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例文(通用2022)

时间:2022-04-01 12:50:3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例文(通用2022),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例文(通用2022)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范⽂(通⽤5篇)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范⽂(通⽤5篇)

  在平⽇⾥,⼼中难免会有⼀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写⼀份⼼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通⽤5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1

  ⼗⼋⼤报告指出要⼤⼒推进⽣态⽂明建设。建设⽣态⽂明,是关系⼈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理念,把⽣态⽂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各⽅⾯和全过程,努⼒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笔者记得看过⼀部电影《天下⽆贼》,⾥⾯有⼈问“21世纪什么最贵?”电影桥段中答案是“⼈才”。我想⼤家对这并不陌⽣。⼈才确实重要,但是⼀直以物质⽂明、精神⽂明建设为主打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家乃⾄这个地球,发展中带来的负⾯效应,资源、能源、环境这些越来越阻碍我们进步的步伐,不,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然的规律,资源的锐减,能源的紧缺,环境的破坏,⾃然规律的更张,这⼀些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态⼀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态就是指⼀切⽣物的⽣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态⽂明,是关系⼈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始终贯穿在经济、政治、⽂化、社会建设中,是未来国家乃⾄全球共同的建设⽬标,因为⽣态是我们赖以⽣存的、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报告中指出要我们“真爱⾃然,保护⽣态”。笔者认为⽣态⽂明建设⼀是保护好各种资源,珍惜资源。要科学发展,科学利⽤,集约⾼效利⽤。⼆是合理规划、调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态安全格局。三是开发与治理并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提⾼各⽅⾯资源开发能⼒。开发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细⽔长流,同时要综合治理荒漠化、⽯漠化、⽔⼟流失等,扩⼤森林、湖泊、湿地⾯积,保护⽣物多样性,⼤幅降低能源、⽔、⼟地消耗强度,提⾼利⽤效率和效益等。

  笔者认为⽆论是资源利⽤⽅式根本转变,还是调整产业布局、机构,最后⽬的就是从源头上扭转⽣态环境恶化趋势,给⾃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给⼦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净的美好家园,为全球⽣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2

  党的⼗⼋⼤报告指出,必须树⽴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理念。这是推进⽣态⽂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态伦理。

  综观⼈类⽂明发展史,⼈与⾃然的关系经历了⼈类依赖⾃然、畏惧⾃然再到征服⾃然的变化。在原始⽂明时期,⼈类本⾝是⾃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然。在农业⽂明时期,⼈们敬畏⾃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业⽂明时期,⼈们在改造⾃然的能⼒迅速增强的同时,⾛向了⾃然的对⽴⾯,宣称要战胜和征服⾃然。这种观念导致对⾃然⽆穷⽆尽的掠夺,可利⽤资源⽇益枯竭,⽣态环境⽇趋恶化。建设⽣态⽂明,则为实现⼈与⾃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向社会主义⽣态⽂明新时代,对于⽣态⽂明建设,我从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理念⽅⾯谈谈⾃⼰的⼼得体会。

  ⼀、尊重⾃然,就是强调⾃然与⼈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常⽣活、⼯作中,处理⼈与⾃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的主体性,也不⽆限夸⼤⼈对⾃然的超越性。⼈是⼤⾃然的⼀分⼦,我们⽇常的⽣活、⼯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然界⽣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与⾃然和谐共⽣、协调发展。

  ⼆、顺应⾃然,强调⼈类在⽇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然规律

  ⾃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常⽣活、⼯作都应该遵循⾃然规律。要尊重⾃然规律,按⾃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实际,根据⾃⾝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清、景美的⽣态景观,实现⼈与⾃然的和谐共处。在按⾃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然。

  三、保护⾃然,强调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度处理⼈与⾃然的关系

  我们的⽇常⽣活、⼯作需要在⼀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然,但是绝不能把⾃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但另⼀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是⽣态⽂明理念的核⼼思想,也是现阶段⽣态⽂明建设必须奉⾏的原则。⾯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与⾃然的关系,把⽣态⽂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起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与⾃然和谐相处,实现⼈的全⾯发展,实现⼈与⾃然和谐的现代化。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3

  建设⽣态⽂明是我们党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的严峻现实⽽提出的重⼤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伟⼤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重要精神,把⽣态⽂明建设摆上⼗分突出的战略位置,⾛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然界⼀起才是财富的源泉,⾃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态环境和充⾜的⾃然资源作保证,⾃然环境是衡量⼀个地区“软实⼒”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轻重的作⽤。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资⾦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新⼯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避免⼯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式以⼈对⾃然的⽀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改造⾃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者统⼀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产⼒,改善环境就是发展⽣产⼒,⽣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不可。

  绿⾊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态⽂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发展的强⼤⽀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

过传统的要素投⼊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发达地区⾼投⼊、⾼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式的⼀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是不断加强⽣态保护设施建设,⼀⾯是不断破坏⽣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建设的速度还快。⼀些⽋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追求增长,许多⽣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廉价使⽤、粗放使⽤的局⾯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程”战略,⼤⼒发展风电能源、⾼效农业等⽣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态绿⾊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态市场制度的建⽴,提供⽣态市场运⾏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绿⾊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权交易制度,推进⽣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式的⽣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不仅有⼒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态效益的有机统⼀起到了重要作⽤。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发展的强⼤⽀撑。实现绿⾊发展,建设⽣态⽂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循环经济的理念使⽣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限度地发挥作⽤。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积极⿎励⼈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资源使⽤效率。

  推进绿⾊发展是转变发展⽅式的“路线图”。⽋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定⽐例的贫困⼈⼝,⾯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态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不能⽤停⽌发展的⽅式来保护环境;另⼀⽅⾯,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轮产业转移的最⼤承接地之⼀。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些微薄的⾟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崛起的龙头⼯程和重⼤引擎,努⼒探索经济⽂明和⽣态⽂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做出建设鄱阳湖⽣态经济区的重⼤部署,⽬的就是充分发挥⽣态环境优势,把⽣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启动了“⼗⼆项重⼤⽣态经济⼯程”建设,包括以⽣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态环境建设⼯程和以保护“⼀湖清⽔”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基础设施⼯程。再以峡江⽔利枢纽⼯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的⽔利建设项⽬,被誉为江西的“三峡⼯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社会、⽣态和经济效益,该⽔利⼯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转

向“绿⾊”。

  江西在实现经济⼜好⼜快发展的.同时,⽣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发达地区推进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平与转⽅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中赢得主动。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4

  ⽣态⽂明是⼀种千古传承的优秀⽂化。它体现了⼈们尊重⾃然、合理利⽤⾃然、保护⾃然、与⾃然和谐相处的⽂明形态。建设⽣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然环境和维护⽣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发展为核⼼价值,以⼈与⼈、⼈与⾃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态⽂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态⽂明观念。

  ⽬前我国⾯临的⽇益严峻的⽣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类在⾃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与⾃然的关系。⼈与⾃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不是⼤⾃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是⼤⾃然家庭中的⼀员。为了⼈类的⽣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出天⼈对⽴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然规律、⽣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层关系:

  ⼀、正确处理⽣态⽂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态⽂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然资源的开发和利⽤,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态⽂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活中,只讲发展⽽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态建设的问题还⽐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资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与⾃然的⾼度和谐,实现⼈与⾃然的共荣共存。

  ⼆、正确处理⽣态⽂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农业必须符合⽣态⽂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态中发展,⽣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农业、⽣态农业、有机农业、特⾊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向,从⼈、⾃然、经济的⾼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发展⽣态绿⾊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上⽣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态⽂明建设与发展⼯业的关系

  ⽣态⽂明建设与⾛新型⼯业化道路,是内在统⼀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态⽂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型⼯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业经济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新时代⽣态⽂明建设⼼得体会5

  森林是⼈类赖以⽣存的基础物质条件之⼀,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然资源及陆地⽣态系统的主体,在⼈类⽣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森林的作⽤已被科学家充分证明,森林具有净化空⽓、调节⽓候,防⽌⽔⼟流失、维持⽣物多样性、涵养⽔源、消除噪⾳、为⼈类提供⽊材等多种作⽤。⽣态⽂明建设的⼀个重要⽅⾯就是要保护好森林,合理利⽤好森林,让森林成为⼈类社会的发展最

有价值的资源。

  “建设⽣态⽂明,是关系⼈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理念,把⽣态⽂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各⽅⾯和全过程,努⼒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报告⾸次单篇论述⽣态⽂明,⾸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态⽂明建设的宏伟⽬标,把⽣态⽂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态⽂明建设摆在五位⼀体的⾼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县委、县政府⾼度重视⽣态⽂明建设,从战略的⾼度提出打造“⽣态XX”品牌,⽬前XX森林覆盖率为73.9%,有4000多种⽣物种类,有多种国家级、省级保护动植物,有国家级⾃然保护区铜壁关⾃然保护区,还有⼤⾯积的天然林,也有⼤⾯积的⼈⼯林,河流、湿地。整体上XX⽣态保持得较好,空⽓⽐较⼲净,但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所承受的压⼒也越来越⼤,“⽣态XX”正⾯临着诸多不利的挑战,特别是在森林的保护⽅⾯⾯临着较⼤挑战。主要是部分国有天然林、集体天然林通过⼈为造林形式变成⼈⼯林或变成果林地、农作地,⾄使天然林⾯积有逐年缩⼩的趋势;国有林和集体林被滥砍滥伐,致使森林遭受破坏,森林质量下降;偷伐盗伐现象⽐较严重,致使⼀些森林被砍成“空⼼⼭”,使森林的各种功能严重受损。针对这些⽅⾯的问题,特建议:

  ⼀、加⼤⽣态⽂明建设的宣传⼒度,特别是要加⼤保护森林的宣传⼒度,通过宣传,使全县⼈民认识到⽣态⽂明建设的重⼤意义,认识到“绿⽔青⼭”也是“⾦⼭银⼭”。

  ⼆、进⼀步加⼤森林保护⼒度,特别是要加⼤对铜壁关⾃然保护区、已划⼊天然林保护的林区、国有林等林区林地巡查保护⼒度,加⼤对集体林的管控⼒度,严格按指标采伐。

  三、严励打击各种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对滥砍滥伐,偷伐盗伐等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为必须要严惩,要真正做到发现⼀起查处⼀起曝光⼀起,在全社会形成滥砍滥伐、偷伐盗伐都将受到法律制裁的⾼压打击态势,从⽽有效遏制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森森资源。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例文 心得体会 新时代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