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创新策略

时间:2023-07-21 14: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王润珏

【内容摘要】航天议题在国际传播场域中的可见度和热度逐年递增。近年来,中国取得一系列航天探索重大突破,中国航天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突破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政治+科学”双逻辑框架提供了机遇窗口。中国可从航天传播的文本生成逻辑和关系生成逻辑两个维度着眼,建立与中国航天精神、航天理念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叙事框架,建立跨文化、跨代际的关系网络,在航天议题之中讲述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时空故事。

【关键词】航天议题;
国际传播;
互文;
互动

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美国阿波罗十一号完成人类首次登月任务,到2022年我国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历史上每一次航空航天事件都极具国际影响力,不仅标志着科技的突破与人类探索宇宙能力的进步,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世界多国太空探索、太空布局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展开中国航天议题国际传播叙事的创新实践,如何实现中国航天事业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都成为当今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语境与环境

(一)政治与科学:航天议题的既有国际传播框架

在世界航天技术研发和太空探索活动广泛开展的背景下,航天议题在国际传播场域中的可见度和热度持续提高。具体来看,全球范围内对航天议题的关注呈现区隔明显的两个传播场域。

一是围绕国家航天战略、航天实力、太空探索价值观等话题,以国家机构、主流新闻媒体、政治人物、意见领袖为主体形成的政治传播场域。在传统的国际传播逻辑框架中,航天事件话语体系的形成深受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争的影响,在作为时事新闻被报道的同时,还被置于政治、军事语境中进行讨论。例如,俄罗斯将维护太空安全和太空力量平衡作为国家安全考虑的首要问题,美国将其太空战略定位为国家安全重心中的中心,日本2008年解除航天不能用于军事目的的禁令。这种国家安全导向直接反映在国际主流媒体对航天事件、航天科技研发的政治化报道和解读中。

二是围绕航天技术、天文知识等科学话题,以科学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科学家、宇航员等为参与主体形成的科学传播场域。在此语境下,航天议题的讨论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面向公众的科普传播和航天共同体内的科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航天大国对航天教育和航天科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大航天机构通过网站、网络电台、移动应用等自有媒体和社交平台上的账号矩阵建设在面向本国和全球公众的航天科普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欧洲航天局为儿童专设的网页ESA kids不仅有吸引儿童的彩色页面,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各类活动、趣味游戏及供老师使用的教育资源,增强了航天科普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

(二)太空竞合与话语权竞争: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发展态势

凭借着在航天航空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和媒体机构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传播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在航天科普、航天事件报道、航天议题解读等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美、英等国还凭借其强大的文娱产业和资本体系,以影视、图书、动漫、主题乐园、儿童玩具等多样化的形式为载体,不断模糊政治和科学两个传播场域之间的界线,面向全球进行其太空理念和宇宙价值观传播。

当前,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通过国际合作优化其太空能力,维护太空资产,强化实施太空威慑能力。美国领导的“奥林匹克卫士行动”(Operation Olympic Defender,OOD)已有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三国加入,并与超过35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2020年英国与美国签署了《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支持在未来10年内开发月球“门户”(Gateway)、让航天员重返月球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航天领域建立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传播优势必将服务于他们的太空战略。随着上述国家之间太空合作的深入,他们也将合力强化国际传播中航天议题的话语权。

(三)航天技术突破与传播技术创新: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历史机遇

中国航天事业的定位,经历了作为国防事业到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转变;
航天事业也由最初的“保密”工程,逐渐走入我国和国外媒体以及公众的视野。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晚,航天事业国际传播的开展也相对较晚。近年来,中国航天议题传播的积极性和开放性明显增加。特别是2020年以来,航天传播在中国国际传播内容中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航天事业的国际传播体系建设逐渐提速。

一方面,随着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
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轨组装完成,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和“夸父一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先后发射升空,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每一次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都引发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另一方面,智能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途径,也为从不同视角立体、全面地讲述中国航天故事提供了更多可能。用户可以在视频社交平台(优兔、推特、TikTok等)收看中国航天大事件,如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问天实验舱发射等的系列直播;
面向青少年的“天宫课堂”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天地互动与现场直播;
中国航天博物馆推出的“中国梦航天梦”数字展厅线上互动活动,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

因此,中国需要抓住近期一系列航天探索重大突破所聚集的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国航天议题国际传播叙事框架和叙事逻辑的转变、重塑,进而促进国际舆论场话语权力格局的改变。

二、互文:拓宽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新文本生成路径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译为文本间性。《韦氏词典》中,互文性被定义为“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被视为文本创作或解释的基础”。它包括(1)兩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
(2)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克里斯特瓦在《封闭的文本》中提出,“文本是一种文本置换,是一种互文性: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相互中和。”古往今来,人们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总是与社会生活、文学创作、政治运行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源源不断的文本生产和阅读。《文子·自然篇》记载,“老子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周礼·地官司徒·鼓人》中载有“救日月则诏王鼓”,即在日食、月食发生时击鼓救护的仪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唐朝诗人李贺的《梦天》则是人类宇宙认知的进步与文学艺术想象相互交织过程中生成新文本的典型代表。

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主体的广泛参与下,国际传播语境中航天议题的互文性实践广泛存在,由此产生的文本常常因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而得到媒体、公众的普遍肯定。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奥运会东道主法国推出的宣传片“巴黎八分钟”里,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用萨克斯演奏了《马赛曲》的尾声。这一由媒介呈现出来的集太空、音乐、体育于一体产生的视听文本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认可,被各国媒体评价为“浪漫到太空”。

在另一个案例中,互文手法在航天议题文本生成中的作用更加明显。2022年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用推特个人账号发布了两条文字加图片内容的推文,其中图片为她拍摄的太空摄影作品,文字为“中文+英文”和“中文+意大利文”两个版本的相同内容。中文配文为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绘宇宙景观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一发文获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的点赞,并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和新闻头条,被国内外社交媒体广泛转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超时空浪漫”。

正如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Michel Butor)所指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哪怕是原封不动地引文也已经是戏拟;
只要把某段文字单独提取出来,便已经改变了它的意义。在将其他系统中的信号、符号文本移动至航天议题的相关文本时,连带着人们对这些文本、符号的理解、记忆和想象(如中国公众对《兰亭集序》的理解)一起迁移到新文本。由此可见,从互文理论的视角出發,国际传播中航天议题的文本生产可以突破既有的政治和科技双逻辑框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在跨领域、跨文化、跨时空范围内,通过对文字、语言、影像、图片、音乐等多种样式文本的复读、强调、浓缩、转移进行文本再生产,从而在人们对既有文本认知延续、情感流动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关联。

此外,以科幻文学、科幻影视作品为代表的航天议题虚构叙事的文本生产也非常值得关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科幻这种一直被认为是描写未来的文类,其实描写的就是现实本身”。好的科幻作品能够体现作者、国家、人类对发展航天、探索宇宙的意义与价值的哲学追问与思考。正如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的后记里所写:“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往小处说,这是科幻迷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往大处说,它可能关乎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我认为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些诘问已经完全超越了“国家”“民族”的限制,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存亡、道德的意义,从而也将读者引向这些关乎地球命运、生存规则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的答案正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科幻类作品对航天文本生成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不同形态、类型文本之间的互文范畴。科幻文本的生产是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现实与想象的互文、当下与未来的互文,反映人类对探索太空未知的期待、想象以及焦虑、反思,是理性思维与文学幻想碰撞的结果。科幻文本的生产是面向国际社会传播和阐释中国太空开发理念、航天事业发展宗旨的重要方式。

三、互动:拓展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新关系生成逻辑

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流动,国际传播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信息流动建立个人、组织、系统之间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挥社会各界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更好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鼓励其利用国内外重要媒体平台和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拓展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朋友圈是提升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对“关系”的不同类型以及新关系的生成逻辑给予充分关注。

过去几年中,中国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范围已经有了明显的扩大。例如,2021年4月开通的“祝融号”火星车的官方推特账号(@MarsZhurong)已有1.5万粉丝,其中包括欧洲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广播公司等。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祝融号”在火星上行驶的4K视频迅速被英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太阳报》等多家国际主流媒体以及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斯科特·曼利等行业知名博主引用、转发,该视频在优兔平台的累计观看次数已突破500万次。2022年4月9日,第二次天宫课堂结束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了“天宫问答——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近500名美国青少年、老师、家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与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互动。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曾提出以朋友圈的重叠程度判断主体间关系程度的方法,即当两个人没有关系时,他们的朋友圈重叠程度最小;
关系强时,重叠程度最大;
关系弱时,重叠程度适中。对于在线上、线下已经形成的联系,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的重叠程度来增强主体间的关系程度。例如,增加航天议题相关传播主体社交媒体账号与粉丝的“互关”比例;
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在海外受欢迎的中国品牌推出联名产品、中国航天周边文创产品,与游戏娱乐公司合作推出太空探索主题的互动游戏等,以提升中国航天议题的国际关注度。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航天探索的特殊性和媒介形态的多样性为航天议题传播的关系建构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是在多个行业、多元主体参与下,在时政、科普、科研、文学等不同领域中,以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社交传播等不同形式,通过传播、讨论、体验、创作等方式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航天议题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议题的、特有的“异质者行动网络”。其中,大量非人类行动者,比如航天器—— 天和空间站、“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
设备—— 细胞学实验展示设备;
场馆—— 线上线下的体验展厅、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视角—— 天和舱外定向摄像机拍摄的飞行画面,太空视角的地球等。它们的加入使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交互关系更加丰富,包括既有关系的维系、激活、强化,以及新关系的产生和延展。例如,中国新闻网在优兔平台对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重要节点,即发射、与天和天舟组合体交会对接、返回地球的直播,获得了累计近百万的观看量,许多用户在评论区表明自己的华侨、华人身份,并表达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祝愿。在推特平台,“祝融号”火星车不仅拥有1.5万粉丝,同时也是哈珀望远镜(@NASAHubble)、英国广播公司突发新闻(@BBCBreaking)等机构博主的粉丝,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具有可扩展性的社交关系网。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外部世界可分化为“可以感知、可以把握的对象世界”,以及“可以规范调节的人际关系世界”。与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靠工具行为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是人们能够积极获得“智性的规范系统”,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则为人积极习得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系统”铺平了道路。借鉴这一思路,在航天议题的国际传播中,可以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两个逻辑出发,进行传播内容的设计和传播方式的选择。其中,前一种关系的建构侧重工具逻辑、知识逻辑。例如,天宫课堂中的实验为青少年提供了直观理解角动量守恒、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原理,还可以通过航天器、虚拟体验等方式,与全球青少年、天文爱好者、航天爱好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建构則侧重于情感逻辑、道德逻辑。例如,天地通话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多次报告“北京明白”的年轻人、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乘组都因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被全球公众关注、喜爱并记住。因此,通过充分展现中国航天员、科研人员和各个岗位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在体现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同时,让他们在全球受众心目中的形象立体起来、鲜活起来,从而建立亲切感和信任感。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传播和互动发生在虚拟空间,形成了浏览、收藏、下载、关注、点赞、转发等区别于传统的、以“弱关系”为特征的交流方式。按照格兰诺维特的观点,弱关系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信息资源与发展机会的流动。近年来,美国航天局对弱关系的建设尤为重视,组建了新闻办公室和独立的社交媒体团队,运营的社交媒体账号超过500个,力求最大限度地与媒体、专业机构、学校和航天爱好者建立关联。从航天议题的话语权和关系网络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迫切需要加快航天系统新闻传播队伍建设的进程,加大以航天官网体系、社交媒体账号体系以及航天网络电视台为主体的专业自有媒体系统的建设力度,把握网络传播时代关系体系建设的主动权。

结语

中国太空探索实践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下展开的,是中国为人类太空发展和太空治理探索做出的努力。但美国先后发布的《国家太空政策》(2006/2010/2018)、《下一代太空架构》(2019)、《国防太空战略》(2020)等系列政策文件均聚焦于太空军事战略优势,提出“美国优先”的太空威慑思想。可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逻辑、宗旨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尤其需要摆脱航天领域既有国际传播框架的桎梏。

当前,中国航天事业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为中国把握航天议题国际传播的主动权、话语权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可从航天传播的文本生成逻辑和关系生成逻辑两个维度着眼,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政治+科学”二维传播框架,以寰宇视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建立与中国航天精神、航天理念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叙事框架,逐步消解以西方太空价值理念为主导的国际传播叙事逻辑,建立跨文化、跨代际的关系网络,在航天议题中讲述中华文化的时空故事。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国际传播互文互动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2期)2021-02-16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环球时报(2015-04-08)2015-04-08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中国艺术时空(2014年3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议题 航天 策略

版权所有:上派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派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上派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2033476号-1