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有效阅读训练的思考

时间:2023-07-12 21: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 磊

(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22)

语文作为实用性最高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在小学期间至关重要。在小学期间,作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最高的时期,应当对语文的学科教学格外重视。在小学时期培养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语文的阅读能力不仅关乎着一个语文的单一学科,也对各个学科乃至今后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影响。当小学生有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后对于本学科可以理解文章大意和文章作者产生共情,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开阔认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对其他学科的教材以及在做题时的题干的理解更加准确快速。各个学科的教学效率才能越来越高,因此小学阅读教学训练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找准正确的方法,保障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大部分情况下,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通过读写文字进行理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当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对教学内容一一进行概括,并且加以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加深阅读文本含义的理解,以此来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培养以及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

第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还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能够应用自身积累的语言解释文本当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能够概括文章段落中的意义,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畅所欲言,表达出自身思考的结果。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有效运用语言知识表达出自身对文章的见解,以此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1 课堂针对性训练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后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部分课堂上依然存在传统教学留下的模式,尽管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更加简单快捷,但是课堂上师生互动量不高,不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只能在考试或者小测出得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教师不能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在课堂中学生的发言机会叫上,在教授课文时,只是教师灌溉式的交给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个别有意义的段落或句子中作者的深意,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也只是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课上教授课程时让学生念课文查看流利程度来判定学生是否在课前阅读课文。然而,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只单单在是否在课前预习,是否能够熟练的念课文。阅读并不是只单单机械化的朗读或者背诵,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发现并勾画出段落中不理解意思的部分,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布置对文章有深意的段落和句子进行勾画,让学生在阅读时就注意到这些部分进行思考,在课前就进行独立思考。在上课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点和对老师勾画内容的思考,来检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2 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学生在小学期间的阅读量绝大部分都停留在课本要求的课文当中,并不会主动的去阅读课外的文章,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孩童时期较为贪玩,对电子设备上的软件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对待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单的在课堂上对于课本教授就能快速提高的。只有量的不断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如今小学生的阅读量大部分是来源于课本教材以及课堂下的练习册中所包含的阅读材料,在完成这些任务后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去也没有兴趣在去阅读其他书籍,缺少课外拓展书籍的阅读。因此这些就导致了在语文课堂阅读时效率较低,理解能力差,过度的依赖老师,自身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提升。

2.3 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发现,学生在面对生字课和阅读课时的状态大有不同。因为在小学生看来生字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机械训练中记住,而对于文章阅读对他们来讲在前期只是单单阅读时有很高的兴趣,而到了分析文章时就难以理解,文章要在分析时就变得晦涩难懂,不理解单单的一句话有何深意,过度的依赖老师的讲解,在教师讲解时只是动手抄写表达的意为,然后在课堂后背诵来应付考试和老师提问。在课前的阅读后学生自以为看过了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了解充足,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就存在了懈怠心理,因此在课堂当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养成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只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没有习惯去了解文章的深意,这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4 缺少专门的阅读时间

对于阅读文章时,只有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才能发现文章的思想内容。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较为稚嫩,性格更加活泼好动,让学生放学或者课下时间去阅读文章是不现实的,学生更不愿意在一天的学习之后去继续坐在书桌面前去阅读文章。在外界的诱惑下强迫小学生去阅读一篇文章或者小说也同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反叛心理,阅读效果也较差。在学校的语文课中也只是单一的讲解课文,教师也不情愿拿一堂课的时间去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但如果有单独的阅读课让学生进行阅读,而且没有老师的讲课,学生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更加能够将书读进去。但在课程设置中缺少阅读课的设立量,同时也存在个别教师占阅读课进行考试的行为,使课变得更为紧缺。

3.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新课程改革的这些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去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多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量,让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坚决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错误部分将单向的知识讲解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应当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和对学生以及自身思想的束缚。教师应当积极的参加学校和语文组组织的教研活动,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错,保证方向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到教学活动的中心,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活动应用的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阅读综合能力。

3.2 不断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水平

小学生不管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是一生中发展的最快时期。语文教师应当不断的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对学生阅读对于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进行不断的评价,来进行判定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有提高。在发现学生的能力有提升之后应当适当的更改教学策略,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一方面推荐一些书籍去阅读,一方面提升阅读训练的难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潜能,对文章的大意理解和长难段的理解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3 培养语文阅读的习惯

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当提高校内图书馆的开放程度,部分学校的图书馆的开放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图书馆的存在,或者图书馆常年关闭成了档案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学校应当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向学生宣传图书馆和对图书爱护的意识,可以建立校内的学生图书管理员,从小就让学生树立起对图书爱护的意识。学校也要做好图书的更新,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程度去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举办校内的“读书分享会”,激起学生对于图书馆的图书的兴趣,形成定期读书还书的好习惯。其二,在家庭方面应当加强家校合作,老师和学生家长多沟通,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主动的选购适合孩子适合读书的习惯,家长以身作则时常读书,陪伴孩子一同进行亲子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乐意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其三,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分享自身阅读课外书籍的感悟,并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在班级内创办图书角,可以让学生自愿的交换书籍进行阅读,在班内形成热爱读书,交换阅读的风向。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的有效阅读训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着语文学科的成绩,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课堂内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进行不断的评价,根据学生情况在改变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课外学生自身养成定期的阅读习惯,热爱上读书,认识到阅读带给人的力量和无限开拓的眼界,体会到语文文学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小学生文章能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发明与创新(2022年30期)2022-10-0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放屁文章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8年4期)2018-09-06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小处着眼,写大文章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4期)2018-05-14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思考 训练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