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秀传统,探索特色发展——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而作

时间:2023-07-19 07: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王安潮

八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当时的文艺发展统一了思想,肃清了观念,会议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倡导了深入民间文艺的创作取材等问题,为当时的革命文艺而探索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实用性作品和人才而铺展了道路,推动了延安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去的热潮和民间音乐研究的深入发展工作,引导“鲁艺”师生走出“小鲁艺”,投入到艺术创作源泉丰富的“大鲁艺”中去,“小故事”里蕴藏的“大情怀”一直为人所称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在文艺座谈会后,延安等地产生了民族歌剧《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减租会》、新民歌《东方红》《绣金匾》《翻身道情》《沂蒙山小调》《解放区的天》,歌曲《拥军花鼓》《军民大生产》《南泥湾》《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合唱《七月的边区》《淮海战役组歌》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涌现出了。值得一提的是,“延安座谈会”的思想还促成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调研的深入开展,所开展起来的“秦腔音乐”、“秧歌与花鼓”、“民间音乐”等专题研究,对中国音乐发展起到了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作用,为新中国建立后的民间音乐的“四大”集成等开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5·23”前后,全国各地举行了大量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活动,主题性创演活动精彩纷呈。其中,采用相似的形式,以座谈会为纪念并促进其新时代的发展价值,是这些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陕西省作为“延安座谈会”发生之地,更为重视此项活动的举办,出身于笛埙演奏家的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教授在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的布置下早早地做起了准备,在遴选参会人员及座谈内容上早做细化,因而使得此次座谈会取得极好的效果,促使与会者不仅认识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价值,还对其在新时代中更大化地发挥其现实价值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会议在刘宽忍副主席的主持下,徐新荣主席发表热情洋溢的文艺发展倡议:“要始终坚持以多出精品力作为目标推动改革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发挥陕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努力打造陕西文化名片和品牌。” 进一步继承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扬党的文艺工作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①贺艺、安志顺、鲁日融等老一辈音乐家,张阿利、尚飞林、郭线庐等文艺家协会各分会主席,李宝杰、张君仁等高校领导,作为曾在延安市工作过的中青年代表,笔者也位列其中的九位受邀发言人之一。受现场气氛的感染,笔者也认识到,“新时代文艺赋予我们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座伟大的艺术灯塔,在回顾、致敬的同时,我们将再出发,去创造不负时代的新成就。”②在这场座谈会中,笔者认为,80年后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仍然对音乐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对于陕西音乐的特色发展而言,它更具具象性、方向性指导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看,陕西民间音乐蕴藏丰富,曾经在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的革命文艺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名家名作不断涌现。从现实语境看,陕北地区的民歌等名扬海内外,秦腔等梆子腔影响了近古以来的大半个中国,陕北道情、陕北说书也是经典繁多,如《翻身道情》不仅以歌曲的形式为人熟知外,还以各种体裁的器乐曲为人喜爱。尤为值得强调的是,汲取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而发展的民间音乐方式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以其为法而发展出独具特色创作的音乐名家,从延安时期的刘炽,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刘烽、石夫、屠冶九,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赵季平这些陕西籍作曲家可谓名扬海内外,超越了时代并跨越了观念的界限。今天仍以其为创作发展特色的还有张大龙、崔炳元、韩兰魁、陶龙、程大兆等,表演艺术家中还有贠恩凤、冯键雪、田生玉(歌唱家),鲁日融、安志顺、周延甲(器乐家),理论家中有李石根、乔建中。他们都在挖掘陕西音乐素材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艺术品格,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发扬“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中而探索出的个性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从现实发展来看,陕西音乐特色发展的基础较好,除了有承接延安的红色主题的音乐文化火炬外,还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有了专业的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这些居于兄弟省区前列的发展基础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语境下,陕西在音乐发展方面具有了较为优渥的外在条件,从硬件到软件,这为陕西音乐个性特色的发展助推了前进的动力,也是陕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近年来发展的“硬件”。在此基础上,陕西音乐家深挖外展,以陕西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为基础而创演了《长安》《秦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大秦岭》《永远的山丹丹》《九曲黄河》《延安》等大型器乐作品及“西安鼓乐”室内乐系列作品,还产生了“延安文艺档案”60 册大型图书的产生③。其中的交响组曲《延安》以延安在烽火岁月中的动人故事及陕西民间音乐素材而营造的《红星照耀中国》《吴起镇》《南泥湾的歌声》《啊!延安》等八个篇章,套曲将延安的丰功伟绩以历史回溯的笔触予以了现代交响乐的特色发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是纪念“延安座谈会”中的最为直面的当代艺术表达④。

但不容回避的是,如今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有些是创演中的唯技术论,在盲目追随所谓的“先进技术”中迷失了自我,更是抛弃了陕西特色语言与风格;
有些是诠释中的表层化或泛化现象,这些作品在创作附加的陕西素材只是为了装点其门面,多是存于表层的符号化引用,尤其是抛开感性美韵的发展,沉迷于理性的“算法式”技术音乐游戏之中,使得陕西音乐优美舒展的曲调、激荡铿锵的节奏、雄浑厚重的音响不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音乐创演中是需要技术的加持,否则,就是低层次的劳动或倒退的裹足不前,这些是“唯技术论”不能显现陕西特色的弊端所在!

如何探索新时代语境下的陕西音乐发展,我以为可从固本与创新两条线上寻得契机与空间。

固本,体现在挖掘和研究两个方面,也就是继续挖掘掩藏于民间的音乐文化资源,搜集整理出版,让人民大众知晓其音乐遗存之物态;
再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研究,辨析其中的陕西民间音乐特色之美,特色技艺和素材,将其发扬于新时代资源数据库之中,这是固本的基础之举。固本中还可进行本真形态的编创,以现代音乐的形式,活态地展现陕西民间音乐的时代风尚,尤其是有针对性地打造一些经典之作。

创新,主要体现在取材陕西地方音乐而进行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上,将现代技术,尤其是多声音乐手法,用于作品的内容表现之中,服务于音乐审美视听的外化,将优美动听且富有新时代特色音响开发。基于作品创作,还要挖掘演奏与研究的创造性,作品的外化需要他们的才情,也有利于铸就他们的个性特色,这些特色同样是陕西音乐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时代文艺赋予了我们更为宏阔的发展空间,诞生在陕西大地上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指引我们发展的伟大艺术灯塔,回顾她,我们就是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其艺术手法形态和思想审美观念,知晓其历史中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经典作品的历史渊源;
回顾她,我们更应在“座谈会讲话”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汲取经验,承续路线,将其汲取既往并开拓创新的创作源泉,从“座谈会”再出发,不仅是回望历史,不忘先贤吕骥、冼星海及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路线,更要扎实探索陕西音乐文化资源,不负时代韶华,坚韧顽强地创作出陕西特色音乐,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火种燎原于新时代的发扬传统优秀经典文化的语境中,给人民大众创作出更具新时代风貌的音乐精神食粮。

注 释

①屈荔鹏.省政协召开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 周年座谈会 徐新荣出席并讲话[N]2011-5-24(1).

②陕西省政协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座谈会小记[D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 733669516093443880&wfr=spider&for=pc.

③《延安文艺档案》由周巍峙、贺敬之、王昆、王蒙任总顾问,肖云儒、李树声、梁茂春、居其宏任学术顾问,王巨才主编,音乐主编是赵季平、冯希哲,2015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陆续发行。

④王安潮. 交响套曲《延安》研究[J].音乐创作,2022(2).

猜你喜欢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延安天津音乐学院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服务——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放歌——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郭沫若学刊(2022年2期)2022-07-02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05-05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新教育论坛(2019年14期)2019-09-10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推荐访问:延安 座谈会 发扬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