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有效实施探讨

时间:2023-07-19 08:15:07  来源:网友投稿

何登录 蒋琳琼

摘    要:“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旨在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多方联手合作,推動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多方联合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前协同育人还存在合作过程过于形式化、内容单一、协同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只有“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各方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校企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实施。为此,文章从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等方面对协同育人有效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行校企”;
协同育人;
运行机制;
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39-04

作者简介:何登录(1975—),男,湖南永州人,梧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金融科技。

基金项目: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背景下金融大数据分析实训平台建设”(220601155212401);
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数字+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梧州学院为例”;
2022年梧州学院教学成果培育立项项目“‘数字+应用型本科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2Wyjxcg013);
2019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以能力达标为导向的考试改革——以梧州学院为例”(Wyjg2019B035);
2015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微处理器系列及硬件类课程改革”(Wyjg2015B016)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学校为主体,且基于高校的情况构建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没有充分对接。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推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涌现,加速技术更新迭代,单靠高校自身力量建设实践基地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深化“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旨在促进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多方联手合作,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学校,而是多方基于合作的契合点,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等纳入课程开发,将行业企业的技术应用场景嵌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相结合,保证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拉近学校与企业、课堂和现场的距离[1],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一、当前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当前协同育人仍存在“政行校企”合作不全面、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协同育人工作开展不顺畅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协同育人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产教合作内容

协同育人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约束,企业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动力不足,各方参与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尽管一些企业与高校签订了具体的产学合作协议,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源和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践平台,但协议条款并未具体细化合作内容,重形式、轻内容,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不深入,过于形式化,合作关系松散,只是表达产学研合作意向,并无硬性的条款约束,后续实施困难。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与评价机制,协同育人效果差强人意,缺乏深度,甚至有的校企协同育人协议成为高校与企业的一种“面子业绩”[2],因为,对企业而言,高校有庞大的学生群体,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就意味着有稳定或潜在的客户;
对高校而言,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就意味着多一个潜在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协同育人的内容单一,形式分割

高校与企业的目标存在冲突,高校追求的是教育效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高校想通过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到企业完成专业相关的实践和专业实习任务,让学生得到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与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实务认知与工作经验。而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竞争和业绩考核的压力下,除非能带来盈利,否则,不愿意与高校开展协同育人活动。

校企合作育人的局限在实训实践环节,体现为相关教学软件的提供与使用、协同深度不够、合作内容较少。行业企业并未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没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课程体系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材建设等;
行业企业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并未为本科生授课、讲座,向学生讲授最新技术的知识与发展趋势,也没有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教与研分离。

(三)校企协同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

高校与企业协同合作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规与条例,缺乏健全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因此,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法与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大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相关政策的落实与引导的力度。

二、协同育人全方位推进的运行机制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目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平台仅负责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的对接与实施,对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全方位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及管理监督、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从政策、制度着手强化协同育人的社会认知,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教育体系,形成行业指导、地方政府引导、企业与学校深度参与,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协同育人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就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对接[3]。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引导高校教学贴近产业、企业发展;
通过学研用结合,助力行业技术的改进、产品的研发、产业的转型等。只有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协同合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4],校企合作结构才更具稳固性和发展性。

(一)政府层面

设立协同育人专门职能机构。目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更多的是负责项目的申报与对接,对相关项目的有效实施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为引导和促进校企协同育人长期有效实施,有必要在国家层面设立负责管理协同育人的专门职能机构及协同育人信息平台[5],并实行多层次的垂直管理。协同育人专业职能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推进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等协同育人的相关政策;
统筹与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信息,跟踪最前沿的方法、理论与技术,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发展;
通过垂直管理模式,有效监督与管理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落到实处等。

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协同育人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配合负责管理协同育人的专门职能机构做好中介和服务工作,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通过政策支持(如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引导和协调区域内外的相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影响校企合作育人的效果[6]。地方政府可定期組织、举办协同育人合作促进会,起到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引导和推动校企协同育人[7],激发校企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二)行业层面

当前,行业在校企合作中很少介入,往往是企业与学校直接对接,而不同企业关于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规格及应用场景不尽相同,这就易使学校在寻求企业实施协同育人过程中产生困惑,到底与哪一家企业合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或者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更接近行业的标准呢?因此,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要推动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

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提供行业信息、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
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与培训、从业资格认证,组织技能考试等;
通过行业文化建设、制定行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会员及从业人员的行为;
协调与引导同类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
定期为学校师生做本行业发展形势报告,与师生探讨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等方面的内容。

(三)企业层面

企业与学校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要积极参与协同育人,将协同育人落到实处。企业要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企业、市场需求方面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可行的建议;
与学校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或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基地,参与实务类课程教学技能指导、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案例库建设等,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支持。校企应共建师资队伍,鼓励与引导企业导师(如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此外,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教育,与学校共同承担项目研发任务,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学校层面

高校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相关制度与措施,如依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训实践平台,改进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优化师资结构,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
成立校企联合参与的专业管理委员会,建立校企联席会制度,优化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召开联席会,探讨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完善互聘制度,让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程教学任务,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历练。

总之,要保证多元化协同育人良好推进,必须坚持政府强有力的监督与引导,行业、企业、高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进行有效协同合作,共同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新方法理论、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图1)。

三、校企协同育人有效运行的方法对策

(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政行校企”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利益驱动力是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根本动力,只有让企业在与高校的协同育人中获得利益,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高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才能长久持续。因此,“政行校企”协同育人要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市场手段,使各方共同创造价值,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以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为出发点,使各自的利益诉求得到实现,产学研合作、产教合作、协同育人才能长期维持。

(1)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学科研实力与办学声誉,提升高校软实力及办学实力,以吸引企业参与协同育人。

(2)健全“政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利益保障机制,在确保各方履行协同育人的责任、义务的同时,通过制度保障,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3)完善“政行校企”协同育人财税、金融优惠及专项实习经费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为参与协同育人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拨付专项实习经费,提高行业、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共建协同育人师资队伍

(1)成立校企联合参与的专业建设管理团队。共建师资团队,实行师资“互聘互兼”制,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讲授相应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践课程,企业可以聘请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挂职锻炼,既可使兼职教师的教学专项能力得到改进,也可使校内专任教师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完善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人员的流动机制。从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方面对相关人员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严格选聘的富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兼职高校教师;
而高校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定期到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历练,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3.完善保障与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明确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在协同育人中的权利、责任、义务,避免只重视形式而忽视效果,确保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参与的可持续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顺利进行。

(2)成立专门的协同育人评价和监督机构(或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流程,设定评价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评审、岗位对接、协同育人项目结项等。

(二)丰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

深化协同育人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依托,充分整合高校、行业企业的资源,紧跟最新知识理论、信息技术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联合推动人才培养改革。联合实施人才协同培养应尊重参与方共同利益,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各方的条件与能力,探索与创新组织方式、合作机制。

1.项目合作。这是基于某个具体项目建立的一种短期的合作育人关系,项目完成则合作关系终止。这种合作方式单一,较为松散,合作层次较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8]。但通过项目合作,将项目的实施与教学对接,驱动相关教学任务,有助于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学生参与到项目中也可以得到鍛炼。

2.远程教学,线上培训。通过课程置换,将行业企业的岗位技能、实务类课程嵌入高校课程体系,由合作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授课。企业通过线上授课方式将职业技能、前沿知识与信息传授给学生,或以制作视频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嵌入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学校通过将课程教学与企业提供的教学资源整合,有助于理论知识与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学校的“育人”面向行业企业,能“量身定制”职业技能型人才。

3.合作办学。通过“创新创业班”“精英班”“特色班”“实习班”(包括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3+1”“3.5+0.5”等方式,积极探索订单合作办学。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人才培养由原先的高校独立培养模式转变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更能兼顾理论与实践。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足够的基础专业知识后,按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开发实际,在企业完成企业实训与培养平台的学习任务。还可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课程实习实践,结合企业实际完成毕业论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机构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新技术、新方法及理论的学习与培训,能解决高校专业实务操作软硬件不足的问题,使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训实践环节,既能让他们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又能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这种方式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培训费用,如果是学生自费,则学生主动性不强,因此,可以探索“学生出资+学校补助+政府补贴”的形式[9],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共建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高校可与行业企业整合资源,采取共同办学的合作形式,建立合作协同育人基地。

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引导,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基于互利共赢、目标达成要求,按一定比例各自投入相应的资源共建合作平台,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能有效地将科研与教学对接,将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与课程体系融合,实现教研一体,寓教于研。这种协同合作关系紧密,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能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使协同育人高度融合。

共建形式有在校内建立行业学院、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工作室等[10],或在校外建立分公司、分厂、分院等。这些形式能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可由专业教师兼职运营管理,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承担技术与项目的研发,创办优势专业,形成专业品牌,在区域内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提高高校的办学声誉,形成良性循环;
让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的开发、授课、讲座、师资培训等;
让学生实训实习更便捷,其可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调研、参加企业举办的相关比赛等,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链接、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训相链接,有利于从理论知识掌握到仿真实训体验再到实践创新的推进,从而使学生对目标岗位能有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林承松.协同育人的金融科技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财富时代,2021(2):221.

[2] 徐小龙,朱捍华,邹仲海.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与银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9):58.

[3] 杜守建,李玉芝.“行地企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6):66.

[4] 只海平,王明耀.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6):5.

[5] 耿乐乐.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启示:基于德国、日本、瑞典三国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9):39.

[6] 肖称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与激励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2(34):79.

[7] 孟国忠,王正.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258.

[8]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9-60.

[9] 王军,赵有生,吕一枚,等.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5.

[10] 朱士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以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探索为例[J].江苏高教,2016(5):82.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合作模式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1期)2019-11-16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3期)2017-06-21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12期)2017-01-12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31期)2016-12-16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19期)2016-11-22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

推荐访问:育人 协同 探讨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