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傩雕话传承助推创新言再生

时间:2023-08-03 14:30:06  来源:网友投稿

金晖 赵木龙

摘 要:对傩文化的研究应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应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傩言艺语》一书从傩面具雕刻艺术的脉络、类型、功能及传承谱系等出发,针对民间“傩”传承与艺术性转化的形象性、学理性、艺术性以及再生性等展开研究,同时又充分利用当代的创新理念和新的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有效地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所孕育产生的傩面具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相衔接,赋予傩戏面具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为中华傩文化的历史发展、傩面具的雕刻发展史及创新性转化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方法论的借鉴。

关键词:傩文化;傩戏面具;传承与创造;转化再生

傩文化又称鸾文化,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巫术活动,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变迁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的字形和读音与“雀”和“鸟”有关,“傩”为远古图腾祭祀之仪,而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中重要的道具,在仪式中充当着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纽带和媒介。黄朝斌先生的《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著述,是作者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发展,梳理出傩面具雕刻艺术的脉络,对其面具的类型、功能及传承谱系等,研思颇深,展现出武陵山地区活生生的傩面具的传承与发展的状况,为中华傩文化的历史发展、傩面具的雕刻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方法论借鉴,显然是一部武陵山地区傩文化学术原野的拓荒之研究专著。在笔者看来,其著述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民间“傩”传承与艺术性转化的形象性

傩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凝聚着中国人内在的精神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傩戏的本质为礼,内涵为驱疫逐祟,表征呈现为面具装扮、巫教仪式、巫优歌舞表演、武功演示等。”[2]可见,“傩”在民间乡俗俚语为“糯”的阳平音。在祭祀仪式表演中表演者口中念念有词,口中发出“傩傩”的声音,以驱疫鬼也。其“傩言艺语”就形象地描述了传统傩文化的本质特征。

傩面具作为傩戏艺术的外在表现形态之一,是傩戏仪式表演过程中缺一不可的道具,共同在傩戏表演中构成了傩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黄朝斌先生从面具的发生学角度入手,归纳了面具区别于其他器物和雕刻的四个典型特征,在研究中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其面具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即傩面具是一种祭祀表演性面具,它与傩本身一样,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作为祭祀使用,又可以作为艺术工艺品观赏。同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追溯傩面具的起源,对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如狩猎说、图腾崇拜说、原始部落战争、头颅崇拜、古代巫术仪式等等,用当代的理论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中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显然,黄朝斌先生在研究过程中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宋元和明清时期傩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梳理了傩面具在傩文化中各个历史时期扮演的角色及演变的过程,不仅兼顾不同历史时期的傩文化发展,而且更加关注傩面具伴随傩文化的发展过程,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依据。

二、民间“傩”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学理性

学理性就是不带自我主观意识从客观角度采用最直接的方法看待问题,即以知识的形态和一定的科学体系表现出来,从而具有相应的科学性。黄朝斌先生的《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就是用最直接客观的方式对武陵山地区的傩面具展开学理性的梳理,在寻找本源中去追根溯源,对原始自然宗教范畴的傩文化与佛教、基督教等民间宗教信仰進行了区别分析,同时又注重跨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中国傩戏学著名的研究学者曲六乙先生曾说“傩是原始自然宗教的典型代表,与人为宗教有很大区别。自然宗教主要是通过祭祀图腾神、自然神达到祈福驱疫的功效。人为宗教信仰,就是人们拜倒在神灵的脚下,祈求佛、上帝等的恩赐,解除灾难。傩是通过装扮熊图腾视先灵神或钟馗、杨泗等神灵,以巫术手段驱逐鬼疫,保护人身健康,维护社会安定。表现了古人的斗争精神,尽管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幻想。一个“被动”地祈求和等待,一个“主动”地斗争和追求,这是作为原始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的根本区别。”[5]学者庹修明也曾撰文指出:“在傩坛仪式中道教与巫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6]同样,黄朝斌先生在著述的第三章中专门谈到傩与儒道释的互融互通关系进行了阐释,从“早期的傩祭等宗教仪式为主的国家祭祀制度,与儒家以礼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统治观念,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虽然一个属于宗教范畴,一个属于哲学范畴,但二者最终的共同目的都是共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也是傩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2]反映出学者们针对学理性等问题,对此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不同的关注,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智。

三、民间“傩”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以具有欣赏力、鉴别力或判断力为特征的性质。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所创作的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用艺术的语言、形式、结构、表现技巧来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形象以及完美的效果。毛泽东主席曾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8]当然,笔者在此是借指学术著作研究的艺术性,而不是指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性,是借“艺术”一词谈学术的研究方法和策略问题。

之所以“傩”延续至今仍然还在传承,是民间百姓对傩文化的笃信和依赖,将生命与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傩”的身上,这就是生命顽强奥秘之所在。黄朝斌先生在著述中认为,“傩”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儒、道、释三教产生联系,傩戏不可避免地糅合着儒、道、释等多种宗教观念。同时还认为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活动,在以傩面具为特色的傩堂戏、端公、师公等戏,基本上与中原的道教和民间巫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通过供奉道教神灵、借鉴道教仪式和法术而获得道教文化的认同,而傩仪作为民间原始的巫术信仰,为了求得自己发展,从道教的宗旨、教义和典籍等中汲取生存的营养,以获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考察傩面具,一是基于黄朝斌先生本身的专业背景,二是从小就面对熟悉的生存环境,减少了研究过程中面对对象的陌生感。因而在研究中采用艺术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对象,在研究的内容上尽量保持艺术的基本特征。因此,尽管“羌姆”是一种原始的、宗教的祭祀仪式,一种传统的驱傩活动,但在他看来保留“羌姆”具有古朴、华丽而又神秘的面具造型的艺术特征,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艺术现象。虽然在视觉上傩与道教、佛教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却以艺术的形态表现其造型的特征,而不是其他,这就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总之,正是傩面具的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却揭示了傩面具承载了原始宗教观念和巫术意识的本质特征,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创造性转化的价值属性,通过傩与儒道释之间的关系,把所蕴含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或多或少凸显出艺术的气息。

黄朝斌先生自己也认为,从艺术学的视角展开傩面具的研究,是通过对傩面具的内涵、材料、造型和功能等方面而展开的分析探讨。在研究方法上既不是对传统民间傩面具的陈陈相因,更不是对傩面具元素的简单挪移,而是通过古为今用来揭示傩面具在文化意义上的优秀品质,以此实现传统傩面具在当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助力地方经济和产业创新性的发展以及增强文化自信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民间“傩”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再生性

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黄朝斌先生在研究中坚持的原则,以人为本,尽量贴近实际,走进生活成为在研究中的常态,他经常从武汉往返于恩施、吉首、铜仁等地之间,民间傩面具雕刻艺人和博物馆是他经常拜访的对象和场所。从该著述中我们看到,傩面具尽管隶属于民间手工艺术形式的范畴,然而作者从其傩面具的民艺图式语言,包括造型、色彩、材质和装饰等方面的视觉特性出发,提出对傩面具的图式语言进行重新设计加工思路和可行性考量,均来源于实际的民间调研和采访以及大量时间的思考实践。当然,对新的图式语言的设计再造,他并不是从根本上抛离傩文化的本源,而是要把傩文化优秀的形式元素应用在现代设计之中,让人们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傩面具不再是简单的还原传统的傩祭仪式,而是以傩面具的图式语言创造出的一些文化衍生品,从傩面具这一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达到了“活化”的效果,感受到傩面具作为工艺品而焕发出的艺术魅力。

黄朝斌先生在著述中一再表明要坚持传承古法,但不拘泥于传统并有所创新,把传统图形和现代图形进行比较,有鉴别地加于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总结性的归纳了对传统图式语言、图形设计、视觉符号、进行创新基本方法进行的探讨。同时,作者还从新的历史高度和新的技术,对傩面具图式语言再造与应用分成二维平面化创意和三维立体化创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不仅利用二维技术来实现对傩面具纹样的提取、二次设计和创造性转化,同时还采用三维立体化设计技术,对傩面具进行三维建模设计了一系列的文化衍生产品,并尝试利用3D打印、VR、AR等技术领域打印成产品,达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的生产体制机制,实现了傩面具艺术传承性的创造性转化真正再生,并研判了所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黄朝斌先生在研究中并不是采用拿来主义,简单地对傩面具造型艺术的再造,而是在没有“丢掉”传统的基础上,应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进行了新的创造,在兼顾傩面具艺术作为商品化的原真性与创意再造,文化特色定位与傩面具艺术商品化的品牌意识构建等关系中,最终把传统的傩面具演绎为“非遗”商品化的民间工艺产品,最终为助力于乡村振兴服务,从而将形成傩文化区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变成可能。其研究可以说是一石二鸟,既满足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又达到了让民艺“活化”内在需求的目的。

总的来看,黄朝斌先生的《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著述,是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民间傩文化的全面梳理,为乡村振兴培育出新的乡村文化艺术形态而展开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当代的创新理念和新的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赋予傩戏面具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有效地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的傩面具传承与创造性转化衔接起来,为实现傩文化的生生不息并展现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而所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紫晨.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2):19-27.

[2] 黄朝斌.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本书编写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4] 李海平.中国傩文化的发端和流变[J].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44-46.

[5] 唐红丽.傩文化内涵丰富 在传承中求得发展——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曲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29(007).

[6] 庹修明.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10.

[7] 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3):7-9.

[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6.

推荐访问:助推 传承 情系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