部都没有。一个字有,全都有。《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勉

励自己做到。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学生就是我一个人。善人,我尊重他,我跟他学;恶人,我尊重他,我让他做我一面镜子。他所做错的,反省我有没有。我要有,赶快改。不要记别人的错,别人没有错,别人装出错给我看,提醒我。你的心才厚道。心目当中没有一个恶人。恶人是在我的面前表演的,然后,你的慈悲才能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把自己的灵性提升了。你自己真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周边人会跟你学。所以,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用儒家的纲领来讲,《大学》一开端,就把儒家教学的纲领提出来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讲跟古人讲的不太一样,我讲“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字,是名词。第二个“明”字是智慧,“明”是你本身具足的波若智慧,你现在迷了,不明了,要把他恢复。这是大乘教的核心。智慧就是明德。德,是德能,相好。德能、相好是从智慧里来的。明德之后,利益一切众生。“亲民”是教化众生。止于至善,指两种圆满。你自行,明明德,做得圆满,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你也做得圆满。这才叫止于至善。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儒佛是真的是一不二。修学的次第也讲得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说得通俗一点,知足。人不知足,心怎么能定的下来?这是我讲得最浅的。然后再讲更深的一层意思,我们出家人人,止在自己的本分。世上无论哪个行业,你喜欢这个行业,止于这个行业。不要再搞别的。你把这一门做得圆满,做得尽善尽美,行行出状元。中心十一月可以完工。我们要求在中心学习,将来肩负起教育责任的年轻人,十年不离开中心。十年当中,一面教,一面学,天天要读圣贤书。学习《弟子规》和十善业道是基础,必修课。期限一年。一年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被淘汰掉。第二年学习“概论”,我们选择儒家的概论《三字经》。要细讲。这是中国传统学术概论。佛学概论用杨仁山居士编的《佛教三字经》,这是第二年。第三年进入专攻一门。你学哪一门,你这一生就专攻这一门。别的同学修学的,他们的讲演报告可以听。一门东西学七年、八年,十年之后就是专家了。你的德行,是十善业和弟子规,道德学问真正成就,你能够做一方人的榜样,教化一方。我们教学的范围也只是集中这一个小镇。这个构想就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孔老夫子最佩服的尧、舜,那时候国家没有统一,都是些小国。汤王(尧、舜之后),汤的国家多大呢?历史上记载,方圆七十里,就是现在一个小镇。周文王,了不起了,他的国家多大呢?一百里,你们想想看,没有香港那么大。所以,他自己本身做得好,能把地方治理好,把自己国家的老百姓一个个都教得好,称为圣人。他做到的,我们今天讲的模范、典型。现在我们在一个小镇模模仿,希望我们圣贤的教育,务必要这个小镇的居民,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人,都学习到。中心培训的老师,就象我过去在台中学讲经一样。李老师在台中开的经学班,培养一批讲经的人才。到哪里去讲经?到莲友家里讲。听众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在他们家里客厅,不拘形式,经本带去打开,就开讲了。一个星期一次,我们常常练习,星期一到张家,星期二到李家,星期三到王家。我们讲经的是天天讲,他们听的是每星期听一次。一个星期不能天天听,天天听就会听烦了,不想听了。我们要把圣贤教育在这个村镇,最重要的《弟子规》,儒家伦理道德的典籍,我们要教、要讲。一方面,做出来给人看,讲解给人听。我们的目标,三年,这个小镇人人懂礼,人人都知道忍让,我们希望中国的“礼仪之邦”,在这个小镇,三年之后会实现

回答

推荐访问:净空 净土 法师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