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情感,认同——试析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建构

时间:2023-07-15 14: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文/张玉丝

在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大众不再以阅读纸质书籍为主要摄取知识的方式,倾向以碎片化的方式接受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受众成为信息的“游牧者”。

近年来,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路径提供了政策性指导,该类型的节目形态和内容不断得到突破,成为了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在此背景下,探讨文化类综艺节目怎样通过影像来重塑文化记忆获得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2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首播的《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典籍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史。作为一档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其以新时代的话语表达方式发掘典籍中的思想精华,让典籍焕发出新的活力,结合时代的需要探索它对现实的意义,为受众之间建构起共通的意义空间,让观众通过千古典籍感受时代进步和文化力量,是探索当代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的有益尝试。

20世纪以来,电视媒介的出现使文化记忆的储存机制和表现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形态由文字印刷形态转向以视听媒介为核心的视觉形态。①电视成为了当代重要的文化记忆载体,借助影像、符号把过去与现在相连接。换句话说,记忆不是对过去的一切进行简单的储存,而是在想象中重构已有的事实,依据当下人的需求对过去的记忆进行提取和重塑。《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全新的综合表达方式,即“戏剧+影视化”,通过现代的方式激活古老的文化基因,引导大众关注并传承历史文化,节目对典籍里的故事进行荧屏呈现,挖掘典籍背后承载的文化精神,从而唤醒并重塑民众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

(一)典籍内容视觉化 唤起历史记忆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独有的重新使用的文本、图像和礼仪,它是集体共同拥有的关于过去的知识,群体将其一致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建立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之上。”②《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因为它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到往后更深处的文化探寻包括《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论语》等。通过戏剧化、艺术化和生动化的舞台演绎方式把经历了时间和历史淬炼而沉淀为经典的故事所承载的历史感和厚重感进行呈现,用全新的创作方式重现历史、刻画当时的社会原貌,使得历史记忆得以贮存、共享和再生。这些耳熟能详的古代先贤和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书籍,饱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与此同时,薪火相传的典籍一直以来被收录到学校教育课本中,书本中藏有的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等崇高品格与深邃思想一直被中华民族颂扬。通过典籍展开对书中人物故事的探寻,激活了观众潜在的文化基因,观众的文化记忆就此唤醒。

(二)历史人物故事化 弥合文化记忆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制作者对典籍中节选的片段进行演绎,即一本书一个人物讲一个故事,在情景再现的同时合理发挥想象,用故事化包装演绎、刻画典型人物,展示节目主题。通过演员精湛的演技,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时代情境中,感受特定时代下的人物情怀,将历史和现实、古代和当代进行联结达到共情,带给观众视听享受的同时带动观众心理参与,在互动传播中感受文化自信;
然后,专家学者通过点评影像内容和深化故事的意义,给予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让观众走向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在《本草纲目》中,通过对李时珍从童年到老年人生经历的细致描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物情绪真实可感、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他“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性格描绘到了极致。李时珍在医学界做出的贡献和《本草纲目》的历史价值举世瞩目,节目正是通过历史人物故事化表达了当代中医药专家继续继承这种与时俱进精神的夙愿。节目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挖掘故事背后的历史意义,弥合了大众的文化记忆,进而增进了认同感。

(三)时空表达立体化 重塑集体记忆

立体化时空表达是《典籍里的中国》对经典典籍故事进行叙事的主要方式。节目充分调度当代读书人的想法延展历史时空,通过戏剧化的舞台呈现,让古人走到今时,穿越古今的对话方式,使古今融为一体,突破历史时空的界限。首先,节目开篇即在舞台上呈现了一个布满典籍的书房,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走到书桌前,点亮一盏发出微光的陈旧台灯,坐在昏暗的环境中打开典籍、阅读典籍,随着读者所提及到与典籍相关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时,书桌一侧出现小剧场情景演绎,通过影像化的手法让观众脑海里已有一定情景画面的故事场景在舞台“闪现”。其次,演员进入服装间,两侧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代精美服饰,镜子前穿着当代服饰的演员与镜子里身穿古代服饰的自己同时出现在荧幕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通过镜像相遇,互相鞠躬致敬。节目通过立体化时空表达的创作手法,将舞台打造成极具历史气息的环境,从节目一开始便带领观众进入到弥漫着浓厚历史气息的空间中,让观众通过表演者的带领进入到历史故事中,体验传统文化之“美”。通过当代的影像符号与过去相连接,古代空间和现代空间的交融,让当代人与古代人碰面,从而实现对集体记忆的塑造。

情感是人类在建构社会结构时的态度体验,记忆是饱含行为者感情的心灵归属地。大众媒介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高度复原,不仅让内在情感因素驱动着观众沉浸到故事中去体会这些故事饱含的浓烈情感,而且让这些久远的故事发生在观众“身边”,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一)空间符号促进情景交融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空间总共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通过层层递进的信息输出,最终达到完整的叙事目标。这三个区域分别是访谈间、典读会以及戏剧舞台。“访谈空间”通过主持人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嘉宾访谈介绍被选择典籍的来源和书中承载的文化思想,以及对本期主要核心人物的故事引入;
“典读会”则是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作为主持人对舞台内容的讲解和演员带领观众对所选故事片段中的经典诗词集体朗诵,通过朗诵的形式奠定浓烈的感情基调,打造恢弘的“开篇”气势;
“舞台区域”通过演员的实景演绎还原历史情境,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古代与现代无缝衔接,诗句里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得以契合性表达和展现,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舞台效果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通过这三个区域信息的依次输出,观众将他们在“访谈空间”中大致了解的故事背景,“典读会”中所酝酿的浓烈情感一并在多时空构架起的“舞台区域”戏剧观看体验中再次被呈现和激发。节目制作组精良的制作手法使得舞台空间转换行云流水般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情景交融的视听效果。

(二)视觉符号增强情感体验

群体记忆中的真理通过具体的形式被保留下来,这种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地点。③只有利用好的叙述手法和借助具体的人物故事,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才能使观众达到共情。

视觉符号中环境符号和人物符号尤为重要。节目舞台设置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环境,由一个主舞台与多个分舞台结合,舞台在视觉上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暗系色彩辅以暖色灯光,极具观赏性的历史场景和身穿精美服饰的历史人物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氛围,将历史的厚重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当观众随着故事拉开序幕,严肃和崇敬的心态也随之产生,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关于这段历史的文化记忆。就人物符号而言,撒贝宁作为当代电视媒体人代表着大众的眼睛和诉求,同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保证节目的品质。他以求问和评论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观众情感与诉求的一种投射,强烈地激起了观众的同理心和认同感。此外,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拨动了观众的心弦,尤其是对人物面部特写和细微动作的捕捉,将观众的情绪拔到最高处。撒贝宁带领伏生观看当今对《尚书》的珍藏和传承的盛况后,伏生眼神里透露出极大的欣慰与不舍;
袁隆平、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跨越三百多年饱含热泪的握手,“天下富足,禾下乘凉”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满足与喜悦,通过艺术手法将故事情感与现代情感叠加,将观众饱满而真挚的情感激化。

(三)听觉符号触发情感共鸣

正如阿莱达·阿斯曼所言:“像文化、民族、国家、教会或公司等机构和团体是‘没有’记忆的,而是借助于记忆标志和符号为自己‘制造’记忆。”④也就是说,文化记忆是通过符号的再现和表述才会被建构。故事剧本经过层层筛选和修改,最终经过专家对故事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把控,才得以在舞台上高度还原。电视媒介的听觉符号主要是指人物语言和音乐、音响。节目中的台词兼具古文和通俗化表达。比如第一期节目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中节选片段《禹贡》,讲述大禹治水走遍华夏九州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片大地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在与古代先贤——伏生对话时,伏生以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口吻与大家讲述当时大禹所走遍的九州及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撒贝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用新时代的话语方式对当时的九州进行解释,富有感染力的台词表达让古今融为一体,将观众拉入到戏剧艺术表演中,让在场观众可知可感先贤因福泽百姓立下的功劳,不由地对先贤卓越智慧和爱国情怀产生崇敬之情,打破观众与故事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情感上实现共鸣共振,在加深观众记忆的同时使重构的文化记忆产生其所赋予的新的意义。此外,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符号,根据场景中情感表达选择激昂或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真实的时代感,有利于观众把握影像的内容和情感,以其细腻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观众实现了情感的交流。

文化记忆建构并保持着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特定群体的独特记忆,他们保存并传承了历史事件的知识,也实现了对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基因的价值坚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平台成为了构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确认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

(一)互动讨论增强共同体意识

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让在一些人眼里晦涩难懂的典籍能被当代更多的年轻人看得懂、听得进。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观众体验了一场追本溯源的“旅行”。一大批观众通过节目获得了文化快感和精神力量,基于对节目内容的认可和肯定,在民族记忆与情感的感召下,在虚拟环境中运用带话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前两期节目一经播出后,相关话题引爆全网,阅读量超11亿,甚至掀起了一场“典籍热”。有的观众表达了对演员演技的肯定,如“倪大红神演技看哭撒贝宁”“袁隆平、宋应星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倪大红的每一个眼神都是台词”等;
有的观众在收看节目后获得了文化满足,进一步肯定该节目的文化价值,如“这是一档让我提笔写笔记的综艺节目”“节目的教育指导意义颇高,希望节目组制作动画版,供小孩观看”等。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成功把握了节目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文化力量,在互动中建立起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自觉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建设中。

(二)弹幕互动实现参与体验

节目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观看方式。网络用户虽然不能实现身体在场,但是通过网络平台的播出,可以通过发送弹幕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进行文字互动获得“虚拟在场”的体验。观众在文化力量的驱动下,覆盖全屏的滚动字幕会出现在节目特定时间节点上,如观众在观看到李时珍手捧现代图书馆藏的《本草纲目》时,纷纷发出“谢谢先生”“请受晚辈一拜”的字幕。受众将个人感受进行实时分享,被有类似感受和体会的大众所赞同和认可时,便会把所接收到的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逐渐内化到自我意识中,不断强化和加深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身份的认同。

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重构文化记忆时不仅帮助群体成员的个体领会和接受文化的普遍价值,而且以精神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让观众通过节目实现了一次艺术与文化兼具的“文化之旅”,使观众在享受文化熏陶和情感召唤的情景中无形地传承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更是从历史文化既往开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实现了从历史认同走向文化认同。

注释:

①张爱凤:《原创文化类节目对中国“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与价值传播》,《现在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87页。

②〔德〕扬·阿斯曼、托尼奥·赫尔舍:《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法兰克福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③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④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冯亚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猜你喜欢典籍舞台记忆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5期)2022-07-23军迷大舞台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3期)2022-06-17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军迷大舞台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1期)2022-04-19《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金桥(2021年4期)2021-05-21“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记忆翻新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我们的舞台当代贵州(2009年8期)2009-05-31

推荐访问:典籍 建构 中国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