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趣”教学

时间:2023-08-03 14: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梁姝

教材选编的文言文从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到六年级下册《学弈》《两小儿辩日》,都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淺显易懂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立足儿童立场,结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课标要求

反复细读2022年版课标,“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词语多次出现,但在三个学段课程目标却没有找到关于文言文的具体教学要求。第三段学段关联的要求有:“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在把握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时,就要依据文言文出现的单元主题以及课后习题。

教材的单元主题和课后习题对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起着导向性作用,体现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在能力要求上,教材从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评鉴能力、积累能力五个方面聚焦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方法指导上,由易到难,层级递进。如从初步尝试借助注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到借助注释读懂全文内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趣味十足的课堂。下面将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为例阐述文言文“趣”课堂的探索。

1.精准定位目标,激活儿童心理期待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会愿意学习并努力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精心规划教学过程,特别是开场介绍引人注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杨氏之子》课后习题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因此,背诵这篇课文和感悟人物的聪慧是教学重点。《杨氏之子》以“甚聪惠”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上课开始就紧扣“惠”字,用趣味猜字引入。课件出示“惠”的金文      ,教师提问:“大家猜猜看,这个是什么字?”“惠”是会意字,上部音zhuān,是古代“专(專)”字,表示专心且谨慎,加“心”表示(全心)仁爱。古代“惠”同“慧”,表示聪明、机敏,但“惠”更强调有教养,为后文的理解人物特点奠定了基础。

所以,梳理出了本课教学的主线为:以“惠”贯通各个环节,从“据形索义理解‘惠”“百读不厌感知‘惠”“条分缕析探究‘惠”“由此及彼升华‘惠”到“意犹未尽深化‘惠”五个方面。

2.聚焦文本语言,培养儿童审美情趣

文言文处处蕴含美:美的音韵,美的节奏,美的行文,美的意境。这样美妙的文字,放声朗读是首要的。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教师在思路上引导学生先读对、读懂,再读透、读美,渐进式前进,熟读成诵,留心细节,内化语言。

(1)读通顺。入情入境的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好的范读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音韵美、意象美,增强对语言的亲和力和亲近感。教学《杨氏之子》时,教师可以选择自己范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的范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的美,学生听完后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针对几个生字和多音字,如“诣其父”的“诣”正确读音为“yì”,多音字“为设果”的“为”读作“wèi”,多音字“应声答曰”的“应”读作“yìnɡ”。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再着重强调节奏的准确性,因为正确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大多数学生读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其实正确读法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指导节奏的基础上,教师还给学生讲清楚了为什么这样读: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是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其间要停顿。(2)读流利。学习文言文需要多种形式的读,反复的朗读是语言内化的过程。由于《杨氏之子》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在读正确后,教师设计了读“没有句号的文本、竖版繁体字的文本、挖空的文本”,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挑战,增加读的趣味。一遍遍的朗读后,这篇不足百字的文言文就水到渠成地被学生背出来了。(3)读理解。演读是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自导自演、创新运用语言的方式。在演读《杨氏之子》的“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时,有学生提出孔君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手要指着桌上的杨梅给杨氏之子看,因为句中有个“示”字。有学生认为“君家”两字要重读,以突出孔君平的一语双关。这样的演读不仅充满趣味,还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文白对读、猜读、打击拍读、引读、配乐赏读等多种方式打开文言文诵读的窗口。

3.探寻丰富内涵,增强儿童思辨能力

文言文所记录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类的文章存在着年代隔阂感和距离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难以感悟其中表达的深刻内涵。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课堂充满未知和期待。

《杨氏之子》一文学生可以通过借助注释体悟出杨氏之子的“聪惠”。但是,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的原认知上,而应该在学生原认知的基础上提升语言能力、思想境界、认知水平。

教学《杨氏之子》时,以“惠”为主线进行设计:一是扩展阅读,引入《狗窦大开》《徐孺子赏月》两篇文言文,让学生体会古代儿童的语言之妙,以一篇带多篇,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是比较“聪慧”与“聪惠”,让学生明白“慧”主要指的是“智力”,而“惠”主要指的是“品德”。把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张吴兴、杨氏之子、徐孺子对比,便自然体会出杨氏之子、徐孺子不只是语言的“聪慧”,更是品德中的“聪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口出恶言表面看起来可能是“聪慧”,但实质并不“聪惠”,要达到真正的“聪惠”,说话要彬彬有礼、进退有度。课堂教学时,教师多注意《杨氏之子》“聪慧—聪惠”的比较教育,当下“聪惠”的学生慢慢也会有魏晋之风。

教学中,在一定的阅读与积累基础上,从教材出发鼓励学生大胆突破,试用文言文来交流,可以让口语交际迸发出别样的精彩。或者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通过这一激趣方式推动学生个性表达,来超越文本,启迪智慧。如将《杨氏之子》进行改写,假如来客不是姓孔,而是别的姓,如何应答,提醒学生要突出杨氏子“惠”之品行。

4.以一篇带一本,丰厚儿童文化积累

引导学生依托教材延伸阅读,拓宽语文学习的边界,以一篇带多篇,带一本书甚至多本书,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新课即将结束之前,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强内容之间的联系,以课文为载体引入生动的名篇语段,链接相关的文言文故事,将经典诠释得通俗易懂,将故事叙述得富有生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的阅读欲望。《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因此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推荐阅读《世说新语》,旨在帮助学生打开了解《世说新语》的大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魏晋时期儿童机智聪慧、知言善辩、正直勇敢、直言不讳的特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的魅力,还可以推荐阅读明代作家赵瑜的著作《儿世说》,进行比较阅读。

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再进行一一强调,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带着学生跳一跳够到更高的苹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跟着学生的步伐前进,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杨氏文言文课文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Fort Besieged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百家讲坛(2016年7期)2016-08-09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推荐访问:立场 儿童 教学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