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时间:2023-07-15 12: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李健芸,余亦笑,杨志增

(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2.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新兴 527400)

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大中小学深化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清晰的要求和有力支撑。近年来,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实践中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高校以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为新路径,弥补了把劳动教育作为单一板块独立发展的不足,挖掘更多全面育人的可能性,探索更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有利于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虽然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规范和教育要求,但同样具有育人功能,都可以成为高校育人的手段。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符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

1.1 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奋力追赶和不懈努力,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与进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的事实。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仍需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为此,加快步伐建设教育强国,提升高校教育水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祖国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合劳动教育培养的正是一批富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境界、心系家国情怀,且创新能力高、劳动技能强、劳动素质好的时代青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劳动者的需求。

1.2 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当前,大学生处于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呈现速度快、内容多、范围广、方式新等特点,大学生在享受时代发展带来无限精彩的同时,思想容易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淡化理想信念,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此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学生所在的家庭环境条件优越,父母不再为日常生活所需而过度忧虑。父母多方面满足孩子学习生活需求,学生的欲望不用经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就能轻易在父母身上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自私自利、贪图安逸、追求享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作为祖国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高校需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基础上,联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引导学生通过劳动收获成果,感受幸福,体会“劳动不是谋求生活的唯一手段, 而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3],自觉将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未来结合一起,与祖国共同成长。

1.3 提升五育并举工作成效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青少年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载体,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融合,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劳动体验,自觉端正思想行为,在坚守青春梦想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利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澄清认识误区,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4]36的意义和要求,追求务实进取的人生;
有利于学生通过劳动锻炼,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
有利于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力与形之美,陶冶情操。可见,高校探寻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不仅能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任务,而且能把学生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使其成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青年一代。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5]在了解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关注时代动态,把握形势发展,以精准敏锐的定位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时代要求,更能发挥综合育人效用。

2.1 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明晰劳动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明确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其理论观点对我国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6]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逐步腾飞过程,以实践印证了好日子是靠努力奋斗出来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35-36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要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实现现代化强国梦,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高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蕴含的科学真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意义,自觉投身劳动,爱岗敬业,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奉献最伟大的价值观,通过辛勤劳动铺垫脚下道路,塑造美好人生。

2.2 以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论述涵养劳动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劳动的创新理论,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4]46当代大学生充满活力与干劲,与社会关系密切,在思考角色与责任的问题上,教师启发他们从人与社会的角度考虑自身的成才梦、创业梦,主动接好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棒,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4]44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梳理不同时期国家对劳动教育的不同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新趋势,在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系列话语和最新表述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通过勤奋劳动、创新劳动,久久为功,坚定信心、保持干劲,以劳动铸就人生辉煌,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劳动开创未来。

2.3 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标确立育人方向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7]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国家谋求发展出路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劳动者素质水平。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指示,提出注重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所以,高校在协同育人中要以“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为目标指向,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注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知识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也要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水平。也就是说,高校不仅要为学生学习劳动理论和掌握劳动技能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有过硬本领、肯学肯干肯钻研的能工巧匠,而且还要把学生塑造成蕴含良好劳动品质、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劳动者,促使其焕发青春力量,更好地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谱写人生美丽篇章。

当前,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主流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应注意:“近年来劳动方式的物质化异化了大学生对劳动的神圣感,劳动方式的碎片化淡化了大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劳动方式的差异化弱化了大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8]据此,高校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找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探索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3.1 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守正创新中构筑育人大格局

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堡垒,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课程。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是把劳动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融合两者,“不是简单直接地将劳动教育作为单独章节加以讲授,而是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整性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劳动思想。”[9]例如:根据课程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透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通过劳动实践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进而思考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劳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近百年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无私奉献、造福人民等崇高品质,引导学生认同“以劳动求生存、促发展”的百年历史,塑造学生吃苦耐劳、敢拼敢闯、坚持不懈的劳动素质。

二是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阶段,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偏好自由度高、互动性强、有发挥空间的教学模式。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选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型教学、自主性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为此,高校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本领,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素养,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

三是借助智能技术,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提升教学质量,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变换,也要注重教学技术上的改革创新。教学中教师借助智能技术,以仿真的方式创设情境,如:还原特定的历史场景、演示劳动技术等,带给学生更多“视觉冲击力”,从中获得优质的沉浸式体验,使晦涩难懂的理论阐释通俗化、生动化、生活化,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穿透力。

3.2 营造校内“沉浸式”育人氛围,拓宽校外“联动式”实践基地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特性。为了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深化实践育人,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以劳动为荣的有用之才。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内校外实践资源,多途径开展劳动实践养成教育,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劳动的亲身体验,真正体会劳动成就美好人生。

一是充分挖掘校内教育实践资源,营造“沉浸式”育人氛围。一方面,高校创新校内育人实践形式,如:进行物管、饭堂、图书馆等岗位体验活动、创建文明卫生校园、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劳动技能竞赛等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也可以倡导学生利用周末、小长假、寒暑假等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外服务性劳动实践,结合自身所在的社区需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义务劳动,强化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劳动奖学金,采取自荐或推荐的形式,评选出“最美校园劳动之星”“劳动能手”“劳动模范集体”并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是探索“政校企”三方联动模式,合力打造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尝试以“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学校参与”的方式,三方签订合作协议,搭建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政府牵头组织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流研讨,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精准对接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促成产学研合作、教育资源整合、校企共同育人的局面。高校以工学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到工作岗位上体验生产劳动,亲自接触劳动工具,锻炼劳动技能;
或者邀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优秀员工走进高校进行择业心得分享和劳动技能经验交流,让学生通过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尊重每一位坚守平凡岗位的劳动者。

3.3 明确责任角色,优化要素保障

为了加强高校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保证协同育人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规范性,有必要组建领导小组,发挥“指挥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完善制度、师资、资金等各要素,促进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以领导小组为引领。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层代表、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等组成,主要负责协同育人工作的整体设计、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制订实施方案,定期评估与核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阶段性调研、部署、总结、研讨会议,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指导协同育人工作不断完善。

二是以制度为准绳。一方面,在制度的设计上,高校要充分考虑实施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学生参与劳动、快乐劳动、创新劳动的平台,制定和落实管理层面、实施层面、监督层面等相关制度,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开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参照;
另一方面,在制度的执行上,高校要防止“选择性、折扣式”的执行现象,运用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原则,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考为了达到什么目标,以及达到怎样的效果,确保制度执行的高质高效。

三是以师资队伍为支撑。当前,很多高校普遍缺少劳动教育方面专任教师,一般选择由班主任、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兼任劳动教育工作,以致在劳动教育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造成劳动教育效果未达预期,逐渐被边缘化。对此,高校可以尝试:一方面,聘请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优秀毕业校友等组成培训团队,对学校教职工开展常规性的劳动理论和实践培训,全面提升全员开展劳动教育的实力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组建协同育人教研组,由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共同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相融合的方法和路径,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四是以资金保障为后盾。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需要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主要用于建设和维护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配置器材工具、补充日常耗材、给予师生奖励资金等。高校应以自筹经费为主,多渠道筹措协同育人资金,争取政府补助和社会资金投入。加强经费监管,细化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明确经费报销流程,建立经费支出台账,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滥用和浪费。

3.4 以多元评价提质量,以评价反馈促完善

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依据,探索适合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有助于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政策,优化育人质量和效果。

一是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一方面,根据劳动实践的实际情况,引入包括:同学、家长、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等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转变为以自评为主,辅之他评的方式。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定量评价侧重于检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定性评价倾向于评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通过及时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分析和判断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得到了哪些提升,对学生劳动的不同方面有全方位深度的综合考察,形成劳动质量监测报告

二是严格把控评价质量。其一,建立劳动清单,明确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目标要求,据此细化评价指标,设计评价细目表。其二,科学把握评价活动的数量和频次,减少非必要的评价,避免重复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其三,创新评价工具,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现代化评价系统,对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纪实评价。其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建立诚信机制,不定时抽检写实记录内容,确保评价内容真实有效。对于弄虚作假者,作出严肃处理,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三是充分利用评价反馈信息。一方面,正视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关键问题。对于轻视、弱化和虚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学生,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以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选出学生代表分享劳动自我内化过程的体会和感悟,展示劳动技能成果,呈现优秀的劳动制品、作品等形成性材料,树立热爱劳动、懂劳动、创新劳动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劳动育人思想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育人 协同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