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七)(含答案解析)

时间:2022-03-04 14:01:45  来源:网友投稿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七)(新课标)
语 文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做,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编自《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有的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有的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感。

C.文中举王昌龄的《出塞》为例,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阐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第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贤们诗词中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忧民”体现的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

B.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薪火相传的民族血脉,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
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
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年01月24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19年01月11日)
材料三: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月2日)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19年02月0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足2000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

B.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改变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C.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C.预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巨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

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需要仔细辨认,防止误入诈骗陷阱。

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存在的最大隐患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今天天气放晴,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山谷间升起薄薄的雾霭,有一处山头上还挂着几道炫炫的彩虹、今天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都有父亲在。

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他不觉得这些弯有什么不好,转一个弯,就换一种风景,换一片不一样的树,换一群不一样的鸟,换一壁不一样的花。对这条通往山外的路他早已烂熟于心。他回过头,只看见一车的柴,并没有看见父亲。他再次深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原来还从未有过,牛同他一样,熟悉这条山路,相信不用他跟着,牛也会自己沿着这条山路悠悠地走出去。

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抽在牛身上。他说,响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很熟练地转过弯去,然后走上了那条长长的缓坡。走完缓坡,又要转弯了,牛却又无缘无故地停了下来。他心里想,父亲没有了,不和父亲在一起,就是不顺。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了。这一说,牛竟然熟练地转过了弯儿。

他终于明白,数年来,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现在到了转弯,他一言不发,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路,他和牛就顺畅得多了。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像原来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艳的红。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山货,常带的是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既有点甜,又有点酸。口感好,很开胃。这些小红山果都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带着不为卖钱,而是到山外后,摊在木柴一边,供人品尝。

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在摊子前转过来又转过去,盯着红红的山果,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他看着她,大方地抓起一把,塞到她手里。女人的脸红了一下,就像天又亮了一层。

第二天,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她说,山里好吗?他说,很好,什么好吃的都有,红山果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检、石榴……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她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红苗说,我想告诉我爹,于是红苗面对群山,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青树说不打明天就没法出山了。红苗说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那可不是。过去我和爹每年都要种下不少树呢!红苗说那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说,转弯,转弯。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现在,红苗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树种,瓜果种,蔬菜种。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说我想给我爹说说青树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选自《洛阳晚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孤独的牛”像“一个小黑点”与后文对红苗“一抹鲜艳的红”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主人公心境的变化和生活的转变。

B.文中下划线句子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技巧上是语带双关,既可以理解为牛在青树提醒下顺畅地走山路,也可以理解为青树人生道路逐渐开始变化。

C.作者用勤恳的牛在熟悉的路上需要提醒才知转弯,意在表达:在熟悉的生活中,人往往也需要外在的提醒和引导,才可能打破僵化思维,走出新路。

D.老牛可看作远山人的象征,它身上既有老一辈勤恳坚韧而顽固保守的性格特征,又有像青树这样年轻一辈人勤劳踏实而主动进取的精神品质。

8.文章除了刻画青树这一形象外,还写了姑娘红苗,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红苗这一形象特征。(6分)
9.文章中多次出现“爹,(我)转弯了”,请结合文本试着概述“转弯”的几层意思。(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用贤,字汝师,常熟人。举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万历初,授检讨。张居正父丧夺情,用贤抗疏曰:“臣窃怪居正能以君臣之义效忠于数年,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于一日。国家设台谏以司法纪、任纠绳,乃今哓哓为辅臣请留,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论。臣愚窃惧士气之日靡,国是之日淆也。”“疏入,与中行同杖除名。用贤体素肥,肉溃落如掌。用贤有女许御史吴之彦子镇。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之彦大喜。居正死之明年,用贤复故官,进右赞兽。江东之、李植辈争向之,物望皆属焉。而用贤性刚,负气傲物,数訾议大臣得失,申时行、许国等忌之。会植、东之攻时行,国遂力诋植、东之,而阴斥用贤、中行,谓:“昔之专恣在杈贵今乃在下僚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于是用贤抗辨求去,极言朋党之说,小人以之去君子、空人国,词甚激愤。帝不听其去。党论之兴,遂自此始。寻充经筵讲官。二十一年,王锡爵复入内阁。用贤以争三王并封语侵锡爵,为所衔。用贤故所绝婚吴之彦者,锡爵里人,使其讦用贤论财逐婿,蔑法弃伦。用贤疏辨,乞休。锡爵乃上议曰:“用贤轻绝,之彦缓发,均失也。”欲折其衷,宜听用贤引疾,而曲贷之彦。诏从之。用贤遂免归。用贤长身耸肩,议论风发,有经济大略。苏、松、嘉、湖诸府,财赋敌天下半,民生坐困。用贤官庶子时,与进士袁黄商榨数十昼夜,条十四事上之。时行、锡爵以为吴人不当言吴事,调旨切责,寝不行。家居四年卒。天启初,赠礼部尚书,谥文毅。

(选自《明史·赵用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之专恣在权贵/今乃在下僚/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 B.昔之专恣在权贵/今乃在下僚/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 C.节之专恣在权贵/今乃在下僚/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 D.昔之专恣在权贵/今乃在下僚/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先秦时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后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

B.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有时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D.礼部:隋唐至明湑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典章制度、赋税、科举等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用贤直言进谏,遭到惩处。任检讨期间,张居正父丧夺情,他上疏称赞其先君臣之义而后父子之情,而批评台谏背公徇私,结果受到杖责,被削职除名。

B.赵用贤性情刚直,被人忌恨。他声望颇高,恃才傲物,多次批评批评大臣得失,受到申时行、许国等人忌恨与中伤,于是上疏辩白并请求辞职,言词激愤。

C.赵用贤得罪权臣,受到报复。他因争辩三王同时分封时的话语侵犯到王锡爵,被其怀恨在心,于是指使吴之彦告发他“论财逐婿、蔑法弁伦”,被免官归家。

D.赵用贤长于议论,颇有大略。苏、松、嘉、沏各府财赋占天下一半,百姓因此闲苦。他与进十袁黄商议数十昼夜后列举了十四件事呈上,结果被皇帝严厉责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

(2)欲折其衷,宜听用贤引疾,而曲贷之彦诏从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尉佗楼 许浑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

【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

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

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

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15.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卫风·氓》中借水与岸的关系谴责氓不可信赖的两句:“_____,_____”。

(2)《孙子兵法》中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一句,它强调了民心在战争中的作用,《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3)《论语》有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继承并超越了孔子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现存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独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 了下来,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

120年前,当爱国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甲骨被西方列强 ,流亡海外。甲骨的发现、挖掘与研究浸透着一大批学者的血泪。120年后,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 ”。(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名为“ ”的甲骨文文化展。一方面,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近一百九十件甲骨、 青铜、玉石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另一方面,通过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让文物“活”起来,让甲骨文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延续 横征暴敛 信使 证古泽今 B.保留 巧取豪夺 纽带 震古烁今 C.延续 巧取豪夺 信使 证古泽今 D.保留 横征暴敛 纽带 震古烁今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片片甲骨,是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的见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 B.由这片片甲骨,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得以见证,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也被昭示 C.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都在这片片甲骨中得以彰显 D.这片片甲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展览叙事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把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给人民群众感悟 B.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 C.为了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展览叙事 D.展览叙事让文物“活”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________,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 ______。不仅如此, ___________。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中国联通9日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也就是说,未来联通和电信用户将使用同一个5G网络。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8月份的半年报沟通会上表示,在5年的5G建设周期中,共建共享将为联通、电信各节省2000亿元的资本开支根据合作协议,联通与电信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各自负责在划定区域内的5G网络建设相关工作,谁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承担网络运营成本。5G网络共建共享采用接入网共享方式,核心网络自建设,5G频率资源共享。双方联合确保5G网络共建共享区域的网络规划、建设、维护及服务标准统一,保证同等服务水平。

联通与电信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有助于降低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实现5G网络高效覆盖,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增强5G网络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国庆档国产大片《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上映,猫眼公布数据显示,仅用时6天8时48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20亿元。此外该片目前在猫眼的评分高达22.7分。另外,《中国机长》票房22.2亿元,《攀登者》票房22.3亿元。猫眼专业版数据还指出,国庆假期第6天,国庆档国产大片的观影人次已突破一亿,也是国庆档历史上观影人次首次破亿,并超越2017年及以前历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

《我和我的祖国》在国外的表现,也是超级火爆,创造了特别盛大的场景包场。德国一家影院工作者介绍,十一连续几天的票,在十一当天几个小时内就全部售光,而在荷兰,4000张电影票,也仅在预售阶段就被迅速抢购一空。

这些中国电影为何如此火遍全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中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七)(新课标)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强加因果。

C项,文中举《出塞》为例是为了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故选B。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层层深入地论述”错误,第二、三两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看出。

故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项,“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

故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说法不正确,扩大了范围。结合“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分析可知,“人们”应为“学生”。

故选A。

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错。结合“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等分析可知,“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于文无据。

故选B。

6.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方便快捷。③改变了民俗习惯,出现了线上抢红包、扫“福”字等新的习俗。最大隐患:安全问题。一是个人信息安全,二是资金安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等分析,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
结合“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移动支付使用方便”分析,让生活更方便快捷;
结合“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动逐渐成为新习俗”等分析可知,改变了民俗习惯。存在的最大隐患,结合“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分析,个人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D项,青树勤劳踏实可以在文章中看出,但是并不能看到他怎么“主动进取”,相反“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后来的变化也不是主动变化,而是红苗的提醒和指点,才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另外,文章也没有明显的交代或暗示老一辈“顽固保守”。

故选D。

8.红苗是一名有思想的姑娘。①勤劳能干。“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②头脑灵活,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看到青树带的山果萌生了卖山果的想法,面对青树的不解,她的解释是可以“卖山果”“种果树”,把山里常见的山果运往山外使之成为可以赚钱的商品;
③有眼光有主见。面对山里人习以为常的山果,她看出潜在的赚钱机会,她还“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主动选择“我转弯了”,并因此也找到自己的幸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红苗这一形象特征”,此题从主要性格“聪慧”“勤劳”“灵活”“有主见”的角度概括人物红苗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结合“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分析,说明红苗勤劳,有眼光。结合“红苗说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那可不是。过去我和爹每年都要种下不少树呢!红苗说那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等分析,说明红苗头脑灵活,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红苗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说明她有眼光,有主见。先概括红苗的形象特点,再结合小说的情节,分点回答。

9.①故事情节的“转弯”。情节发展变化——父亲在世,青树在后边提醒父亲,父亲去世青树在牛后边提醒。在山里赶路,需要转弯,人也需要转弯。②文中人物生活的“转弯”。青树在红苗的提醒和帮助下,完成了从“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打柴为生的生活向种果树、卖水果赚钱的生活的转变。红苗经济头脑的灵活,引起青树生活的变化。③思想的转弯,升华主题。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岀主动选择,而在自己还不具备主动选择的条件下,能善于听从别人的提醒,并付诸行动。能做到这两点,往往就能走岀人生新天地,开创人生新境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结合文本试着概述‘转弯’的几层意思”,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这句话是青树与父亲一起驾车遇到转弯时养成的习惯,然而父亲已经不在,青树仍习惯性地喊,既表现出青树对父亲的依赖,也写出青树失去父亲后的悲伤孤寂;
这句话同时联系了老牛的反应,借青树与老牛相依为命的孤寂,来引出后文情感的变化。在山里赶路,需要转弯,人也需要转弯。结合“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说,转弯,转弯。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树种,瓜果种,蔬菜种”分析,本文写的青树命运从失去父亲的孤寂到红苗走到他身边,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正是人生的转弯。它既是道路的转弯,又象征着生活方式和心态的转变,更符合主题,青树和红苗因观念上的转变走向了更美好的生活。青树的人生转弯不仅具有个人意义,也让人思考其他大山住人的生活该如何转变。

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 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昔”“今”“感激”“号召”以及词语间语法关系等判断。“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的意思是意气激发,偶然做成二件事。句中“偶成”的宾语是“一二事”,所以应在“偶成”之前停顿。排除A.D项。“遂自负不世之节”的意思是就自负非凡的节操。句中“遂”译为“于是,就”时,一般置于句首。而且“自负”的宾语是“不世之节”,所以应在“遂自负不世之节”的前后停顿。排除C项。

故选B。

11.D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赋税”为户部掌管。

故选D。

12.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A项,“上疏称赞其先君臣之义而后父子之情”不正确。原文为“臣窃怪居正能以君臣之义效忠于数年,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于一日”,是委婉地批评张居正以为国效忠为由而不辞官回家为父守丧。

故选A。

13.(1)赵用贤生气,不久察觉他是受张居正的同党王篆的指使,于是退还礼物回绝(这门亲事)。(2)想将这件事情折衷处理,应当听任赵用贤称病辞职,而私下宽恕吴之彦。皇帝下诏听从了(他的意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已”:“不久”;
“指”:“指使”;
“反”:“退还,使……返回”;
“币”:“礼物”;
“告绝”:“回绝(这门亲事)”。第二句关键点:“折其衷”:“将这件事情折衷处理”;
“听”:“听任”;
“引疾”:“称病辞职”;
“曲”:“私下”;
“贷”:“宽恕”。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赵用贤,字汝师,江苏常熟人。考取隆庆五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万历初年,授职检讨。张居正父亲去世,朝廷要他夺情留任,赵用贤上疏说:“我私下感到奇怪,张居正能以君臣大义效忠数年,却不能以父子之情稍微尽心一日。囯家设立台谏是为了掌管法纪,负责纠正违法行为,而如今却争辩不休地为宰相请求留任,违背公众的舆论而纵私情,蔑视孝亲至性而提岀怪异论调。我私下担心士风日益颓靡。国家大事日益混乱。”疏奏上后,与吴中行同被廷杖削除官籍。赵用贤身体本来肥胖,皮肉溃烂脱落如手掌大。赵用贤有个女儿许配给吴之彦的儿子吴镇。吴之彦害怕连累自己,深深巴结张居正,得到巡抚福建之职。经过乡里之门,不对赵用贤以礼相待,并且让吴镇坐在他弟弟下面,说他是“婢女之子”,以此激怒赵用贤。赵用贤生气,不久察觉他是受张居正的同党王篆的指使,于是退还礼物回绝(这门亲事)。吴之彦非常高兴。张居正死后第二年,用贤起用为旧职,升任右赞善。江东之、李植等争相思慕他,众望都归向他。而赵用贤性格刚直,恃才傲物,多次批评大臣的得失,申时行、许国等人忌恨他。适逢李植、江东之指责申时行,许国于是竭力抨击李植、江东之,从中斥责赵用贤、吴中行,说:“过去专断独行在权贵,现在却在职位地位的官吏;
昔日颠倒是非在小人,现在却在君子。意气激发,偶然做成二件事,就自负非凡的节操,号召浮浅轻薄而喜爱生事的人,党同伐异,欺上行私,这种风气不能滋长。”于是赵用贤上疏辩白请求辞职,极力说明朋党的说法,是小人利用这个来罢斥君子,使国家空无人才,言词很激愤。皇上不准他辞职离去,朋党之说于是从这时开始兴起。不久,他充任经筵讲官。万历二十年(1593),王锡爵重新进入内阁。赵用贤因争辩三王同时分封的话语中牵涉到王锡爵,被王锡爵所怀恨。赵用贤过去所回绝婚约的吴之彦,是王锡爵的同乡,当时以佥事之职当罢免,唆使他攻击赵用贤看重钱财赶走女婿,蔑视法律废弃伦理。赵用贤上疏辩解,乞求退休。王锡爵于是进上意见说:“赵用贤轻易地回绝,吴之彦延期揭发,都有过失。”想将这件事情折衷处理,应当听任赵用贤称病辞职,而私下宽恕吴之彦。皇帝下诏听从了(他的意见)。赵用贤于是免职回乡。赵用贤身材高大肩膀高耸,言辞谈论意气风发,有经世济民的远大谋略。苏、松、嘉、湖各府,财货赋税占天下的一半,老百姓生计因此而困苦。赵用贤任庶子时,与进士袁黄一起商量了几十个昼夜,列出十四件事呈上。申时行、王锡爵认为吴地人不应当议论吴地事,让皇上下旨严厉责备,建议没有施行。在家住了四年后死去。天启初年,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毅。

14.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内容,再阅读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B项,“任嚣力主分裂”不正确,从所给注释来看,任嚣并未力主分裂;
“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不正确,诗人只是客观回溯历史,无褒贬之意。故选B项。

15.答案示例一:同意。①本诗以“登楼”为题,却不写所见之景,而是由楼及人,写尉佗接受委任、自立为王以避战乱以及后来接受诏封、促进汉朝统一等历史事件;
②诗人抒怀却不依于所见,而是围绕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尉佗的历史功绩,寄寓诗人的时局慨叹。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①从标题看,许浑登的是尉佗楼,故不写登高所见之景,而是写与尉佗有关的历史事件,也属寻常。②从题材看,本诗表面写登楼,实际写怀古,故依循叙古事、怀古人、咏古迹,以抒己怀的常规思路展开,未见匠心。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体裁特征、评价文章思想内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首先就要读懂“有人认为”的意思,然后再明确自己的观点,依据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一般以登楼为题的诗歌,写作的思路是登高揽胜即景抒怀;
其二,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按一般思路写,要求考生分析本诗算不算“匠心独运”。考生解答时可以同意此诗是“匠心独运”,然后分析诗歌的写作思路,即不写所见之景,却由楼想到古人,想到历史事件,借历史事件来抒情,不同于寻常思路;
考生也可以答不同意此诗是“匠心独运”,然后从诗歌的选材来确定此诗不是写景诗,而是怀古诗,而写古人和历史事件来抒情是怀古诗的常见思路,因此并不能算是“匠心独运”。无论考生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注意先表明观点再分析,注意自圆其说。

16.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淇”“隰”“惑”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7.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
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保留:保存不变。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
延长下去。主语是“古文字体系”,它并非保存不变的,所以选“延续”较好,这里指延长下去,没有中断或消亡;

第二处,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横征暴敛: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联系上文是形容“西方列强”,应选 “巧取豪夺”;

第三处,信使,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纽带:指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文中加上引号,表特殊意义,联系上文,“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强调甲骨文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应选“信使”;

第四处,证古泽今:指见证古代、泽被今世。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联系下文,形容的是“甲骨文文化展”,且甲骨文作为文字,是真实可信的历史证明,应选“证古泽今”。

故选C。

18.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题中,联系上文,“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主语是“甲骨文”,根据主语保持一致原则,排除BC;
从句式结构保持对称角度,“是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的见证”是判断句,“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是动宾结构,前后两句句式不协调,排除A项。

故选D。

19.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

题中A项,“把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给人民群众感悟”错,“文化基因”与“感悟”搭配不当,故排除;

B项,“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两个分句都是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不能充当主语,该句缺少主语,故排除;

C项,“为了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展览叙事”,三个分句都是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不能充当主语,该句缺少主语,故排除。

故选D。

20.①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 ②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 ③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整体阅读文段,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内容、逻辑关系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应该填出的内容;
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本文段主要说明乱扔塑料制品的危害。第一空前面的“用后即扔”,是大量垃圾产生的原因;
后文的“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是“用后即扔”产生的结果。“结果”侧重两方面,一是到处都是,二是多为塑料垃圾。依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一空内容为“塑料垃圾到处都是”。

第二空前面的“所以”表明,空格处是由前文得出的结论,前文是“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第二空内容自然就是“塑料垃圾很难生物降解”。

“不仅如此”,说明第三空内容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说明,即进一步强调塑料垃圾的危害;
依据后文“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可知后文重点讲述塑料垃圾对土壤的危害,故第三空应该填写“塑料垃圾对土壤的危害”。

21.示例: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可以将新闻各部分进行提取压缩,然后按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中国联通9日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也就是说,未来联通和电信用户将使用同一个5G网络”是新闻导语,可压缩为“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
第一段中剩余部分是新闻主体,其中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所说的话是重点,他重点说了“联通与电信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的问题;
第二段是结语,最后两句是重点,即“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依据分析,总结答案为: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

22.【例文】 点赞,《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电影的上映,火爆国内外。《我和我的祖国》7个部分,讲述了7组普通人与开国大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时刻息息相关的经历。每个部分故事不同、叙述方式不同,但都以小人物见证了大时代,诠释了大国与小家的辩证法。这种平视的视角、柔软的表达方式,更能展现出普通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也自然能引发大家发自肺腑的共鸣。

主要是因为选材和这个题材与人民相呼。近年来,高口碑的主旋律电影层出不穷,前年的《战狼2》,去年的《红海行动》等都曾火爆荧屏,让观众意识到主旋律电影原来还可以这么拍,扭转了观众对主旋律电影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而《我和我的祖国》虽然没有宏大的战争动作场面,也没有先进拍摄技术的应用,但通过对故事的动情描写和人物的深刻塑造,抒发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下子就触及观众内心的最深处,引发强烈的感动和情感的共鸣。

主旋律电影的核心就是正能量的传播,靠的不是商业大片的视觉效果,而是内心情感得涌动,这更加考验艺术功力。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就必须在内容上竭尽精雕细琢,在融入情感上下足功夫。对观众来说,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无疑是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以及能够激发强烈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样的事迹与成就数不胜数,如果能够善于从中发掘与创作,那么就可以为主旋律电影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才有无数“我”的幸福安乐;
因为有无数“我”的奋斗,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历史尘烟轮转,万家灯火依然,我们在银幕前看着剧中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剧中人。昨天,我们和祖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
今天,我们与亲爱的祖国一同欢庆;
明天,我们仍然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仍将与祖国共同写就更多精彩的篇章。

《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展现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好评如潮中,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这道材料作文题有一个明确任务,就是要求考生对“这些中国电影为何如此火遍全球”的问题做出原因分析。思维训练中因果论证尤为重要,需要学生展现基本的因果论证能力。分析其表面原因大致有如下角度:
第一,电影本身的魅力。这些中国电影大多通过描写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以小切口讲述的故事细腻独特、不落俗套,真实再现了共和国高光时刻、辉煌历程,所以电影本身就感人至深。

第二,相比其他更优秀。这些故事旨在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要历史瞬间,都具有历史怀旧意义的经典作品,比起时下一些庸俗泛滥的西语片要更具吸引力。

第三,开放的精神。现在的中国越来越秉持开放的精神,中国故事也越来越受到外国观众的追捧,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也是吸引海外观众的重要原因。

当然,其根本原因是还是源自国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影响力的感召。文章的论证过程应以小见大,由实入虚,充分展现中国故事的魅力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立意】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啥这么火;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为中华人;
为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喝彩等等。

【结构】 题目切合题意,“点赞,《我和我的祖国》”,第一段联系影片内容,直接分析原因。第二段深层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选材和这个题材与人民相呼”;
第三段“主旋律电影的核心就是正能量的传播,靠的不是商业大片的视觉效果,而是内心情感得涌动,这更加考验艺术功力”;
第四段,根本原因是爱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最后一段强调“《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展现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好评如潮中,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以下内容为“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老师们经过认真讨论,感到有必要使同学们对语文学习有如下的认识:
  一、明确语文能给你什么?
语文能给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使您与朋友交往时畅通无阻;
语文能给您滔滔不绝的演讲才能,使您在班级竞选中独占鳌头;
语文能提高您的公关能力,使您在未来的求职中,自然得体地展示才华;
语文能使您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迅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语文能使您写出令同行艳羡的诗歌、散文和小说。

  不仅如此,语文能使您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是高尚,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自我超越。

  二、培养两个敏感
既然语文与我们如此贴近,那么又该如何去学习语文呢?
1.(语言敏感)。我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我有一个好友,钢笔书法非常漂亮,我向他讨教写字的秘诀,他给我讲了他的一次经历。春节期间,一次他经过一家门口,发现楹联字体俊美飘逸,于是趴在那家门前临摹,直到完全相象为止,其行为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我想,这是他对字比较敏感。我本人在中学时也有过一次比较典型的体会,一日从《语文报》上看到一个句式,“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这里我只想说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作文竞赛中,我想方设法地把它用了上去,效果很好,作文获奖,语文老师在班级对我这个句子进行了高度评价。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敏感吧!看到好的文章,听到好的歌词、广告词,听到街上行人口中的一句歇后语,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句名言,甚至数理化教科书上的一个词语,立即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惊叹之、品味之、记录之、在写作中想方设法地使用之,这就是语言敏感;
在作文中,日得中,一个句子,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耿耿于怀,语不惊人,势不罢休,这就是语言敏感。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概也是此意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有了强烈的语言敏感,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语文了。

  2.(生活敏感)。下面我给大家谈谈生活敏感。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另一个同学则在高考中这样写道:“《圈》: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
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

  培养了语言敏感和生活敏感,语文学习就不再是每天40分钟了,你也不只有一位语文老师了。

  这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两点。

  三、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特征
我们已经进入高中学习阶段,成了梁丰人。那么,高中语文学习有哪些显著特征呢?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需要各位同学注意:
  1.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解。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大家几乎都能默写,但却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这句话写出了清香的什么特点,在月考中失掉了宝贵的3分。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走进梁丰,同学们就要学会分析和思考了。

2.课堂上,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更强调主动的参与。不少同学在初中已经养成了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这是很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维。我们教师在上《荷塘月色》时,有的同学没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虽然记下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时,我们考了第3段的段意概括,结果发现许多同学没有得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同学没有概括段意的能力。有的内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能力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才是运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要知道,高考和生活中阅读的文章大都是我们没有读过的文章啊!
3.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更强调进行规律的总结。我们常发现同学们语文学习有这样的现象,做过的试题,读过的文章,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
我们还发现,同学们这道试题会做,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总结规律,没有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古人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近于道。我们想,语文学习中,我们的知识是越来越增加了,但我们对语文规律的认识却应该越来越概括。比如,对议论文的认识,开始我们可能感觉到比较困难,开头有各种形式如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列举事例等,论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证、引申论证等很复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就会发现,议论文无非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各种方法来论证观点。到最后,我们写议论文时,心里只有一个东西――中心论点,其它一切都随机应变。再比如做病句修改的练习,如果我们将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病句也无非就是那十来种类型。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练习,就考虑这些类型,这样事半功倍。有人在题海中遨游,结果被题海淹没了;
有人在题海中寻找,结果找到了目标。

  4.自修课上,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有人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的阅读基本上是精读,是培养同学们阅读的基本素质和方法的。而课外的阅读,是将课内获得的能力进行实践。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是大家公认的语文学习方法。自觉读写,主动学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同学们可以找《素质教育》、《语文世界》、《作文通讯》、《中学生阅读》杂志来阅读。自主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5.在学习别人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更强调探索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比如背诵,有人喜欢早晨背诵,有人喜欢晚上;
有人喜欢分段背,有人适合整体背;
有人喜欢熟读的基础上背,有人喜欢一上来就试背等等。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方法,如世界上的沙子一样多,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提高应试能力
我们语文学习有两大目标,第一为人生,第二为考试。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语文能力也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来,那么,如何提高应试能力呢?
1、有针对性地学习。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每次的语文试卷,看看语文考什么,应该学习什么,然后针对考点进行学习、复习。上次月考前,我们老师向大家统一介绍了《语文月考说明》,这是同学们复习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命题的依据。可惜有的同学在月考前一天还问我们考不考课文背诵。以后每次月考前,我们都要公布《语文月考说明》为同学们提供语文复习的具体目标。

  2、讲究文面。语文的简答题和作文题,对文面的要求比较高,从这次月考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的文面意识还不强,有的乱涂乱改,有的用胶带将试卷粘了一个大洞,可以当望远镜。文面在考试中的影响,至少在10分左右。所以,我们老师们强烈建议,字写得不美观的同学利用中午时间或晚自修的空余时间,练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在考试时,不要轻易涂改一个字,不要随便划掉一句话,选合适的钢笔或圆珠笔,注意笔水的颜色,注意字体的大小。

  3、积累与记忆。对于名篇、名句,文章中的好的词语、句子,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等等,需要我们积累、记忆。

  4、对于语文选择题部分,也需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请大家把语文资料《哈佛之路高一语文》上的练习保质保量的完成。

  5、现代文阅读方面。同学们可以经常做做这样的训练,对课文的中心进行概括,画一画课文的思路图,挑一段比较长的段落用一句话概括段义,写写课文的内容摘要,挑出文章中好的句子理解理解,对文章中好的词语进行解释。等等。

  6、文言文阅读方面。熟读每一篇课文,需要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背诵;
从课文中挑一段比较精彩的段落,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特别是实词;
记忆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中的词语,积累词汇;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古代作家,了解常见的句式。课外读一些文言文,选短小的文言片段如扬振中的《中学生文言文助读》,或者读《史记》的传记部分。

  7、写作方面。

  我们建议同学们注意素材的两个来源,一是生活,注意观察,多思考,提炼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和物来写;
二是借鉴别人的文章,多读美文。

  特别要注意作文的审题。有的作文抛弃审题因素,是篇很好的文章,但因为是考试,只能给比较低的分数,非常可惜。

  要让你的文章靓起来。应试作文需要有亮点,比如语言的优美,构思的精巧,情感的真挚,哲理的感悟,对世界个性化的理解等等。

  8、应试训练。

  做一定数量的语文练习是保证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喜欢做选择题,不喜欢做简答题,以为到考试时再认真做就可以了。这是一大误区,岂不知,没有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到考试时你想表达好都不可能了。

  五、具体安排
1、星期日晚自修用一节课完成语文练习,教师重点指导。

  2、中午或晚自修空余时间练字15到20分钟,可以用庞中华或司马彦等的字帖。

  3、每周发一份《美文诵读指导》,请大家熟读,重点篇目需要背诵。

  4、我们将经常在班级内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六、总结
王国维先生说,做大学问需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相信,只要同学们胸怀大志,为提高语文水平孜孜以求,注意培养语言敏感和生活敏感,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课堂上主动参与,针对语文考试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你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推荐访问:新课标模拟金卷〈语文〉 2015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新课标II( (新课标Ⅱ卷)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模拟 高考语文新课标教材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全国卷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09高考语文新课标卷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 新课标Ⅰ卷2016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 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卷A卷(含答案)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