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价值功能、问题反思及路径优化

时间:2023-07-10 12: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刘秀伦,胡小燕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人的情感因素为仪式感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2]。这表明党和国家日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培育。然而,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体验却不容乐观,因此,为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培育,立足实际,合力共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生成的元素机理

有温度、充满仪式感的教育方式,能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并且能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仪式场域承载仪式感,仪式象征呈现仪式主题,仪式氛围强化仪式感,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元素机理。

1.1.1 仪式场域

仪式场域包括仪式的时间与空间。从仪式时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周期性的过程,仪式活动开展的频率越高,参与者的仪式感体验越强烈。善于运用仪式时间尤其是抓住时机,能够唤醒参与者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加深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题的认知与理解,继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育人效果。从仪式空间来看,主要分为固定性的和临时性的仪式空间,前者例如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后者则是指个别仪式开展时需要的空间布置。仪式的本质是信仰教育,仪式的核心在于励志。仪式场域要精心策划,做到庄重、朴素且相对独立,营造出严肃的氛围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1.1.2 仪式象征

中国古代礼仪讲究“兴必取象,以象征意”,即仪式取象于器物、语言、时空、行为等多种要素,以此达到对仪式本身的诠释和超越。维克多·特纳提出象征符号一般都具有两个意义极,一个是“理念极”,另一是“感觉极”①。“感觉极”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理念极”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仪式活动所内蕴的社会价值,继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仪式象征由一系列符号组成,并且仪式象征符号具有神圣性。对仪式象征符号的选择有三个要求:一是能够讲清楚仪式活动主题的由来,明确历史进程与发展演变;
二是能够讲好其象征的意义,即这一象征符号代表什么;
三是能够引领大学生明确仪式象征符号的价值导向,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

1.1.3 仪式氛围

广义的仪式氛围可以理解为仪式环境,“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变革的实践”[3]。一方面,人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制约人的活动,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改变环境,并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使其适合自身发展,譬如“孟母三迁”的故事。狭义的仪式氛围指由色彩、声音及环境营造出的某种意境和气氛。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氛围因活动主题不同,仪式氛围感类型也多种多样,如在春节庆典、开学典礼等仪式活动中,营造的是欢乐喜庆、催人奋进的意境;
在入党宣誓、纪念仪式、祭奠仪式等仪式活动中,营造的则是庄重、肃穆的仪式氛围。仪式氛围营造的恰到好处,不仅能够唤起仪式参与者强烈的情感认同,还能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心理慰藉,继而引导其对仪式主题产生持久的信仰。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生成的价值功能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具有价值导向、情感传导、责任激励和良好行为培育功能。

1.2.1 导向功能:促进价值认同

仪式是“仪式感”得以产生的源泉与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体现在高校举办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中,这些仪式活动具有强化价值引领的作用。第一,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仪式活动如升国旗、毕业典礼等,于潜移默化中增进大学生对“24字”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第二,增进对“四史”教育的认同。蕴含“仪式感”的高校仪式活动,更能使教师讲好党的历史,更好地引导学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传递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培植爱国情怀。第三,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通过创新仪式感育人载体和灵活运用仪式感育人方法来营造浓厚的仪式感氛围,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富有“仪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更能促进大学生内心对主流价值观的主动认同。

1.2.2 传导功能:激发情感体验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情的存在物……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4]。人是注重内心体验、追寻仪式感的。正如法国童话《小王子》里所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可以引申理解为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生活需要仪式感,思想政治教育亦如此。高校仪式活动类型丰富,可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引起情感共鸣。通过型仪式如开学迎新、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政治型仪式如升国旗、唱国歌、军训仪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归属感、集体感,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
纪念型仪式如五四青年节、建党100周年庆祝日、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敬畏感、崇拜感,存储学生的集体记忆;
庆典型仪式如校庆、联谊会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存在感,为学生释放情感提供大舞台。在高校各项仪式活动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1.2.3 激励功能:增强责任担当

蕴含“仪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践行青年使命担当的自觉心。第一,仪式感育人能够激发学生在学校中做“优秀的学习者”的奋斗精神。如学校举行的“五四之星”颁奖典礼、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颁发仪式等各种激励仪式活动,学生置身于这些仪式活动时会不自觉地拉近自己与榜样的距离,更加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他们会以此为学习目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朝着“优秀的学习者”不断前进。第二,仪式感育人能激励学生在社会中“做有担当的好青年”的责任感。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勉励,大学生耳濡目染,于潜移默化中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第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能激励学生在家庭中“做有责任心的好成员”。如上下课礼仪、师生见面时问候礼仪等日常仪式活动,激励学生对“礼”的遵循,当其回到家中,也会将这种“礼”表现在对父母的问候与关心上。

1.2.4 升华功能:催生良好社会行为

“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缺少的,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行”,即导之以行,培养行为。“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对参与者的个体行为具有一种行为示范与规训的功能……进而养成为社会所认可的举止言行”[5]。有着浓厚仪式感的活动有助于将大学生塑造为“社会人”,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第一,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蕴含仪式感的活动如师生见面时的问候礼仪、毕业典礼、颁奖典礼,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心情顺畅、心态良好,提高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继而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第二,有利于教导学生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校的校园仪式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校庆仪式中的校训、军训仪式中的军训、建党100周年的伟大建党精神、家庭仪式教育中的家风家训等,学生在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同时也于无形中传递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三,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赋予“仪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之后,能够引导其更准确地认识自己,更恰当地评价自己、设计自己、调节自己,更自觉地规范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之价值引领的实现、人才培养之政治方向的保证、学生精神动力的有效激发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体验仍然呈现出“无感”的窘态。

2.1 目的认识较模糊,认可度待提升

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仪式感育人活动实施主体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认识都较为模糊,导致学生对仪式的认可度较低,误以为仪式感就是形式感。第一,实施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更多认为学校组织的仪式活动不过是一项行政任务工作,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年年都有的通过型仪式,组织者们认为仪式感无所谓且费时费力,不过是“走走”流程而已。第二,部分大学生参加仪式感育人活动存有功利心。学生们在参与某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时,除了部分同学是为了增强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素质外,有些则是为了给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以获取奖学金,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还有一些则是为了与别人保持一致,受从众心理影响,具有强烈的被动性。正所谓“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对仪式感的目的认识模糊,势必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体验。

2.2 仪式参与被动化,参与度待提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主体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6]。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育人活动亦如此,如果没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便活动蕴含充足的教育仪式感,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第一,学生主动参与意愿较低。由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自主个性强,他们热衷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会为了活动而参加活动,同时由于学校工作现实的需要,某些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继而出现学校的安排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匹配不一致,出现学生厌恶的“被安排”“被参与”“被开会”等现象。第二,学生仪式活动的投入程度不高。此处所谈及的“投入”同柯林斯在其互动仪式理论中所谈及的“身体在场”有一定的差异,即这里的投入不仅包括身体在场——学生签到且坐在相应的位置,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在场”——认真参与仪式活动,做到“身临其境”。但现实是,学生参与仪式活动时,完成签到后便自顾自地当起“低头族”或者马上离开现场,即便是留下来也往往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游离状态。

2.3 仪式形式较刻板,体验度待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培育应当更加考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仪式方式的创新,但现实中仪式形式的简单化、过度娱乐化、重复化,极大降低了大学生的体验度。第一,仪式形式简单化。由于墨守陈规,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呈现出单一化倾向,如毕业典礼往往缺乏新意,按部就班,仪式感仅仅只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已经失去了最初举办毕业典礼的初衷,使得学生难以在仪式活动中体验到仪式感。第二,仪式形式过度娱乐化。高校仪式活动本应是庄重肃穆的,但学校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过度将仪式活动娱乐化,以至于部分学生因为好玩、搞笑、凑热闹而去参加仪式活动,仪式的神圣感、庄重感被极大削弱。这种被异化的仪式营造的仪式感,容易让学生误以为高校仪式是一种集体聚会、一种集体游戏或是一种形式主义。第三,仪式形式繁琐化。如很多高校仪式活动在正式开始之前都经过多次的排练、预演、定位等,学生在参与仪式前便产生倦怠心理。因此,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反感高校仪式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便成了形式感。

“仪式感的运用在本质上是一种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从构思、设计到使用,都要确保贯穿其中的精神价值拥有能够感知到的主题、能够提取出的价值导向和能够识别出的规范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运用也需要因事而化,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构建富有情景的仪式感,助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3.1 充实仪式内涵,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内涵,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筑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理论根基,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且提供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资源,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党史国史的资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要注重提供优质的内容供给,既要坚持真理性,又要坚持价值性。第二,赋予仪式活动以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将仪式活动看作一种教育手段,而且更要注重仪式活动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因此,高校举办仪式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其思想价值的引导,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充实,积极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的认知,为其获得仪式感、产生价值共鸣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仪式所承载的内容要注重时效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仪式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例如程民生教授在2021年河南大学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中讲到“累了可以躺平歇会儿,可不敢一直躺平啊”,这句话一度火爆全网。因为他讲到的“躺平”“躺赢”属于网络热词,瞬间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同时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顺势加以引导。由此可见,仪式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学生于内心中更加认同教师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在赋予仪式活动以文化内涵且注重内容时效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真正认同仪式活动及其所传导的价值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3.2 注重情景设计,增强大学生的体验感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发展,需要注重仪式感育人活动的创新性。第一,创新仪式感育人方法,增进大学生情感体验。在课上多运用情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高校教师可利用雨课堂、学习通、云课班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营造浓厚的课堂仪式感;
课后多采用实践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及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其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注重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构建,搭建虚拟仪式体验平台。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打造网络仪式体验平台,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近年来热播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深受观众喜爱。其中有网友评论火到出圈的《觉醒年代》时说到:一条小路叫做“延乔路”,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这便是成功构建出一场特别的网络仪式,并“引导网络新生代通过‘虚拟在场’获得荣誉感、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体验”[8]。第三,联系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仪式活动。高校应结合国情、世情、党情、校情等开展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例如高校校庆要结合本校的校训设计相应的活动主题
根据学校所处地理位置选择就近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甚至可以结合高校所处的气候条件确定新生的军训时间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丰富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大学生参与仪式活动的代入感。

3.3 优化大学生心理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在场感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体验者、感知者、转化者,因此需要从主体方面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优化其心理环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在场感。具体而言:第一,引导大学生调控心理预期,主动学习仪式活动的相关知识。大学生要理性地审视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认知、情感、行为需求的期待,掌握适度原则。同时还要积极学习仪式活动的相关知识,如仪式活动的开展背景、文化内涵、精神意蕴等,继而以一个更饱满的状态参与仪式活动。第二,教育其认识到参与仪式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心理在场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缺失的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与敬畏之心的缺失。因而,一方面,组织者组织仪式活动要注重敬畏感的创设。只有敬畏历史,学生才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只有敬畏生命,学生才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端正参与仪式活动的态度,不能将蕴含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的活动当作一次任务、一项游戏、一种形式,以草草了事的态度参与仪式活动。反之,应当怀着神圣感和敬畏感参与其中,真正感知仪式活动所传导的精神价值,提升身心皆在的“在场感”。

3.4 推动仪式教育日常化,升华大学生的使命感

正如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9]。要推进仪式教育的日常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具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家庭在传统节日时要营造仪式感,例如春节贴春联、清明节扫墓、中秋节赏月等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同时家庭教育也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孝”文化、“礼”文化等,从小培养学生的仪式感。学校也是培养学生仪式感的主阵地,学校要在理论教学时注重仪式感的带入。学校除了在课堂上注重营造仪式感外,在课外社会实践中也要重视仪式感的营造,例如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开展开幕式、闭幕式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英雄人物陈列馆等。其次,纵向上看,在大学生重大生命节点时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在大学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实习等重要时期营造仪式感,规范相应的仪式程序,引导学生顺利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在大学生入党入团重要时刻营造仪式感,建立健全升国旗、交党团费、戴党团徽、唱国歌等日常教育的形式,增强学生入党团的光荣感、使命感。同时,日常生活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由于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情感体验的影响巨大。鉴于此,高校要多注重校园日常生活仪式感的营造,例如师生间日常见面礼仪、上下课时问候礼仪、升国旗奏唱国歌礼仪,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耳、入心,最终升华大学生的使命感。

注释:

①维克多·特纳在其著作《象征之林》中提出“感觉极”和“理念极”。“感觉极”多表示象征符号,用以调动人的情绪情感;
“理念极”则多指象征对象,代表象征符号背后的意义。

猜你喜欢仪式政治思想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十岁成长仪式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仪式感重要吗?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推荐访问:路径 反思 仪式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